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天明引 > 沈意大婚

沈意大婚

    十月十五,未时七刻,黄道吉日。

    屋里紫檀木散发着微微的淡香气味,镂空雕花的梨花木屏风后便是今日主角——贤王妃,盛怀雨。

    她只觉得有些恍惚,仿佛自己昨日未出阁时的光景还在眼前,可此刻的她坐在家中的圆凳上,看着外面迎亲的队伍浩浩荡荡,不知道该高兴还是悲哀。

    由礼部派来的后宫女官替她穿戴,盛怀雨一袭云锦描金勾边的正红色嫁衣,凤冠霞帔皇室独有,长长的裙摆拖地坠得人走的慢极了。

    面上口脂都抹上了大红色,用了最好的螺子黛描了眉毛,唇边两颗珍珠,耳坠和田玉珠子,挽着朝云近香髻别了一对金镶玉的步摇,戴着繁重的礼冠华胜,点缀了不知道多少银簪金饰。

    拿了一把玉柄海棠图的团扇遮面,手腕上两对双响金镯叮叮当当,由官人扶着走出了门,父亲礼部尚书盛临早就在大厅等候,说的第一句竟然是:“你快些,别误了时辰。”

    盛夫人却泪流满面,紧紧握住了盛怀雨的手,给她千叮咛万嘱咐着,生怕她受什么委屈,还把自己的一对耳坠子包好了放在小匣子里让一旁女官好好拿着。

    盛怀雨愣愣地看着发生的这一切,泪流却不敢多流,怕花了妆容。父亲的催促,母亲的不舍,她转过身一步一步踏在红毯子上走向那喜轿。

    迎亲队伍里,十里红妆,八抬大轿。可沈意并没有来接,只因为是她盛怀雨高嫁了王府,低就了的沈意自然不必来。

    盛怀雨心里想的不知道是父亲的无情还是沈意会如何待自己,不知道哭的是亲情还是命运

    ——从今往后,她只是贤王妃,再不是盛怀雨。

    仪仗浩浩荡荡出发,喜字贴的到处都是,鞭炮声不断,贺喜声不断,仪仗扇足拍了八扇,唢呐班子吹吹打打。

    八抬大轿抬着,盛怀雨下轿做着学了多日的婚礼礼节,混混沌沌嫁进了贤王府的大门,最后一个人盖着红盖头待在了婚房里,床上铺满了红枣花生一类,她动也不敢动。

    “圣驾至!”

    众人纷纷作礼道:“恭迎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沈政从轿辇上由王常侍搀扶着走了下来,“今日是贤王的大喜之日,朕不好抢了风头,你们该如何便如何,朕先去主厅坐着了。”

    “是,陛下!”

    太后倒是没有来参加婚礼,只是长公主沈凝来了,和皇后一起跟在皇帝沈政后面也进了门,文妃早就请了旨意住在贤王府一晚陪着贤王迎亲。

    宾客络绎不绝,纷至沓来,报喜记名随礼,多是些朝臣在位风光正盛之人,官位若是太小又没有什么交情的,也便不好意思凑这个热闹了。

    沈谨、沈楚、沈瑶、沈思等一众皇子也都按理参加,恭贺新婚。

    长公主坐在陛下右侧出声问道:“陛下难道不奇怪本宫今日为何前来吗?”

    沈政回问:“长公主不是来参加这喜宴凑个喜庆,难不成有什么别的事要告诉朕吗?”

    长公主笑了笑,拿起青花釉里红温酒壶,故意换了称谓:“皇弟,皇姊前些日子里女儿册封一事,未免过于潦草罢?但皇姊明白,贤王封府,太子定亲都要人力物力财力,免不了多破费。可皇姊忍下来这口气,有另一事相求。”

    说完起身抬手往沈政的玉雕双螭耳酒盏中倒了一杯清酒。

    “皇姊既然这么说了,但说无妨。”

    此时沈政心中已经大概猜到是什么事,却没有直说。

    沈凝坐定,也不看沈政表情:“皇姊,是把意儿过继到本宫膝下抚养的事,陛下虽然在朝堂说了,可天家圣旨迟迟不来本宫难免有些心焦了。”

    沈政当即愣住,想要拿起酒盏的手也收了回去,面色难看,“可意儿是皇室子,文妃不知道愿不愿意。”

    沈政早就知道他这个姐姐会拿嘉柔封号的事情说嘴,沈凝说过一次所以才在早朝将事情放在明面安抚一下,没有真的要过继想法。

    也知道她今天或许是为了沈意而来,可没想到她如此直言快语,不怕冒犯自己这个天家皇帝。

    沈凝又接着柔声说:“本宫已经询问过她了,也是愿意的,本宫只是年事已高,想有个男儿陪着,养着。”

    “可何纪安不是已经在皇姊膝下了吗?皇姊怕是忘了么。”

    “他非我亲生,又贪玩不用功,本宫实在受不了那个放荡子的形式做派。陛下都在早朝说了答应,总不能收回成命,又再次辜负本宫心愿吧?”

    沈政拿起一旁的玉酒杯,一饮而尽其中烈酒,说道:“待朕过几天问问文妃吧,若是她也同意,朕再拟旨罢了。长公主,也你适可而止吧。”

    一旁玉雕双螭耳酒盏里的温酒放得都凉了,沈政也没喝。

    ............

    酉时过半,差四刻戌时。

    沈意见宾客都入了席,便来到陛下跟前作了礼坐在了皇后身边,文妃则坐在了长公主身边。礼部尚书盛临夫妇坐在最下边。

    沈谨等皇家子弟与皇亲国戚在侧殿饮食,男女各一殿。皇家摆的是红木圆桌圆凳。

    热热闹闹的大席上,皇家坐正殿贤安殿,底下足有三十几桌,实木的圆桌方凳,男女分开,摆满了整个贤王府的前院后院。园林小路来来往往的官人们递着酒水菜肴,大红灯笼高挂各处,席间宾客交谈相互奉承着。

    “这就是未来太子妃吧?”

    一位蜀州来的安乐侯指着侧殿女席里,安坐的余舟道:“清月郡主真是与传闻中一样的丽质,想必定是秀外慧中,殿下真是好眼光!待大婚之时臣必定到场备一份大礼祝贺。”

    沈谨微微颔首,“您谬赞了。”

    “来,臣敬殿下一杯酒吧!”

    沈谨今日不知道接了多少敬酒的杯子,推脱道:“本宫今日身子不爽,不宜饮酒过多,只能以茶代酒了。”

    “无碍无碍!殿下能与臣对酌臣就已感激涕零了。”

    江闻接了旨意明日可出京不必每日早朝,也在席间喝着酒,不过他的酒量一般人根本比不了的,也灌不醉他。

    ..................

    女席这边更是热闹:余舟坐在了沈瑶身旁,年纪尚小刚刚及笄的六公主沈筱一口一个嫂嫂的叫着,叫得余舟心里发慌,沈瑶只看着好玩不阻拦。

    沈楚也到处和人说她在选比上的表现多么独领风骚,同时夹带着贬低自己,余舟想要推脱辩解,沈楚就笑着不由分说灌她一杯自己手里的酒去。

    “大公主,我真的不能再喝了,我本就酒量不好,明日怕是起不来的。”

    余舟此时已经有些莫名困意,想着还要去请旨回家乡的事还有小满给的纸条上的任务,更不能再喝。

    “怕什么?起不来便在东宫好好歇一天不就行了么,妹妹以后在东宫日子长着呢!还怕这一时半会儿?”

    众人纷纷点头迎合着沈楚让余舟快把那酒喝了。淑华公主沈玉却到了,“婶婶姐姐们,沈玉来迟了,什么事这样热闹呢?我也瞧瞧罢。”

    余舟顶着微红的双颊晃晃悠悠地起身作礼,迷糊着看见一位温柔至极的女子走来:

    沈玉身穿了纹银淡黄长衫裙,浅蓝的薄绒外氅,挽着随云髻配了一件玉珠小华胜,耳无坠饰。手捧了黄铜刻凤纹手炉,面善一双桃花眼,黛玉眉,手里帕子雪白,不时轻咳。

    “你便是清月么?”

    “是,清月见过淑华公主。”

    沈楚绕了半圈桌走到沈玉身旁,挥帕对那些皇亲国戚的女眷们道:“婶婶妹妹们坐吧,都是自家人。”

    众人落座,一人应了:“真是折煞我们了,我们这些人怎敢当二位公主的姑姑婶婶。”

    沈楚笑了笑转身对沈玉说:“三妹妹身子骨这么弱竟也来了,我怎会怪你迟。但今日怎么没看见嫡公主来?”

    沈玉清咳,说道:“沈灵她近日迷了不知什么舞,多练时扭了脚,不便来。”

    官人又添了一把圆凳在沈楚位旁。

    沈玉边走边说:“大姐你要为难清月,非要她喝了这酒不可,三妹我倒是要护一护这位未来太子妃的了。”

    沈楚命人收了放在清月面前的酒壶,对余舟道:“清月,这位是从小养在太后身边的,前几日刚封府。于我如亲妹一样,多有喘疾才没参加选比。”

    五公主沈瑶六公主沈筱都没资格说什么,虽然他们也是贵人生的公主,却没那个福分去太后宫里,更是为了闯祸而少说话。

    沈玉让人上了一壶茶来,把沈楚的手开玩笑一样放在了桌子上,“大姐,我是好命的,可也不能这样说,让人听了不对。我从选比第一日便一早听说了郡主,是夺了榜首的奇女子!”

    余舟开始有些发昏,四肢无力,有气无力的应着:“淑华公主见笑,清月不过是众多女子里争出头的那只笨鸟罢了。”

    沈楚得逞,却还想再灌余舟一些酒喝,便趁着沈玉拦不住,拿着手里青花长颈瓷酒壶左摇右摆的,清醒地走到已经烂醉如泥的余舟身边。

    “清月,你喝了这壶剩下的罢,只有一杯了,凑个整数喜气。”

    说完就把剩下的酒倒在她的青花酒杯里,余舟手撑在桌子上,起身一个没站稳还是身旁沈瑶扶住了。

    余舟顿觉不对,寻常的酒怎么如此烈性,喝了一杯茶也不见散,身上火烧火燎的,难以自抑。

    “大公主,清月真的是喝不下了。这最后一杯.........”

    “本宫/本王替她喝!”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