飓风

    东海上,辰国数百艘战船继续向北行驶。

    位于中央的楼船中,众家眷早已哭成泪人,整艘船弥漫着悲伤。

    陆炳听得心烦气躁,想要制止,但又想到是大哥的家眷,便说:“诸位嫂嫂,大哥死于楚军之手,此仇我陆炳必定加倍奉还,但如今将士都很疲乏,还请诸位嫂嫂能体谅下众将士。”

    皇后贾玉清了清嗓子说:“众将士已疲惫不堪,大家就不要再添乱了,辰国的女儿不当累赘!”

    啼哭声戛然而止,众将士也终于得以休息。

    夜半,船头上两名士兵吹着凉爽的海风。

    “李二,今天这风也忒大了吧,不会要起海啸吧?”

    “闭上你那臭嘴吧,这天闷得慌,风大吹着才舒服。”

    深夜,大部分将士都进入了梦乡,只有两三百值班士兵站在船头守夜。北风呼呼地吹着,天上下起了大雨。

    雨借风势吹向船中,惊醒了睡梦中的士兵,陆炳也被雨打醒,赶忙叫各船闭合船帘。

    中央楼船中,陆炳望着窗外的暴风骤雨,喃喃自语:“难道是天要亡我辰国吗?”

    突然,楼船的棚顶开了一个大口子,眼看就要塌陷,陆炳发狂一般大叫:“所有人撤到小船上,快!”

    船中的众将官和家眷赶忙向小船撤离,一时雷声、啼哭声、雨声交杂在一起,整个海面笼罩着恐慌。

    很快所有人都从楼船中撤了出来,楼船也随之四分五裂。陆炳和李进正想下令全军向岸上前进,却又吹来一阵狂风,整个船队四分五裂。

    两个时辰后,风势稍微变小,陆炳扶起李进,向四周一看,却发现四周已经只有三十多艘战船了,陆炳一屁股坐在船板上,默然不语。

    过了一会李进找到了虞子奇和一众家眷,陆炳稍稍得到慰藉。

    皇后贾玉见到陆炳哭着说:“三叔,云儿被海啸吹走了!我对不起陛下,对不起陆家列祖列宗啊!”

    陆炳听后两眼发黑,晕倒在地,众人忙扶陆炳去休息。

    李进看了看周围,像是一个港口,便找来几个渔民问了问,原来这一夜误打误撞到了北齐与新洛领海的交界处。

    李进不敢多留,下令全速前进,一个时辰后便到了新洛。

    新洛国主陆宁,便是陆家老四,早已令南境守将关越派战船接应。很快辰国一千余军队和一众家眷登上了新洛的岸口。

    陆宁得南境飞报辰军已至,高兴地带着几十名侍卫去劳军。

    陆宁见三哥陆炳不在,便问李进怎么回事,陆宁听了李进的解释也默然不语,稍作客套便服陆炳回宫中休息了,将辰军安置在城南大营,让众家眷搬入宫中空房。

    东海上,海风仍在呼啸,东海岛的居民全都躲进了房中,只有一户渔民仍与大海搏斗,可海风越刮越大,再不进港就会有危险了,这户渔民只得收了渔网向港口开去。

    渔民夫妇将船开至东海岛的港口中,两名身穿皮甲的守卫拦住了他们,那户的户主见此拿出来一块铁牌交给两名守卫,两名守卫看后站到一旁让他们进港。

    渔户停好了船,径直走向了自己的小木屋。

    “夫人,我去海边转转,今天海啸这么大,肯定会有些船队的好东西被海啸吹走。”妇人点了点头,渔夫拿起渔网向海边走去。

    渔夫找了半天却没什么收获,正准备离开却发现远处有个黑点朝自己漂了过来,渔夫看准时机将渔网扔去,正好将那个东西套住。

    渔夫感到了绳子那端的重量,不禁有些想放弃,但转念一想这么重肯定有好东西,想到家中并不富裕的生活渔夫咬了咬牙,将全身力气都用了出来。

    过了一刻钟后,渔夫终于将那东西拉上了岸。

    渔夫已经精疲力竭,但还是用最后的一点力气将上面的污秽拭去,呈现在渔夫面前的是已经只剩小半截船身的小船,船厢中仿佛有什么东西。

    渔夫下意识认为是贵重的金银,赶忙朝四周看了看,见没有人赶忙走向小木屋。

    很快渔民夫妇一同从小木屋中走了出来,渔妇看了看破船说:“这船都破成这个样子了,怎么可能还有东西?”

    渔夫没有说什么,指了指船厢,渔妇赶忙上前打开船厢,妇人看了一眼尖叫一声:“血!”

    原来船厢中有一个士兵,浑身是血,渔夫将手放在那人鼻边,已没了气息,渔夫又将那人尸体翻转过来,怀里抱着一个婴儿睡得真香。

    “这小子命倒是真大,在海啸中还能活下来,既然被我们遇见了,要不就把他留我们家吧,我们家虽然穷,但也不差这一口饭。”

    妇人笑着说:“你个大老粗,哪有婴儿吃米饭的,我们得到村里给他找个奶妈。”

    渔夫摸了摸后脑勺说:“就这样吧。”

    很快他们便带着婴儿找到了小渔村唯一的奶妈,村里十岁以上的大都是吃她的奶长大的。

    奶妈见两人抱着婴儿进来,没有多说,伸了伸手,渔夫一狠心掏出一小块银子放在奶妈手上,奶妈则接过了婴儿。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