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宇宙大将军侯景逆袭记 > 第十五章 六镇起义:战备

第十五章 六镇起义:战备

    这六个月其实侯景也没闲着。

    从杨钧、贺拔胜、高欢等人嘴里,已经知道时局已大坏,而且是刚刚开始。

    乱世如何活下去?

    杀!

    不被杀!

    侯景把飞鸟驿、黑水驿的兄弟为基础编成一个大概200多人的队伍,每人马匹2匹,身披玄甲,号称“苍狼兵”。趁着这段时间,他找到了怀朔最精良的打铁匠,为他打造特制的马鞍-马镫,尤其右边的马镫稍厚——右腿时不时提醒他是瘸子。他尝试着试跑几圈,双腿同时发力,比以前好太多了。

    跟着是找来于标、张猛、刘孟,怎么把苍狼兵战力发挥出来。

    他们对冲杀铁勒部、冲杀卫可孤,进行回忆:两次都是三角形阵型冲击,冲击铁勒部时候,遇到抵抗不多,阵型相对完整;但是冲杀卫可孤,沿途不少士兵抵抗,阵型变形很大。而且两次都有掉队的骑兵,战场烟尘滚滚、喊杀声太大,一旦掉队,追上队伍就很费劲。几个小队之间,也是在目视范围内配合,经常会相互看不到。

    “战场上我们不知道你们在哪里!”几个人异口同声地说。

    步兵大部队行动,有牛角,有战鼓,吹号角敲鼓知进退。但是骑兵速度快,随身带不了大鼓,号角是可以用,但在冲杀过程中,主将或其他人都是双手持马槊长矛,拿不来号角。

    拿什么来当通讯工具?

    这日侯景在校场结束训练后,骑马往家走。转过一个街角,一群小孩正在捉迷藏,不时听到几声口哨,他忽地惊醒,用口哨?

    到家之后,侯景还在“嘘嘘嘘”地吹。阿珍很奇怪,问:“大人你为什么吹口哨?”侯景说了想找一种调子,大家都会吹那种。阿珍抿嘴一笑,说:“大人不用那么费劲。我们高车人放牧时候,都是吹短笛找牛羊的。牛羊一听到笛声,就会走来。”侯景高兴得跳起来,问:“短笛什么样子的?快跟我说说。”“别急,我包袱里就有”接着,她在包袱里拿出一只短笛,放在嘴上一吹,声音透彻洪亮。

    她把短笛塞到侯景手里,说:“这是我阿爷亲手做给我的。以前被柔然掳走时候,什么东西都没带,就这个笛子挂在脖子上。”说完,鼻子一酸,眼角有眼泪了。

    侯景拿到笛子,马上放嘴里,一吹,调调和阿珍吹的差不多,他马上抱一下阿珍,高兴地说:“伤心事就不要去想了。你会做笛子吗?按这个样子,你给我做百十来。”

    “会的,高车人都会用骨头做短笛。”侯景一听,顿时放下心来。跟阿珍说:“让你们族人来帮做,短笛换米粟。”

    第二天,侯景带着短笛,给于标他们看,大家试吹一下,发现操作很简单,都能轻松吹出笛音。然后几人马上坐下来,规定了进退、方向、集中、分散、求救、阵型等,分别用笛声怎么表示。他们拿去校场上吹,五百步之外,笛声还是很清晰,给镇兵试用,简单好用,通讯问题解决了!

    三天后,阿珍就拿来了上百个短笛。侯景把短笛发给苍狼兵,并在训练中使用。

    战阵,破阵,苍狼兵的基本杀人技,要把苍狼兵打造为野战无敌。

    “野战无敌?”于标、张猛和刘孟等均瞪大眼睛看着侯景。

    “对,野战无敌!”侯景站起来,“主要器械精良,战阵合理,上下一心,无敌!”

    四人回忆这几年尤其是骑兵战斗,基本做到攻必克,唯一一次就是冲击柔然中军大营,柔然迅速用长盾结成龟阵,即是用长盾插入地上,以大汗为中心围成50步左右一圈,长盾层层叠叠叠高,中间士兵也举盾往上挡,远看就像一个乌龟。因为长盾竖起来后,里面有士兵死撑,还有用木棍、长矛等支撑,侯景他们尝试骑马高速冲击,用马槊居然拍不碎长盾,甚至顶不开。也因为顶不开,速度一下降下来,人马俱伤,他们甚至被龟甲阵里面的士兵,用长矛刺出所伤。

    野战无敌,必须能破龟阵!

    “龟阵他妈的和城池一样,我们攻城,要不搭梯子翻过去,要不用木头撞破城门从城门进去。”于标说。

    “撞!”几个人一下想到了办法。想到就做到,他们马上去找一根长约5米、碗口粗的木头,搬去校场。

    木头可以用马拉,一匹马拉,拖着木头,跑最快也没法把木头拖飞起来,效果不佳。双马拉,绑的绳子位置不一样,木头就容易横着,绑在同一位置,尾坠地。

    四匹马,左右各两匹,拉前后两个位置时候,他们情不禁地叫好:木头拉起来了,方向和马头方向一致,更要命的是,拉木头,马的速度未降低。当四匹马拉着一根木头飞驰,领头的镇兵短笛一吹,四个人同时放手,并调转马头向外跑,木头像一支箭一样径直往前飞了6、7米,“彭”一声,将一架马车击碎!在场镇兵振臂高呼!

    随后几天,于标和张猛试着用6人拉木头、8人拉木头试验,并总结出4人、6人、8人拉的木头最佳大小重量。8人拉重木,可以轻松击垮半米厚的土墙——这个强度,足可以摧毁任何龟阵。

    他们把木头头部加固,涂上红漆,称为“飞鸟锤”。

    当高欢、窦乐和杨钧看到使用飞鸟锤摧毁矮墙时候,目瞪口呆,久久才回过神来。高欢转头对侯景说:“怪不得你有信心击杀卫可孤。”

    攻坚的飞鸟锤有了,冲阵的三角阵也必须改良。他们对攻击柔然中军、铁勒部回忆,在冲击过程中,战线容易拉长,不能形成合力,影响了攻坚效果。其次,三角阵型的分工也没有明确,三个人都是攻击手,相互之间支援缺乏。

    “不能三个人同时攻击,必须保留一个观察手,观察手提醒敌人动向和下达命令”,张猛说。“那剩下2个攻击手?攻击力度够吗?”“够的,一个主攻,一个辅助,一个观察。”

    “我们人少,多杀人于战局无补,苍狼兵首要击杀的是主将、队主,敌人主将队主被杀,队伍自然就乱了,队伍乱了才能赢。”侯景说。

    于是,他们让于标带着两个苍狼兵,组成三角阵型自由冲杀与其他镇兵对战演练;后面让于标主攻,一个镇兵当辅助攻击,一个观察手,杀获比自由冲杀稍少,但是对于目标敌人,基本做到击杀——原先是三个人与一堆人对战,但是换阵型后是三个人主攻一个人,形成了局部多打少,能迅速解决战斗。

    他们跟着研究三个人之间,观察手、主攻手、辅助攻击手之间,怎么转换问题,在各种情况下,怎么配合。

    一个小组怎么配合,两个小组之间、更多小组之间,怎么配合,他们后来也发现,300人即是100个小组,大概就是目前极限——再多人,联系不上了,短笛声音听不到了。

    攻坚、冲阵有了,与敌骑兵对战,怎么打?

    一定要相互支援。还是三角形战阵,但是将三角形摆成一条一字阵型,双攻击手,后面观察手负责提醒和补枪。

    侯景把它命名为“一字雁”。

    琢磨出这3个战阵之后,这几个月,苍狼军来回演练,急亢的短笛声,在校场从白天响到黑夜。

    如果不是杨钧拦着,侯景早就拉苍狼军出城会会卫可孤。随着洛阳救兵来的消息传来,杨钧更不让他们擅自行动,他们也只能继续在校场上,幻想着属于他们的野战无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