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我来人间游历一趟 > 第五十七章:“狗讨粑粑”回家乡

第五十七章:“狗讨粑粑”回家乡

    驻村的正式文件下发了,定睛一看,我居然被派回了自己的家乡,不知该激动还是该难过,激动的是那里的人和山水都是我熟悉的,难过的是那里的人和山水都熟悉我。心情莫可名状。父母去元市打工了,老家里只剩叔叔一家四口人守着老房子。

    在元县的生活被插销上了锁,一切都结束了,没了房子没了丈夫。剩下的是我一颗自由还有些失意的灵魂。

    我回到了我的家乡——水乡白村。就像做梦般,一个怅然若失的游子回到自己的故乡,却又像一个异乡客般那么心酸,眼前的这一切又熟悉又崭新。

    回乡的第一天,就遇上了邻居娶新媳妇。在白村,娶新媳妇要做“狗讨粑粑”活动,给来庆祝的大家伙儿乐呵乐呵。

    “狗讨粑粑”一共由五到八个妇女组成,排在队首的妇女要穿着崭新的衣服,把头发梳的没有一缕碎发垂落下来,把脸洗得干干净净,队长的妆束打扮要求是能多端庄就得有多端庄。她的怀里会抱着一个用婴儿被包好的布娃娃,意味着给新人送子,祝他们早日生贵子。排在队后的所有妇女,会戴上面具或者用锅灰把自己的脸涂抹均匀,要做到就是连自己老公站在面前,他也分辨不出谁是自己的妻子。她们还会披上尼龙雨衣或者破布,更重要的是每人都要准备好一个大口袋,用来讨“喜”的。全队化妆完毕,自己看起来都感觉特别的滑稽特别的搞笑,就由队首的送子队长带队出发,一群队伍人人带着一口大口袋浩浩荡荡摇摇晃晃地来到娶新媳妇的主人家里。

    她们这时有一个特权,可以像狗狗一样在这个家里任意“捣乱”,而且没有人阻止,大家都认为这是给家里带来喜庆的“吉祥物”,会特别的开心,热烈地欢迎这些“狗狗”们的到来。有的“淘气狗”会捏着客人的耳朵,让他们喝酒,客人只得乖乖喝了酒,她们会向客人讨钱讨烟讨包白砂糖,这时客人都会高兴的往她们的口袋里放几块钱或者几根烟或者放上一包两元钱的白砂糖。若是遇到要逗她们的客人,愣是不给烟或者糖,她们会把狗狗的黏人特性发挥到极致,你走到哪她跳着跟到哪,直到你掏出烟或者钱丢入她的大口袋里,她才会放过你,找下一个“主人”继续讨喜。也有“随缘狗”,她们讨多少“喜”都无所谓,只要让大家高兴就好,她会从人群里扯出一个人和她摇头晃脑地跳舞,或者趁人不注意,把脸上的锅灰用手一抹,涂抹到客人的脸上,意味着把幸福快乐传递给客人。

    最重要的是,她们会向刚成为婆婆的女主人讨要糍粑,糍粑是这一天庆贺娶新媳妇的主菜,新婆婆一大早就要去打糍粑,得打上两三盆洗脸盆的糍粑,供大家享用。这时新婆婆会给每只“狗”的大口袋里放上几个糍粑,意思是着感谢大家的帮忙,当“狗”来给我家儿子庆贺新婚。

    “送子”队长看到队友们的大口袋都鼓鼓囊囊了,“嬉戏”够了就吆喝一声,这时所有的“狗”会聚集在客厅中央,快乐的跺脚,把房子震的通天响,有几只“调皮狗”还会把新媳妇以及没有结婚的适龄姑娘拉到队伍中一起跺脚跳舞,剁的越用力越好,把房子震的越响越好,这代表着这个屋子里不好的东西都被震没了,也祝福待嫁的姑娘早日遇到如意郎君,更是欢迎新媳妇来到这个新家庭。失意的我无聊的嚼着糍粑,有只满脸黑色锅灰的“调皮狗”把在人群里隐匿的我拉出来一起跳舞,我当初结婚的时候还没来得及办酒,所以村里人不是很了解我现在的婚恋状况,大家都以为我没有结婚,都热情的把我拉出来,我跟着她们一起跳舞一起跺脚,把房子木板震的“邦邦”响,不管什么离婚、法庭这些扎人的字眼在我脑海中闪过,我把我的愤怒还有热情都转化成力量,用力的剁着脚。管他呢,我的新生活开始了。

    送子队长看大家伙“闹”得差不多了,又吆喝一声,这些喜庆“狗”就排成一队,鱼贯撤离主人家。

    这一场闹腾下来,可把这些“狗”给累坏了。她们浩浩荡荡回到队长家里,摘下面具,擦洗脸上的锅灰,把身上披的烂布条脱下来,开始数自己大口袋里的“丰收”。每个人获取的“丰收”不是属于个人的,她们特别具有团队意识,会把所有东西摆好,平均分成份,每个人拿一份,从不会有人多拿或者少拿。如果烟不够分,大家都会“没事,我家当家的少抽一两根烟”的谦让着,如果钱不够分,大家会再每人添点,晚上在队长家聚餐搓一顿,大口的喝酒大口的吃肉,像白天庆贺的客人般那么开心那么醉。

    小时候我在白村的生活在“狗讨粑粑”“邦邦邦邦”的跺脚舞中慢慢的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