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变

    三日后,楚帝赵则亲率十万大军进攻辰国。

    辰国大将军李进早已做好准备,凭借防御工事和有利地形挡住了南楚战力最强的四万战车部队,暂时守住了西境。

    赵则也并没有强攻,而是分军为三部,轮流进攻。李进则一边积极巩固工事,一边派人请求国主征集义军援助护卫西北。

    东京城中的陆温看完奏章,立即张榜招兵,辰国百姓一直安居乐业,见国家有难纷纷报名参军,就连城中的一些富豪也联名派遣了几千族兵助战,不几日便征得三万义军,由于其中大多是世家族兵和习武之人,一番训练后便有了一定军容。

    正当整个辰国都进入了紧急状态时,北归的丞相杜平带来了北齐同意出兵的好消息。

    陆温听后大喜,率三万大军御驾亲征赶赴西北,牵制住了南楚大将军龙先所率三万楚军。

    辰楚两军在西北开战,但新兵终究是新兵,很快辰军就陷入了劣势,辰帝陆温下令坚守营寨,双方进入相持状态。

    几日后辰军西北大营中,一名斥候匆忙进营:''报,齐帝元弘亲率十万铁骑进攻南楚龙江,南楚南都太守田丹率部两万据龙江天险挡住了北齐铁骑。''

    营中众将官个个面露喜色,一名年轻将官疾步上前:''陛下,如今南楚腹背受敌,臣以为此乃反击的大好时机,望陛下下令出兵反攻,大伙早就已经准备好了,这次,必要杀的南楚小儿人仰马翻!''

    陆温叹了口气:''朕亦如诸位一般渴求一战,立不世之功,可北齐虽兵出十万,却大都是骑兵,南楚守将所部两万皆江南水军,有战船千艘,完全可据险而守,进攻我辰国的楚军根本受不到威胁。''

    众将官恍然大悟,那名青年将官垂下了脑袋整个军营充斥着低落。

    ''报,北齐征西将军马休率两万铁骑驻扎在齐辰边界,声称乃齐帝所派援军,请求派战船运送。''

    陆温没有多想,点了点头,因为局势之紧张已经不容迟疑了辰国虽能暂时挡住南楚军队,但辰国毕竟只是个海滨小国,供给日益短缺,待粮尽之时便是辰国灭国之日。

    齐军得辰国战船运送,很快便渡过了龙江一路奔驰到辰军西北大营。

    陆温为表诚意亲自出营劳军,马休则一番客套后便令军队就地扎营修整,派人告诉陆温待三日后部队修整完毕,共同进攻南楚龙先所部。

    陆温虽有些警觉,但并未多想,答应了马休的要求。

    三日后,齐辰联军五万全军出击,进攻南楚龙先,却见龙先早已建好了防御工事。

    陆温正欲回防,却奔来一名斥候报习进大胜,斩敌四万,顿时信心倍增。亲率大军强攻,陆温亲临战阵,辰军士气大增,大败龙先所部,楚军一点点被挤出城头。

    乱军之中一人长叹一声,将一支毒箭搭在劲弓之上,旁边一名小校见其神色有异,连忙骑马向其奔来,那人见此来不及多想,瞄准一个方向射去,小校看清箭路以最快速度挺枪刺向那人,那人却只一个回斩便将其枭首。

    一日后,辰西大营,一名斥候送来一封血书。

    李进看后大惊,国主竟死于乱军之中,三万义军群龙无首,加之皆为新兵,被楚将龙先率部全歼。

    ''可恶!''李进重重一拳砸在帅案上。

    众将官见此便问信中说了些什么,李进为稳定军心,便说国主略有失利。

    为了保存实力,李进率残军三万余人撤回东京,并将国主阵亡之事告诉了护卫军统帅陆炳。

    陆炳听后晕倒在地,李进赶忙叫来御医。

    御医看后说并无大碍,只是气火攻心,稍作调养即可。

    过了一会陆炳醒了过来,渐渐恢复了理智,对李进说道:''辰国已无险可守,粮草也快告竭,如今之计,只能北上新洛投奔三弟,李将军可速去整顿军队,我赶去宫中请大哥的家眷随军南下。''

    ''诺。''

    两个时辰后,宫中家眷都已上了马车,三万大军也整编完毕,加上东京精锐护卫军,共四万大军,在大将军李进与护卫军统领陆炳的率领下南下灵江。

    东京城中,已无一兵一卒,因为陆炳已令守将待楚军来时便打开城门投降,以免百姓遭难。

    陆炳一行日夜兼程行至灵江北,粮草已经耗尽,将士们又累又饿,都躺在地上节省体力。

    突然,一个士兵大喊:''敌军突袭!只见辰军右侧林中冲出一支伏兵,左侧袭来一支铁骑。

    陆炳来不及多想,叫来死士营营长杜䶮说道:''小子,你能有今天的地位,全因国主提拔,如今国主死于楚军之手,你敢不敢率军与楚军一战?''

    杜䶮听到国主死于楚军之手,双眼血红,不发一言,接过帅剑率军迎敌而上。

    陆炳赶忙与李进率三千轻骑携国主家眷直奔水寨。

    虞子奇已得前军飞报,已备好战船,一刻钟的时间,三千军队便登上了战船。

    虞子奇将将印交给了副将王龙,命他死守灵江,自己登上战船随军北上。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