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持秦 > 第三百一十八章 【合道?】

第三百一十八章 【合道?】

    整个朝堂,上下官员,竟然都支持王道分封建制。

    本来已经统一的天下,又要分封出去。

    这可是严重的开历史倒车!

    如果不是当初李斯提出,应该将郡县制推行到全天下。

    那么秦国,将会成为第二个周王朝。

    始皇帝当年显然是不愿意施行分封制的。

    所以推行了李斯的郡县制主张,并且让自己所有的儿子都留在咸阳,绝不外放。

    更是没有明立太子。

    那次朝堂分歧之后没多久,李斯就替代王绾,成为了秦国丞相。

    对于冯职来说,他是完全支持秦国秦法立国和郡县制的。

    虽然也会赞同秦法之中有些刑罚过于严苛,但本质上来说,却是抵制儒家仁政那一套学说的。

    听到长公子想要开办学校,让天下黔首都读书认字。

    冯职首先便想到了儒家仁政的一些主张。

    早些年便听说,长公子扶苏是倾向于王道仁政的。

    所以冯职变得很警惕!

    嬴扶苏却摆了摆手,没所谓地说道:“本公子不推崇任何一家学说,也不贬低任何一家学说。仁政,扶苏可以支持,不过这王道,却并不感兴趣。”

    冯职有些疑惑,他听不太懂。

    不推崇任何一家学说?

    这又是什么意思?

    却之间嬴扶苏接着说道:“以儒道治学,使天下万民开智,世人皆能明理;以法家治国,使上令下达,天下归一;以兵家治军,使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以墨家治工,让奇妙技巧,利惠万民;以农学治田,使田产丰盛,谷物盈仓;以水工治理江河,使水利井井有条,天下无凶年!凡能如此,才是天下大同!”

    冯职瞪大了眼睛,一副不可思议的神情。

    长公子这番言论,从未听人说过。

    从春秋礼崩乐坏,百家争鸣开始。

    各家都是为了各自的学说和主张,斗得头破血流。

    但凡有学识之人,大都是拜师学习出来的。

    他们从一开始就接触自己师长的学说。

    并且有了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

    甚至产生了所谓的门户之见。

    对于其他家的学说,并不深刻了解,所以也便不服。

    以前可从没听说过,能有一人将这些学说全都统一起来。

    一个小儿,从一开始公正公平地学习各种知识。

    冯职心中震撼,长公子竟然有合道的野心!

    可……

    这合道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呢?

    这么多的学说,常人又哪里学得过来呢?

    冯职摇了摇头,说道:“各家学说,都有自己的道统,谁会甘心做小?想要将各家学说,如此统一起来,怕是不易。别的不说,光是儒家那些儒生博士,就不会同意的。秦国维护秦法的大臣们,也不会支持的。况且,诸子百家,常人又怎么可能学得过来呢?”

    嬴扶苏听了这话,顿时有些冷笑:“呵呵,他们不会同意,是因为他们尊贵太久了。”

    “天下读书人不多,他们便是读书人心中的领袖。于是不管是哪个国家统治天下,都还需要用这些人去治理。所以也就滋生出来一种迷之优越感,觉得上至君王,下至臣民,都应该听他们的。他们要和皇帝争权,又要保持自己在黔首庶民中的优越。”

    “可真要是天下人人都会读书识字,都有了自己的主张。随便抓出来几个,就能够有自己治国平天下的见识。他们还能优越于天下吗?”

    嬴扶苏心中将这些诸子百家,已经看待成了武林中的各个门派。

    自己开山收徒,教习的都是自己家的那一点东西。

    本身就有先入为主的思维养成。

    再加上各门派之间争名夺利,所以就有了门派之争。

    谁也不服谁。

    但是么……

    你见过武术学校的学生,去推崇谁家武功能够独霸武林吗?

    早上打少林拳热身,中午练习的是散打、泰拳和跆拳道,晚上打打太极修身养性。

    什么八极、咏春、十二路谭腿,都有所涉猎。

    他们便只会追求实用价值,而不会再沉浸在道统之争里面。

    武术学校的学生,才更能理解叶师傅的那句话:“功夫没有好坏,得分人。”

    嬴扶苏说道:“至于冯大人说那些拥护秦法的大臣,法家为何就不能有仁政呢?”

    “不过,冯大人说常人学不过来,扶苏是同意的。所以咱们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先教习一些基础实用的技能。”

    冯职一怔,默默无言。

    长公子说的话,太过于骇人听闻,冯职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做答。

    嬴扶苏却话锋一转,不再纠结于哪家学说的问题。

    只是说道:“也不是现在就要让那些小儿,分出一个道统来。开设学校,让未满十四岁的小儿,都学习秦法、农学、水利、工匠、算数。教一些出来就能够用得上的东西。这些实用的东西,可以给上郡培养出来一大批各种各样的人才。”

    “这些小儿长大之后,也并不是都要去当官的。他们回到家里,治田也可以,当工匠谋生也可以。这样提高全民的基础素质,天下才能够大治。”

    嬴扶苏并没有想效仿后世的各门学科,有些东西,是没法一蹴而就的。

    先期,还是做一些类似技校之类的学校。

    教习一些实用的东西。

    其他学科,可以循序渐进。

    听到这里,冯职倒是心里一松。

    听懂了嬴扶苏开设学校的全部意思。

    但保险起见,却还是向嬴扶苏问道:“长公子,这开设学堂就需要有先生教课。这先生……却不知道该怎么请?”

    嬴扶苏道:“从各行各业,请一些从业人员去授课。教得好的,可以赐给爵位。”

    这么一说,冯职立刻明白过来。

    请好的铁匠,教一些冶铁的技巧;

    请农学之士,教一些防治虫害和增产的知识;

    请秦国官吏,教庶民黔首知法懂法;

    请好的水工,教一些兴修水利的道理。

    并不一定要求受教育者学得特别深奥,主要是给老百姓们开智。

    就好像小学、初中、高中一样,那么多的学科。

    并不是要你在小学初中的时候,就将每一门学科学到博士水平。

    而是培养一种基础的素质,给你无数条路可以去选择。

    嬴扶苏叹了口气,幽幽说道:“秦国自商鞅变法到现在,一二百年了。庶民百姓往上的上升渠道,仅仅只是打通了一条军功爵制。对于强国强兵,是有益处的。但是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却并没有实质性的带动。科技没有进步,文化也没有进步,兴修水利还是靠韩人郑国,冶铁技术的发展也非常的缓慢。这么闭门造车,可不行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