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归去凤池 > 第二十五章 好久不见

第二十五章 好久不见

    翼县是漠北的边陲小镇,风沙迷眼,镇上往来胡商络绎不绝。居民服饰与江宁和汴梁都不同,结合了契丹人的穿衣风格,多披皮毛,甚至有穿契丹盘裹的。赵宗萑幼时跟郡王在翼县住过一阵子,但因为赵宗实要开蒙读书,就搬至江宁了。当时置办的宅院现下还有人在打理,只是赵宗萑对这里已无印象了。兄弟俩赶了两天一夜的路,此时蓬头垢面,饥渴交加,赵宗实带着弟弟,直奔宅院。

    宅子很小,大概普通县衙的都要比这里大上许多,进门就是正厅,两侧和后院房间不多,翼县缺水,气候也不好,宅院里没有很多绿植,但是下人们打扫的很干净。见他们进来,一位七十有余的老者走上前,问“你们……找何人?”

    赵宗实上次同修文来,没有回宅子,直接去找了那个人,这宅子也是十几年来第一次回,看到这老者不觉憨笑“李伯,是我,小十三。哦,这是十四。”说着还把随身的玉佩递给他看。

    “公子们来了!这我让花婶买菜去,快来快来,公子们的房间我们每日打扫,都干净都干净。”李伯其实也看不太清人了,但那个玉珏他记得清清楚楚。那本是一块难得的和田玉,郡王做了两块玉珏,一块给了十三公子,一块给了从京里带回来的孩子,叫修文。那玉通体雪白,本无瑕疵,但赵宗实幼时戴着爬树,磕了个裂纹,被郡王打了十个手板呢。

    李伯热情地招呼着他们,下人们见到有人来,也纷纷上前来行礼,虽主上不在,但下人们分内的工作绝不马虎,赵宗萑环顾了四周,也打量了下府里的人,说“府上只有李伯一个管家吗?”

    “我年岁大了,眼睛不行,反应也不如从前了,我儿子还堪用,家里他在管着,白日里太平,我就看看门,下人们,夜里比白日多。”李伯说着推开一扇房门“十三郎,这是你的房间,可还记得?你小时候的东西呀,都在。”

    赵宗实笑着点头,打开衣柜,取出个方盒,盒子里有一个弹弓,还有个木鹰,递给赵宗萑说“这是我给你雕的,你那会儿就这么大,我跟父亲说,我一定好好学射箭,以后把我会的都教给你。我的弟弟会像雄鹰一样勇猛。”

    赵宗萑接过木鹰,在空中摆来摆去,说“你确实做到了。你弟弟像雄鹰一样自由。”

    “十四郎便住隔壁吧。”李伯见他们说话,有眼力见儿的想着不打扰,自己去旁边房间开门,走到门口被赵宗萑叫住“李伯,为什么说夜里下人反而更多?翼县有贼?”

    “要是贼还好些,是两拨山匪,我们这儿偏僻,男人少,驻军也不在,徐县丞起先带着大家反击,但实力悬殊,成功的次数不多,后来其中一波山匪把县丞家一双儿女都掳走了,县丞不敢妄动,我们也理解,白日里他们很少来,如果来了,守城的将士会放一支烟弹示警,大家就躲起来,摊子铺子的东西都放着,他们想拿什么拿什么。另一拨山匪,专晚上来,白日来的从来不害人性命,但晚上来那拨,看见人就砍,看见好看的姑娘甚至当街就掳走了……烧杀掠夺件件坏事都做绝了,我们哪里斗得过,家家都害怕,以前守城的将士也反抗,但将士们也是爹娘的孩子呀,我们也不舍得牺牲他们,那匪徒,连尸体都会拖走,去山上喂豺狼。惹不起就躲着,我们就干脆夜里闭户不出,放些粮食吃食,衣服布匹在城门附近,不招惹他们。哦对了,你们换身衣服,这京里的衣服在我们这儿太冷了,也太扎眼,翼县,外人很少。”

    “外人很少?我看胡商很多呀。”赵宗萑不解。

    “他们来拿牛羊换粮食、盐巴和一些生活用品,常往来,都认识了,也不算外人。”

    “镇上的人需要他们的牛羊?为何不自己养?”

    “牛羊都孝敬山匪了,家家户户都不舍得吃。但是如果总给山匪粮食,他们嫌不好,会到家里抢的。所以也会换一些。”

    “那那些胡商遇到山匪得去哪儿躲?”

    “他们来的时间很固定,山匪也怕麻烦,不愿惹外邦人,一般都会避开他们来的时日。”

    “山匪来的日子固定嘛?”

    “相对固定,一般每十日来一次。”

    “那你预计,下次来还有几日?”

    “明日就能来吧。”李伯算算说。

    赵宗萑和赵宗实互相看一眼,这一趟,没白来。

    此时门口一阵骚动,三人一起去大门口看去,见几个壮汉抬着米面菜筐和猪肉正在门口跟花婶儿结账。赵宗萑走上前问“花婶儿这是过年呀。”

    “我们镇子小,谁家有什么都知道,我想着小主人们难得来,准备晚上给你们露一手,让你们常常花婶儿的手艺,这不就多买了些吃食。”花婶儿笑开了花儿。

    “这也太多了,花婶儿我们明天待一天,后天就走了,不用这么多,不然退了吧。”赵宗实有些为难。这些粮食,若是在军中,够将士们是好几天了。

    听闻此话,几个壮汉有些不知所措,赵宗萑赶忙打圆场说“啊,几位大哥放心,就算货退了,这钱也不用你们退,大冷天跑一趟也不容易,钱我们会照付,就是怕糟蹋了粮食。”

    “不用不用,既然送来了,就囤着吧,明天我们帮邻居们交粮给山匪就行。”李伯也来打圆场。

    几个壮汉听了也开心的走了。花婶儿从一堆吃食里找到个食盒说“我刚刚去张屠夫家的时候,遇到了徐夫人,就是我们县丞的夫人,听说小主人回来了,非让我把这个食盒带来给你们。郡王虽不在,但每月都会差人来打点,银钱粮食都没少我们,咱们府上银子够用,李伯就会多置办些东西帮衬左右,县丞夫人说,也没有什么厚礼,这食盒的果子是她刚做的,让小少爷们尝尝。”

    “张屠夫家,离的远吗?离县衙远吗?”

    “额,离咱们府不远不远,这小镇子哪有远的地方,你看这才多大一会儿,我定的东西都送来了。离县衙也不算远。”花婶儿没想到赵宗萑会这么问,但是小主人问什么就答什么,看到他们来,花婶儿也是真心高兴。这两个孩子,她有十几年没见到了。

    晚上,花婶儿果真做了一桌子菜,赵宗实看着,喊了李伯花婶儿一桌吃“你们也坐下一起吧,这么多菜我们俩哪里吃的完,来来一起。”

    “哟,这我们哪敢呀,你们吃,我们伺候就行。”李伯忙摆手。

    赵宗实笑着扶着他和花婶儿坐下“还有你不敢的?小时候我非要城外沙漠,不是你给我绑柱子上晒的吗?”

    “十三郎还真是……记仇呢。”李伯尴尬地笑笑。

    “坐下吃吧,今天呀,就不讲那些规矩啦。就一天。”赵宗实装可爱地冲着李伯眨眼笑。

    李伯和花婶儿坐下后,赵宗萑一边吃一边说“李伯,还敢绑你呀?”

    赵宗实,做出委屈的表情,狠狠地点头‘嗯’了一声,引得众人哄堂大笑。

    “花婶儿,那个徐夫人常与咱们府上来往吗?”

    “不常来往,虽说距离近,但咱们府上没有主人,我们毕竟是下人,人家是县丞夫人,倒是不必同我们亲近。”

    “你们买菜不会常遇到吗?”

    “很少遇见……”

    “不顺路?”

    “不是不是,他们府上的菜是徐夫人的弟弟,我们叫刘二郎的做采办,有时候在农户家定,有时候也出城去别的地方置办,”

    “去别的城?”

    “嗯,刘二郎有时候也带咱们镇上的商贩去临近的爻城采买。”

    “爻城的东西有什么不一样?”

    “爻城比咱们大,也不受山匪的威胁,咱们自己种的粮食,有的年份自己都不够吃,哪里能拿出去卖,那些青菜蔬果也一样。只能出去买。”

    “看来,县丞一家对咱们镇的百姓都很好呀。”

    “是是是,徐县丞一家都很好,只可惜了县丞的两个孩子……”

    “那山匪住哪儿?不会是我小时候带修文去打猎的山包上吧?”

    “我们哪里晓得,但是你们去的那个山包呀,那年差点儿让郡王夷平了。”李伯想起来就好笑。

    众人边回忆着小时候的旧事,边说笑着吃完了饭。赵宗萑跟着赵宗实回房了,花婶儿和李伯忙着带下人们收拾。

    第二日,赵宗萑和赵宗实在院子里比划武功,等了一天的山匪却未见踪影。李伯探头探脑的看了看街上,出摊子的人不多,门口的粮食也没人拿,他奇怪地摇头说,今儿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太阳要落山了也不来,该不会跟夜里的碰见吧。

    “不会的李伯,遇见了就让他们打一架,不更好,反正咱们关上门哪儿也不去呗。”赵宗萑一边躲闪一边说。

    “那你们明日出城可别遇见他们了,不然你们多待两天,那山匪今天不来明日也回来的。”李伯担心地说。

    “放心吧李伯,明日可能也不会来。啊~~~~~”赵宗萑被赵宗实一棒子到到后背,李伯心疼的赶紧上来,还拍了赵宗实一下“哎哟哟,多大人了还没轻重的,可伤着了?”

    “无碍无碍,十三哥没使劲儿的。嘿嘿。但是我吧,挨这一下饿了,想吃水晶肘子。”赵宗萑笑嘻嘻地说。

    “好,花婶儿听见了,等着啊。”花婶儿擦擦摘菜的手,转身又进了厨房。

    一夜无事,第二日一早,赵宗实便出城了。看到赵宗萑时,李伯明显懵了一下,很快,又笑嘻嘻地忙前忙后。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