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修真记 > 第十一章 这是天籁之音?

第十一章 这是天籁之音?

    洛阳原本是伊王朱㰘的封地,不过这伊王朱㰘作为太祖朱元璋的第二十五子,可没有学到太祖半点爱民如子之风。

    朱㰘受封伊王,就藩洛阳后,便在洛阳城胡作非为,残害百姓。他好武厌文,扁担倒下来都不知道是个一字,就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他喜好砍杀,经常携刀带剑到市郊游猎,遇到躲避不及的人,动辄斩劈,弄得血溅一身,而他竟喜欢穿着溅血的衣物逛街。

    除此之外,他还喜欢在大庭广众之下男女不着寸缕杂混取乐,生活荒yin,作风无耻。他死之后,朝中群臣还上奏请求剥去他的爵号。不过朱元璋对此事不置可否,剥爵之事不了了之。

    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朱㰘死后,他的子孙们,再次发扬光大了祖业,比起他来更是有过则无不及,传到第六任伊王朱典楧时,更将这种恶的传统发展至顶峰。

    朱典楧为人贪婪无厌、刚愎自用,他对下属残狠,又侮辱士绅,笞打朝臣,侵夺学宫,强凌民女,强占民居。如洛阳一通判刚到洛阳时没有及时讨好朱典楧,朱典楧便派人硬生生扯光了他的胡子和头发。连当官的都是这种待遇,可想而知,老百姓更加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

    朱典楧在任期间,抢掠百姓妻子500多人,强占民房4000多间,又选民女10岁以上者800多人,抢夺的其他财富也不计其数,使得河南百姓怨声载道,民愤滔天。

    不过,伊王朱典楧也不是无所作为,他在明朝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他夺得了大明第一恶霸的称号,伊王一系品行恶劣,周围百姓官员无不谈之色变,大慨是坏事做多了,伊王一系只传到了第六代朱典楧香火就断了。

    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终于在朝廷上下官员和河南府百姓的同声谴责下,朱典楧被明世宗削去伊王爵位,废为庶人,终身囚禁在河南开封。多行不义必自毙,作恶多端的朱典楧没多久就病死了,明代的伊藩王国便这样夭折了。

    自伊王朱典楧病死后,洛阳便成了无藩之地,百姓总算得到了几十年的修生养息。

    随着福王就藩洛阳,这种好日子又结束了,福王来了之后,虽然没有跟伊王一样罪恶滔天,抢夺百姓的妻子,但福王极度爱财,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他都喜欢,再加上为人抠搜,从不减轻百姓税赋,老百姓同样不好过。

    除河南府外,洛阳周边、偃师、巩县、孟津、登封、新安、渑池、宜阳、永宁、嵩县等10县税赋钱粮尽归福王所有。

    福王还有盐引之权,光是就藩洛阳,万历皇帝便赏赐福王盐引两千引,后来福王大婚时,万历皇帝又给了盐引两千,一盐引就是300斤,4000盐引就是120万斤盐,换成白银,又是一笔恐怖的数目,除此之外,还有洛阳周边各种矿场,木场也归福王所有。

    洛阳民间当时盛传,“皇帝耗天下财以肥福王,而洛阳福王富于皇上”之说,绝不是空穴来风。

    后世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都记载了福王府那富可敌国的财富。

    纵观明朝所有的藩王,没有一个能够拥有这样的待遇,当然,这也是万历皇帝给他不能做皇帝的补偿。

    福王府占地极广,走了小半个时辰,朱由崧才从福王府外墙走到外面大街上。

    道源的身材比朱由崧要高大一些,因此朱由崧穿上道源的衣服,宽大的衣服盖住了赤脚,只要不大步走便没事,走过几条街道,竟然没有一人发现朱由崧是赤脚行走的。

    路过一处较为宽敞的广场,只见一戏班子正在台上演出,朱由崧顿时来了兴趣,自然是要上去瞧一瞧的。而且,戏班子走南闯北,他要是在戏班子弄个广告啥的,肯定能更快找到师傅李信。

    台上演的是黄梅戏,讲的是一女子不畏强权,追求真爱的故事,这样的情节在等级森严的古代来说,很容易引起普罗大众的同情。

    演员们边说便唱,声情并茂,情到浓时更是泪如雨下,直把周围围观的群众感动得稀里哗啦,更有甚者,还低声哭泣起来。

    “果然演技精湛,前世那些抠图的明星跟这些戏子一比,那可就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朱由崧一直以来认为,能把大部分人感动的,直击人心的,能够引起共鸣的,才是好剧本。

    这要是放到前世,怎么也能拿个金鸡奖或者百花奖什么的。

    就在朱由崧感慨的时候,人群中一阵慌乱。

    接着便传来一声略带尖锐的鸭公声:“颖上郡王朱由矩到。”

    周围人群瞬间跪倒,那些良家青年,头低的都要贴到地面了,离得远一些的却是脚底抹油,直接开溜,以百姓的表现来看,这个颖上郡王朱由矩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不然老百姓怎么会有唯恐避之不及的样子。

    朱由崧见势不对,周围百姓都跪着,他站在那里倒显得很是突兀,于是他赶紧退到墙边,朱由矩,这不是他弟弟吗!跑这来干什么?

    当然,本身他就是皇族,能让他跪的也就那么几人,天地君师,一个是师傅李信,一个是父母,还有一个就是万历皇帝了。

    “大胆狂徒!竟敢在洛阳城内妖言惑众!蛊惑人心!”朱由矩身旁一阴霾老者怒喝道。

    “大人息怒,我等乃是江湖卖艺之人,一直以来遵纪守法,从不做那些知法犯法的事情。”一白发老丈看起来是戏班的头头,跪在地上哀求道。

    “哼!让本王来告诉你,什么叫天籁之音。”

    朱由矩张口一说话,朱由崧瞬间就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啥情况,怎么是男装女声?他弟不是男的吗?

    果然,接下来一幕让朱由崧目瞪口呆。

    只见那颖上郡王朱由矩来到台上,伸出兰花指,轻声吟唱起来,一曲唱毕,朱由崧只听出个大慨,唱的曲调好像是春楼里招揽生意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