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穿越时空的孝道 > 第五十九章 山

第五十九章 山

    全家人的高兴、父母的夸奖,使我心里美滋滋的。

    如今,还依稀记得有一回儿,中午时,母亲做榆树皮面条,煮成之后,弟妹迫不急待地抢着、争着吃。

    因为榆皮面太粘,加上刚出锅还有些烫,吃起来,是扯都扯扯不断,连烧带呛的,最后是两眼生泪,不停地咳嗽,

    但是,仍然不舍得吐出来,硬生生靠着咽喉的吞咽能力,把它咽了下去。

    有一天,我听说村里有人要结伴,去远处的河里捞鱼草。

    便赶快跑到学校,再次向老师说假话,请了假,而后跟着一起,到河里去捞鱼草。

    大人们身高胆大,敢于下到河里捞干净、翠绿的鱼草,我则只能在河沿边儿,捞些别人剩下的短小的。但是即便如此,一下午的时间,也捞回来很多很多。

    到家之后,母亲非常意外和惊喜,一边夸奖着我,一边到食堂伙房那里,申领回来一些豆面,把鱼草切碎,包在豆面里,在家里蒸了一锅“菜馍”。

    说是菜馍,那“菜”可不是今天的任意一种蔬菜。那是野草,是河里生长的、现在人闻着都嫌腥的鱼草。

    但也就是这种,在今天连家畜都不愿意吃的草,却让全家人在那段时间里,第一次吃上了顿饱饭。

    弟妹们是吃的津津有味,父母脸上也露出欢欣的笑容,我更是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一家人都是高高兴兴,乐乐呵呵。

    意外的收获,让我欣喜若狂、兴奋不已,心里更有一种,我能帮父母做些“大事”了的骄傲与自豪感。

    从此,为了帮助父母,减轻他们的负担,让全家人吃上饱饭,我就经常想出许多假话,编造各种理由,向老师请假。

    甚至于有时候,采取了先斩后奏的方式,跟随着村里的大人们,到处去寻找“食物”。

    时间一长、次数一多,老师感觉到蹊跷。于是,有一次,在我请假之后,就专程来到家里了解情况。

    面对老师的家访,母亲这才把家里的困难,以及我以往请假的缘由以及去向,向老师讲了个清楚。

    老师听后,也竟然感动地掉下了眼泪。

    让我想不到的是,第二天,老师见到我后,不但没有批评我,反而进行了一番鼓励和赞扬。

    从那以后,对我是更好,给了我一种特殊的照顾与帮助。

    白天我若是请假,在夜里上自习时,老师就单独地辅导我,让我在老师的办公室里,学习白天讲过的知识。

    因此,虽然我频繁地逃学、请假,到了年底期末考试时,成绩不但没有下滑,仍然保持着优异,还是被评为“三好学生”。

    福村离黄河滩地有二十多里远,那里是地广人稀,有些地方种有庄稼,有些地方是杂草丛生,当然,也间杂着生长着各种野菜。

    因此,村里的群众,实在没有什么食物可吃的时候,便根据别人的提醒,想起到那里,寻找能吃的东西。我便也跟着大人们,慢慢地跑到了黄河滩地。

    第一次,去拔的是曲曲菜,同行的人,都是不顾一切,手脚麻利,见着就拨。确切地说,都是在那里抢着拨。

    而我在拔的时候,却不敢拔的太多,因为我担心太多的话,自己背不到家,所以就专门,挑捡好的、大的,有选择性去拔。

    但是,即便如此,在动身回家时,拔的菜也装了满满的一大包。

    二十多里地,去的时候,因为带着希望,内心欢快,一路上,那是有说有笑,根本不觉得路途远,更不觉得身体累。

    但回来时,这才感觉到,两地的路途真的是太远了。

    再加上忙碌了大半天,滴水未进,肚子也饿了,那一大包原本不算太重的曲曲菜,越走越觉得重,人也越走越觉得累。

    再后来,真的是感到,一点也背不动、走不动了。

    扔了吧,感到可惜,不扔吧,这身体是吃不消。

    急得我在回来的路上,走走停停,停停哭哭,哭了好几回。

    每一次,总是想到一家老小,或许都在家中,等着我把这些东西拿回家当饭吃,虽手疼腿软,精疲力竭,但是,我还是艰难地、一步一挪地回到了家。

    当母亲打开包裹,见到那么多绿油油的野菜,那是喜上眉梢、笑逐颜开。

    看到整日里为生活发愁的母亲,那难得的笑脸,我是既高兴又觉得委屈。

    高兴的,是母亲笑了,因为全家人有菜吃了。

    委屈的,是埋怨母亲问都没有问一句,女儿是如何背回来的?路上作了多少难?哭了多少回?忙了一天,肚子饿不饿?女儿累不累?

    一回生、二回熟。

    后来,只要是周末或者寒暑假的时候,我就经常跑到黄河滩边去捡拾东西。

    黄河滩旁边有一家大农场,因为里边都是机械作业,耕种作物,所以,翻地时,采用拖拉机犁的地。

    土地翻过之后,下边的芦苇草根就露了出来。

    以前,工业少,生态环境好,那些草根都是甜的。相互传开后,百姓们都争着去那里,扒、拾草根。

    农场的地方,比拔曲曲菜的地方还要远上好几里地,就在黄河中心水道附近。

    趁着星期天没有上学,我就扛起锄头,准备出发。

    后来想了想,就哄骗着小妹齐香,带着她一块去。

    之所以带上她,第一,是想让自己有个伴;第二,是我拣拾之后,让她看着,防止被别人顺手牵羊给顺走了。

    黄河水边的土是非常粘的,只用锄头扒一下,大块的粘泥就立刻把锄头粘满了,无法再扒。

    所以,扒一两下,就得停下来清理,用脚把粘泥蹬掉,又累又慢。

    干了一会,我慢慢地找到了窍门,只扒露头的草根。扒出来的草根,上边还粘有好多泥土,我就让小妹在那一边看护着,一边帮着忙剥土。

    就这样,到了下午,我们就扒了非常多。

    我把它们,捆成两大捆,大约有五、六十斤重左右。

    我用扁担挑着,让小妹扛着锄头,起身回家。

    俗话说:“远路没轻担”。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