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网游竞技 > 这才是真全战三国 > 第一百八十五章:波才的忠诚

第一百八十五章:波才的忠诚

    就在这个时候,果断冲进来的皇甫坚寿立刻快步走到了董卓的面前,当着所有人的面和董卓辨别道理,这一下子,所有的人都是知道了董卓对于皇甫嵩的动作,而当谈论到皇甫嵩对于朝廷和这个帝国所作出的贡献的时候,在场的宾客虽然是很多人都是站在董卓这边的,但也是不由的深深的感动,确实,无论是哪个人,站在哪个队伍那边的人,对于他们来说,皇甫嵩对于帝国的忠诚和他那高尚的道德情操无疑是所有人都十分佩服的,很多人甚至是直接被用大义说服众人,叩头落泪的皇甫坚寿给直接感动了,要知道,对于皇甫坚寿来说,这一趟闯入董卓军的军营,无疑是一次勇闯虎穴的行为,稍微一个不小心,便是会直接死在了董卓军的手中,但是即使是面对这样的危险,皇甫坚寿依旧是毅然决然的闯了进来,想要救出自己的父亲,这样的孝心真可谓是孝感天地,令在场所有的人都是身为感动,毕竟在东汉时期,人们对于一个人的品德总是十分的看重的,很多时候,特别是在官场上,一个人的品性孝心如何,甚至是比他身上的能力还要重要,这也是汉朝时十分著名的举孝廉的官场制度的基础。

    在场很多人在被皇甫坚寿感动的情况之下,再加上平日里的交情也是十分的不错,因此很多的人都是开始为皇甫嵩求情,想要让董卓放掉皇甫嵩。见就连自己的亲信之中都是有不少的人替皇甫嵩求情,董卓此时的心中十分的惊奇,也是终于意识到皇甫嵩这样的一位名将在朝廷中的影响力和实力,要是自己贸然的将皇甫嵩给杀死,恐怕还真会在朝廷中掀起十分巨大的一道道波浪,到时候很有可能给关东已经是蠢蠢欲动的各路诸侯们一个十分好的理由和借口。

    于是心中已经是有了判断的董卓这个时候很快就将自己的观念转变了过来,不再是想要杀死皇甫嵩,而是想要通过这次机会将皇甫嵩吸纳过来,成为自己手下的一股极其强大的力量。

    于是,董卓很快就开始行动了起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果断的离开了自己的位置,站了起来,走到了皇甫坚寿的面前,拉着他和自己一同坐在一起,并且很快就派人将皇甫嵩给从牢狱之中给直接释放了,很快董卓又是借用朝廷的名义,将皇甫嵩给任命为了议郎,并且很快又给皇甫嵩进行了升职,将他升为了朝廷中的御史中丞,简直是极尽了拉拢之能事,前后变化的速度之快和强烈的反差,着实是让很多的人都是十分的意外,不过也正是因为董卓这样的行动,也确实是给他再后来争取到了很大的一波民心,无论是普通的百姓还是士卒,在这件事情之后,总算是对于董卓有了些许的好感,特别是在帝国的西部地区,很多已经是准备起事的人也都是因为皇甫嵩的事情而停止了自己手中的动作,毕竟皇甫嵩没有死,他们就失去了最好的起事借口,到时候贸然起事的话,很难得到各个地方的百姓和朝廷的支持。

    总而言之,皇甫嵩最终还是成功的从董卓的魔掌中逃脱了出来,但是在这以后,已经是日渐年迈的皇甫嵩显然是在没有了让整个处于末日中飘摇的帝国起死回生的实力了,他所能够做到的事情,不过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可能的保证帝国在自己地盘上的统治,但是这样的情况,等到皇甫嵩死后,朝廷这最后的希望,也是随着日头不断西去的斜阳,渐渐的消失殆尽了,整个帝国的命运,也正是在这无可阻拦的历史浪潮之下,逐渐的走向了这日渐崩溃的结局。

    视线回到黄巾起义的时候,皇甫嵩的灵敏的战争嗅觉无疑是在这个时候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让他在几乎是没有觉察到黄巾军行动的时候,已经是按照自己的习惯做出了一定的准备,这也是黄巾军们后来虽然是占据了偷袭的优势,但是却对朝廷军形成的打击力度和损失并不是特别大的原因,这也给了朝廷军后来保存住自己的实力,并且是最终成功的依靠自己的智谋和积蓄的力量成功的发起了反击和反杀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

    总而言之,这样的一种直觉,对于古代的一个将领来说,无疑是一种十分宝贵的东西,甚至是很多将领追求一生都不可获得的东西,有时候,命运这种东西确实是挺不公平的,有些将领天生就拥有着这样的能力,能够屡屡在危险和灾难之中提前的觉察到,并且加以进行防备,最终成功的将整个战争的局势都是给彻底的改变了,但是很多的将领却是没有这样超常的天赋,他们只有在一场又一场的战争之中,不断的失败、摸索和学习,最终才有可能掌握这样的能力,当然,通过这样经历成长起来的将领,后期的时候也是十分的厉害的,完全是不逊色于前面的天赋型的将领,但是有一个十分令人尴尬的问题是,这些后来成长起来的将领,其实比起总数来说,只不过是一个凤毛麟角,大部分的将领都是在还没有最终学成的时候之前,便是已经在一场场战争之中彻底的走向了死亡,再没有机会成为一代名将了。

    当然,这都还不是最惨的事情,最惨的还是那些既没有任何的天赋,也同样是没有那个能力能够慢慢的磨练到这一步的将领,终他们的一生,也是无法学到这样的能力,因此,他们只能够是在一场场战争中,异常的谨小慎微,期待失败的命运不要是将领到自己的头顶上。

    毫无疑问的是,皇甫嵩这样的将领自然是最前面的那一类,很早之前,他便是已经养成了这样的能力,能够在危机的时刻果断明锐的察觉到,并且很快的做出反应,这样的能力常常都是令人啧啧称奇,并且最终形成了一场场令人几乎是无法相信的反差巨大的战役和战斗。

    正是因为这样的能力,皇甫嵩很快便是临时布置好了一些防范的手段,此时的天空之中,一片漆黑,就连是天空的月亮,此时也是被一阵阵的黑雾给彻底的笼罩住了,人们走在这夜幕之中,几乎是用伸手不见五指也丝毫的不夸张,所有的人都是依靠着火把和火堆的光亮,才能够面前的看清楚自己面前的道路,只是在这样浓重的夜幕之中,即使是火把和火堆的光亮也是无法穿透太远的漆黑的夜幕,所以哪怕是皇甫嵩手下的军队不断的升起更多的篝火,甚至是制作更多的火把派出更多的人四处的巡逻,也是没有丝毫的发现此刻正静静潜伏在自己附近的这大量的黄巾军大军!

    “事不宜迟,必须是果断的开始行动了。”看到皇甫嵩军竟然是渐渐的开始有了防御和防范,完全不像是一副失去了警惕心的样子,甚至是好像已经是有些发现了自己的动作的样子,这支由波才亲自带领的黄巾军大军显然是有些开始逐渐的躁动不安了起来,很多的将领都是派出人手来询问波才,是否立刻对朝廷的大军发动攻击?要是再不立刻行动的话,恐怕朝廷军的防御完备之后,自己这边再想要进攻就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代价了,而这个时候,要是四面八方的敌人大军逐渐的汇拢过来,对自己这边便是形成了里应外合的攻击态势,到那个时候,自己这边就将陷入十分严重的颓势之中了,所以这个时候,自己必须有时要争分夺秒,果断的将皇甫嵩这还没有彻底完成的大营给彻底的摧毁,将皇甫嵩和他的指挥中枢都是给彻底的解决掉,到那个时候,自己这边便是能够占据极大的优势了,而就算是这个时候皇甫嵩手下的其他部队及时的赶来了,但是在失去了指挥中枢的他们,肯定是会一下子陷入混乱和无序的装填之中,同样的也会是出现士气大跌的情况,到那个时候,朝廷的这些精兵无疑是彻底的失去了对自己的威胁能力,自己只要是集中手中的精锐力量,将他们一个个的逐个击破,同时派出自己的其他零散兵力,拖延住从其他地方赶来的朝廷军,整个战场上的局势,便是彻底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了。

    想到这里,波才心中已经是有了决断,无论如何,现在的情况之下,自己都是不能够再有丝毫的拖延了,必须是马上开始行动了。波才心中有了决断,便是立刻心中一横,对自己的左右和士兵们下达了命令,全军,立刻对敌人发动最为凶猛的攻击,务必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所有的敌军都是给彻底的消灭!对于朝廷的所有投降的人,一个不留,全部都是直接杀掉!只要是将朝廷的这最后一支精锐的兵力给彻底的歼灭掉,不给他们是任何的卷土重来的机会,则整个天下的局势,也许都是会因为这一晚上的战斗而产生巨大的变化,要是最终真的建立起了一个由太平道统治的帝国,作为中部的区域最高的统帅和将领,波才无疑是心中十分的自豪,这样的一个美好的天国,即将是从自己的手中开始逐渐的孕育的和诞生了,到那个时候,整个黄巾军的内部的,自己的地位一定是就会出现直线式的上升了!虽然说波才现在的地位也是不低,不过作为黄巾起义中部区域的最高统领,波才还是总会感觉自己会受到其他两个战略方向的命令和指挥,自主权并不是很大,受到北方的张角三兄弟的指挥,波才也是没有其他的什么话好说了,毕竟自己确实是依旧是太平道中的一员,自然是对于已经是在太平道内被神话了的张角心中充满了狂热的崇拜和敬意,听从张角的命令和指挥自然是一件义不容辞的是感情,对于很多的太平道新图来说,这甚至是一件十分荣耀的事情,对于张角的命令,他们从来都是十分的狂热的,甚至很多人都是为了张角的一句话,甚至是愿意直接的献出自己的生命出来,来为整个黄巾起义的事业给是田庄加瓦,丝毫的没有怜惜自己的这一条小小的性命。

    对于波才来说,他心中所想的也是这样的,只要是大贤良师张角所吩咐的事情,他都是会一心一意的去完成,哪怕是付出再大的代价也是在所不惜,就像是这一次一般,明知道朝廷这一次派出的是最为精锐的部队,以自己手中的兵力遇上朝廷这最为精锐的兵马,可能的风险性是十分的巨大的,一个不小心便是军灭身死的下场,要是一般的人,此时恐怕早已经是开始转念想办法祸水东引了,只要是能够避免敌军主动进攻自己,造成自己实力上的消耗的办法,他们可能都十分的愿意去做,这就比如说,将朝廷的这些精锐兵马给引到北方的战场上——这对于波才来说,其实是十分简单的一件事情,毕竟他只要是不主动的进攻颍川郡,就不会是成为朝廷的战略上的重点,而是成为一个朝廷可以掌握的地区,到那个时候,朝廷自然是会主动的调整自己的战略,不再是主动的攻击东部的波才手下的大军和中部的黄巾起义区域,而是将自己的中心点着重的放在北方的黄巾军主力和核心上面,主动的派遣大军去北边对付张角,毕竟是只要张角一旦覆灭,整个黄巾军便是陷入了群龙无首的状态,对于朝廷的威胁程度自然也是大幅度的下降了。

    但是很明显的一点事,波才并没有这样做,虽然这样的事情对于他俩说十分的简单,但是他也始终坚持着对于张角和整个黄巾军阵营的忠诚,最终还是果断的进攻了朝廷最为敏感的颍川地区,并且是最终将朝廷的精锐兵马吸引了过来,听从北方的张角的命令,最大程度的将敌军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