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宇宙大将军侯景逆袭记 > 第八章 火攻!斩首未遂!

第八章 火攻!斩首未遂!

    怀朔,娄府。

    高欢和娄昭君第一个孩子出生了。是日,晚霞异常鲜艳,高欢为之取名“高澄”。娄昭君在高澄出生后说,怀孕时候曾梦见一条大龙,但断了尾巴,高欢非常高兴,视为贞祥之兆。满月之日,娄家大摆宴席,在怀朔也是一大盛事,镇将送来贺礼,六镇各大勋贵豪门也来庆贺。

    侯景到场祝贺,说也奇怪,其他人去看高澄时候,他都是闭着眼睛,就侯景看他时候,居然睁开眼睛,眼睛里面甚至有一种怒气在里面——侯景并不知道,此后几十年,高澄会杀了他老婆5个孩子,而且是用很残忍方式——放火上蒸熟。

    人世间的冷暖并不共通。

    侯景终身大事摆上桌面。

    侯景没有高欢的运气,也没有出身于门阀,甚至还是一个瘸子,这使得他年过18,仍然没有豪门甚至良家子定亲——是时大户人家一般12-14岁就定亲成亲了,侯景属于大龄青年。

    赵家,贺拔家,李家,六镇有适龄女儿的豪门大户,侯标都托人去提亲,可惜没有回应,甚至回来的是冷嘲热讽——即使侯景是飞鸟驿队主,这种小吏在门第面前,也没有太大价值。即使娄昭君也出面帮忙,但是其他豪门,也没有娄家娄昭君的勇气下嫁。他们知道,即使下嫁,自家没有娄家这种帝国勋贵八姓地位,会不会被朝廷严惩还另说呢!而即使是良家子,对方是瘸子、军户,侯景也不算是良配。

    那是那句话——门阀,婚宦而已。

    当然,也没有多少时间留给侯景考虑人生大事。

    大漠乱成一锅粥。

    击溃柔然之后,高车几大部落之间分赃不均,从小冲突到大冲突:士兵人数最多的西高车铁勒部,抢到的战利品比第二的东高车弗弗部少,头人公然让铁勒部去抢弗弗部战利品。

    弗弗部吞下这口气。

    但是后面草场划分,铁勒和弗弗就彻底翻脸了。双方不欢而散的当晚,铁勒数千骑兵袭击弗弗部,弗弗遭受重创,头人带领数百士兵仓皇逃窜,大量财产变为乌有。

    铁勒在袭击弗弗之后,也袭击其他亲弗弗部落,其他部落之间也相互攻伐,大漠征烟四起。

    当侯景在飞鸟驿听到南逃的斛律十三说这个乱象的时候目瞪口呆,他以为柔然北走能给大漠带来和平。

    斛律十三扑通给侯景跪下:“现在我们只剩下2、300骑兵,我们头人斛律大石,希望你们能再伸援手,杀铁勒人为部落复仇!”

    看着这个满身是血、尤其左臂上触目惊心的大伤口,侯景赶紧给他处理伤口,然后让人叫于标等人进来商议。

    毫无阻碍!

    不是没危险,是高车人给的实在太多了!

    队伍一致同意去支援弗弗部,除了上次18骑之外,其他人也要求参加——毕竟能多分一点战利品。

    侯景让大家出去,留下于标张猛,商议怎么打。

    “上次我们去破阵,重马重甲加马槊;这次如果和弗弗复仇,是突袭,重马重甲还好用吗?”侯景问。

    “马甲可以不带,但是重甲、马槊长矛要带,硬弓要带,冲杀少不了。”于标说。

    “马甲不带,可以少一匹马,一人3匹马,足够了;我们可以多带弩兵,突袭时候可以射杀敌人。”张猛在旁边建议。

    “铁勒部袭击你们时候,是怎样一种装备?”侯景问斛律十三。

    “他们也披甲,对,还有几把马槊!那是入夜准备睡觉时候,营地周围突然喊杀声大起,他们就冲进来,逢人就杀,我们来不及上马就被杀了好多兄弟。”斛律努力回忆。

    “有马槊?”侯景、于标和张猛异口同声问。

    斛律十三回答:对。

    然后四人沉默了。

    他们都知道,铁勒也请雇佣军了。因为只有鲜卑和汉人会用马槊,高车、柔然人不用。

    但是也没得选,谁让斛律十三是兄弟呢?

    “人不够,远远不够”,十三说。“我们部落现在被冲散了,现在凑不到500名战士,而且老弱病残居多,能骑马杀敌,不到2、300人。铁勒部有10万多人,他们头领一般带5000人以上放牧,能战斗的都超过1000人。”

    侯景盘算一下,近年由于打草谷获利比较多,附近驻驿镇兵过不下去了来投奔的也不少,驿站镇兵从原来的50多人,到现在的接近100人,但是这样人数还是不够。

    “借兵吧!”于标和张猛同时说。

    前段时间,黑水驿队主刘孟,带着几个心腹来飞鸟驿,首先是借钱度过难关,其次希望侯景出去打草谷时候,能带上黑水驿人马,他们太苦,活不下去了。临走前侯景分了一点战利品、送了100两银子给他们,他们简直把飞鸟驿当再生父母看待。

    侯景当即带上于标和斛律十三,以及200两银子,去黑水驿借兵。刘孟听了他们来意之后,马上召集人马统计,随即表示可以凑30单人单骑,追随侯景。“候爷,你们200两银子,我们黑水驿全体兄弟今年就指望它了。”

    黄昏,侯景带着100号人跟着斛律十三终于找到他们部落时候,筋疲力尽。侯景看着远远升起的几条炊烟,不由得感叹:“天高海阔,世事却如此!”

    弗弗部如惊弓之鸟,连连挪了几个地方。头人斛律见到侯景之后,当即决定,部落派出100名骑兵以及300匹马,归侯景指挥,希望侯景拿出冲杀柔然大汗的气势,为部落复仇,并承诺结束后每人送一匹马、掳掠归侯景。飞鸟、黑水来的兄弟,听到这个条件高呼万岁。

    众人马上辞行,踏上寻找铁勒部之路。侯景把队伍编成20个小队,鲜卑、汉人与高车每个小队都是5个人,每个队选出小队长,4个小队长归一个大队长指挥,斛律十三、于标、张猛、刘孟和他担任大队长。

    第二天,他们就发现一处被袭击的牧群,滚滚浓烟冲天而上,到处是被杀死的牧民——也是弗弗部,活人已经没有,牲畜能赶走的也基本赶走了。

    斛律十三和弗弗骑兵下马痛哭,侯景骑马到处走,找来外围警戒的于标和刘孟,指了个方向,让他们带几个人,1人3骑,侦查敌情。安排妥当之后,他跑去和斛律十三一起哭。

    他们掩埋死去的牧民不久,于标赶回来了,发现驱赶牧群的铁勒士兵。“他们赶牲畜慢,我们骑兵快,我们马上跟上去,让他们带我们去他们的营地。”众人一听,精神大振,于是跟着于标追赶牧群。

    大概黄昏时候,侯景已经追上牧群。

    他们远远的跟着牧群,大概走了1天半,第三天下午,终于见到了一个成千上万人的大牧群——这是铁勒部了,侯景还看到了铁勒的大帐。他们在离他们20里地方,驻扎下来,伪装成小牧群放牧。

    不时有游骑上来查看他们情况,但是斛律十三都巧妙地应付过去了。

    入夜。有风,微微北风。

    “孔明借东风,火烧赤壁,有了,今晚火攻!”,侯景让每个人准备10支火箭,就是箭头裹上油布,主要是用来焚烧帐篷,每隔2个帐篷烧射一个帐篷,士兵跟着小队长目标射箭。“今晚我们主要烧杀,冲击一波马上跑掉,不取东西。记住,骑马人不杀,没马的,杀!”侯景说,“违者,斩!”

    随后,侯景和几个大队长,商量从哪里杀入,哪里杀出;中途换马地点等各种事宜。

    他们骑马到10里开外,等待时机。

    夜半,北风渐大,侯景暗叫一声:“天助我也!”示意众人,用布包裹马蹄,牵马绕到大营北面前进。

    离铁勒大营很近,看到周围木栅,于标、斛律十三去射杀警戒士兵,侯景指挥众人解开马蹄布包,呈扇形轰然朝大帐前冲。

    在呼啸的北风中,马蹄声并不明显。火箭射到帐篷,马上起火。大营巡逻士兵被他们迅速射杀,冲到大营时候,火箭基本已经射完。

    “换扔火把!今晚就是烧!”

    这时候已经火光冲天。大营已经杂乱。侯景他们不敢停留,继续往南冲。等他们全部冲出,到了换马地点,铁勒大营已经成为一片火海。

    他们换马之后,马上跑到十里之外,看着熊熊火海,还能听到铁勒人绝望的呼喊,闻到了浓浓的烤肉香。

    高车士兵神色默然,眼神透露浓浓的恨意。

    临近天亮,侯景再次召集人马,这次目标:斩首!

    补充完弓箭之后,从昨晚的旧路回头,不顾呛鼻的灰烟,进入大营即开始呼喊冲杀!侯景一马当先,马槊砍瓜切菜般前进。

    铁勒人还没从大火的悲痛中恢复,能拿起武器的不多,经过零星抵抗后,他们顺利冲到了大帐旁边!

    大帐早已烧完,空无一人!只剩下几堆未熄的木头,黑烟袅袅上升!

    于标发现,大量战马脚印朝东北方向走,示意给侯景看。这时,斛律十三抓住一个火烧重伤的铁勒人,也逼问出头人已经东逃去部落另一牧群,侯景马上让大伙抛弃不必要东西,轻骑追!

    不到两个时辰,他们远远看到一大群人往东北方向走,

    铁勒人也发现追兵,留下1000左右骑兵,停留在一条小河前,等待追兵。

    侯景追近时候,双方集队对垒。

    对方两骑兵出列,重甲马槊,按住马头,高喊“武川贺拔岳、李虎,对面是哪里人士?”斛律十三出列:“高车弗弗斛律十三,今天来报仇!”

    李虎用马槊一指侯景:“那位将领请说话!”

    侯景出列,看着李虎气势非凡,说了一句:“怀朔侯景、刘孟。”

    李虎大喊:“大家都是六镇兄弟,有饭吃就行,没必要拼个你死我活!铁勒头人尺伐斤提议,以此河为界,那边归你们,这边归他们,怎么样?”

    侯景看着斛律十三,斛律十三缓缓地点点头,也是他举起马槊,然后放下,和议谈成!

    侯景不知道的是,这位高大挺拔、剑眉虎脑的李虎,在随后的人生里和他亦敌亦友,更不知道的是,李虎的孙子李渊、玄孙李世民,创立了空前绝后的大帝国。

    回头打扫战场,铁勒残兵、来不及逃走的部众数千人,还有数不清的牲畜,归斛律十三所有。

    侯景带100人出征,几无损伤,带着无数毛皮、数百匹马,兴高采烈回到飞鸟驿,自此,黑水驿刘孟死心塌地追随侯景。

    有肉吃,何愁没有狼跟?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