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吾日三省吾身! > 《钢琴家》影评

《钢琴家》影评

    电影讲了一个犹太人钢琴家在被德国占领的波兰艰难生存的故事。

    电影一开始就直入主题,扰乱事件开始,德国闪击占领波兰。原本作为电台钢琴家的主角,作为犹太人,被德国人严加针对。

    第一幕讲述了主角一家在德国人的安排下的生活,也是犹太人们普遍的生活。饥饿、屈辱、痛苦,以及随时可能到来的死亡,德国军队的残暴展露无疑。

    第一个转折点是主角被一个犹太人警察拉下火车,避免进入集中营。主角开始在犹太区工作,德国人的残暴激起了犹太人的反抗,主角也帮忙传递枪支。最后主角无法忍受在德国人看管下的生活,寻求朋友的帮助,逃了出去,并在城里躲避德国人的追捕。

    饥饿与担忧是第二幕的主旋律。主角辗转于多个藏身点,期间诸多帮助他的朋友因为参与地下工作纷纷遇上麻烦。

    第二个转折点是波兰人反抗德国人,主角的住所被攻击,主角被迫开启逃亡之旅。

    饥饿和缺水纷纷袭来,主角的身体已经不堪重负,浑身上下好似流浪汉一般,毫无钢琴家的优雅可言。但是强烈的求生欲望也在他的身上出现。

    高潮来临,主角在找食物是被一个德国军官发现。好在军官并不歧视犹太人并且热爱音乐,被主角弹奏的曲子所打动。他不仅不攻击主角,反倒为他提供食物和保暖的大衣。

    主角最终获救,重新成为一名音乐家,在盛大的音乐厅中表演。他想要帮助之前帮助过他的军官,却连他的名字都不知道。

    本片的矛盾是德国人对犹太人的歧视打杀,以及主角强烈的求生欲。

    主角应该是和平主义者兼艺术家,太多的时候他表现出对现状的悲伤但是却几乎没有想过反抗。很难想象一个高雅的钢琴家居然有如此强大的求生欲,在灾难面前人总是能爆发出强大的力量。

    我无法理解为什么有人明知是死而不反抗,看到前面的人都死了为什么不拼死一搏而是等死来临。

    我相信,我在战争中的死亡率是百分之百,即使不反抗我也会自杀,因为我无法接受失去自由。

    以前的人似乎对生命看得非常重要,现在的人反而轻了许多。也有可能是我们并没有遇到生死关头,所以对生命看得太轻。

    在战争中,即使是在德国人监管下生活的犹太人,富有的人却还是能好好生存。即使前面的德国士兵如此无礼残暴,但是最后遇到的那个军官却又带着温柔和善意。

    战争使得主角一贫如洗,朋友、亲人的死去,原本爱的人嫁为人妇,房子倒塌,尊严失去,健康不在。唯一还一直保留下来的是他身为钢琴家的能力和曾经的回忆。只有放在大脑里的东西才是自己的,才是别人永远夺不走的。

    整部电影比较压抑,主角遭受了种种打击,战争的残酷显露无疑。但是这么多反战的作品,战争仍然在发生,归根结底,世界总是过于复杂,总会有各种各样的人,一定会发生的事一定无法避免。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