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修真记 > 第八章 找着祖宗???

第八章 找着祖宗???

    在听到书童报告,小太监道源领着德昌郡王来偏院了,朱教授赶紧迎了出来。

    “下官见过殿下!殿下安好,下官就放心了!”朱教授虽然语气恭敬,但心里却是巴不得朱由崧不要来,这位每次德昌郡王前来,必要弄一些稀奇古怪的幺蛾子出来。

    前一次居然带了一条撒满火药的麻绳,他在台上讲课,朱由崧居然把麻绳点燃,扔到台上,还说是什么捆仙绳,把台上他辛苦写的讲义烧个精光,连带着把他的胡子都给烧没了,要不是巡逻侍卫来的及时,他这把老命在不在还两说。

    而且,自从他胡子被烧之后,他再也不敢出去跟洛阳城的文人们把酒论道,本来他的招牌动作就是左手拿书,右手抚须,在高声念上几句诗词后,必然会迎来一阵掌声,如今没了胡子,怕是迎来的都是嘲笑。

    看着朱教授脸上那变幻莫测的表情,朱由崧自然明白,之前那位崧儿同学肯定是让这位教授头疼的主,不过他这次来,可不是为了学习那些知乎者也之类的,而是要了解一下王府大小事务和天下大事的,虽说以前也接触过不少有关明末的资料,但那只限于书上记载,跟现实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入位就坐后,朱由崧开口说道:“学生惭愧,自打先生来王府任教,给先生平添许多麻烦,学生在这里给先生道个歉!”

    “殿下折煞下官了,为殿下教学,乃是下官分内之事!”朱教授心里咯噔一下,顿时坐不住了,连忙站起身来作揖,心道这郡王殿下不会是又要弄什么幺蛾子吧?事出无常必有妖,以前来都是一口一个本王的,何曾自称过学生。

    “先生不必多礼,快请坐下,那有学生坐着,先生站着的道理,尊师重道是大明的传统美德,你我师生之间可以省去那些繁文缛节,以后见着学生,不必行礼,应该是学生向你行礼!”

    “殿下,这是下官从老家带来的茶叶,味道独特,喝了可定心神,殿下可试试!”朱教授一脸诧异道,今天郡王殿下是刮了什么风?居然说出尊师重道的话语,难道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一旁的书童赶紧给朱由崧倒上一杯热茶!

    “哦,那倒要试试怎么个独特法,却不知先生名讳?”

    “回殿下!下官朱从鼎,字文起。”朱从鼎汗颜道,作为他的学生,德昌郡王居然连他的名字都不知道。

    “噗!”刚喝一口茶的朱由崧还没品尝出茶水的独特,便喷了朱从鼎一身茶水。

    “殿下,是烫着了吗?”朱从鼎吓得跳了起来。完了!他又要发飙了!两个书童也吓得跪倒在地。

    “没事没事,是学生失礼了!先生莫怪!”朱由崧不好意思道。

    朱从鼎!字文起!这名字好熟悉啊!前世朱家祠堂牌位就有一个叫朱从鼎的!按年份算,也是在明末,不会那么巧吧?又或许只是同名同姓?待我再问问!

    “先生是庆阳人氏吧?”朱由崧追问道。

    “殿下如何得知?”见朱由崧没有发飙,朱从鼎也顾不上擦身上的茶渍,赶紧答道。

    “先生生辰是万历二年三月八日午时?”

    “殿下真乃神人也!连下官生辰八字都知道。”朱从鼎朝朱由崧竖起了大拇指。但他的心里却是有些惊慌,郡王殿下打听到他的生辰八字,不会是想要弄个稻草人来扎他吧!?这可如何是好!

    “先生祖籍庆阳门头沟朱家村?”

    “正是,殿下怎么连朱家村都知道?”朱从鼎奇怪道。

    “听人说的,听人说的。”朱由崧何止知道,每年朱家祭祖,他都会抽空回去上香。他现在可以百分百确定,眼前这个叫做朱从鼎的人,就是他们这一系的祖宗。

    怪不得他第一眼看到朱从鼎的时候,就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原来是他祖宗啊!

    天哪!这都什么跟什么啊!师傅李信没找着,势力没建起来,修炼也还没着落,祖宗倒是先找着了!

    此时此刻,朱由崧的心情是复杂的,难不成现在就要认祖归宗啦!可现在认会不会被当成失心疯?他可不想再被那几个老太医当做研究的标本。

    而且,他现在的身份不再是后世的朱由崧,而是四百年前的德昌郡王朱由崧,万历皇帝的亲孙子,福王朱常洵的亲儿子,要是认了,先不说朱从鼎能不能认他这个曾十几代的孙子,光是福王那边,他就交代不了。

    什么!我福王朱常洵儿子居然跟你朱从鼎有关系?还是你的什么曾二十几代的孙子?照这样算,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都成了你朱从鼎的孙子辈,你朱从鼎是嫌命长了吗?这种料要是爆出去,非得把天捅个大窟窿不可。

    虽然都是姓朱的,五百年前是一家,但全天下朱姓之人何其之多,姓朱的也不一定都是皇族。

    算了,认祖归宗这事还是先放一边吧,顺其自然,别因为他一个人,影响到后世庆阳一系的朱家。

    “殿下,如果没有其他事,下官就要开始教学了!”看朱由崧又神游天外,朱从鼎小心翼翼的问道。没办法,这是他的本职工作,学生学不学是另一回事,就算德昌郡王在学堂下睡觉,他也只能,你睡你的,他讲他的。

    天冷还得给这位学生盖上被子,以免着凉。天热还得安排两个书童给他扇风,以免中暑。

    没办法,福王的爱子,洛阳城的小霸王,得罪不起啊!

    “先生,开始吧!”朱由崧回过神后说道。

    朱从鼎清了清嗓子后念道:“今日开讲,本纪第八,高祖......”

    “停停停!先生,别高祖低祖的了,这些留待日后再讲,学生今天想了解一下当今形势。”

    朱从鼎诧异的很,以前的朱由崧可是一见书本就打哈欠的主,四书五经只背得出第一页前面几个字,每日只知捣鼓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这次被烟花炸过之后,怎么感觉变了一个人似的,居然会关心起当今形势来了。

    但既然是德昌郡王想知道的,他自然知无不谈,言无不尽,将他闲暇时分在坊间听到的消息一股脑地说了出来。

    当然,那些坊间听到的荤段子自然省略而过。

    从朱从鼎的口中,朱由崧大概了解到明朝现今的情况。

    努尔哈赤前不久叛明,以亲人被害为缘由,对明朝宣布了所谓的七大恨。

    明朝无故杀害努尔哈赤父、祖,此为一恨。

    明朝偏袒叶赫、哈达,欺压建州,此为二恨。

    明朝违反双方划定的范围,强令努尔哈赤抵偿所杀越境人命,此为三恨。

    明朝派兵保卫叶赫,抗拒建州,此为四恨。

    叶赫由于得明朝的支持,背弃盟誓,将其“老女”转嫁蒙古,此为五恨。

    明朝逼迫努尔哈赤退出已垦种之柴河、三岔、抚安之地,不许收获庄稼,此为六恨。

    明朝辽东当局派遣守备尚伯芝赴建州,作威作福,此为七恨。

    至于这七恨到底有多少是真实的,就只有努尔哈赤自己知道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