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雁荡山

    翌日凌晨。

    张季收拾好一切,早早的来到高铁站口,打算去名山深处寻找灵脉和高年份药材。

    经过他昨天晚上的短暂思考,他打算做一回正道人士。虽说他是上一世是魔修,烧杀抢掠、坑害夺宝的事情也经常做。

    但现在的实际情况不一样,不说那可以捕风捉影的监控机器,就单单那电视屏幕上的机枪炮弹就够他喝一壶,更别说那堪比毁天灭日的核武器。

    一路顺风。

    张季成功来到目的地,也是离他距离最近的一座名山——浙省雁荡山。

    “云披千岭,日照雁山。”

    张季只是在远处望了一眼,就知道今天来对了。

    他找了一处偏僻地方,三两下翻越过围栏,径直走进山林深处。走了三个小时,张季找了一处较高的山头,打算先看一番风水再说。

    “山体大都圆润肥厚,怪石磷磷仅在偏远地区,但却是环抱状。树倒还好,青青翠绿,没有枯败现象。”张季站在山顶一边馒头配开水,一边看着这片地方的山势走向。

    目光所至,皆是青山峻岭。

    他弯下身子,开始观察土色,“还行,黄红色。”

    想罢,他盘膝而坐,开始修炼。

    “果然,仅是片刻,便是昨晚一夜之功。”张季结束修行,按照原先路线下山,打算去看看水势。

    可走了半天,却没发现一滴水。

    “奇怪。”

    张季忽感不对劲,趴在河道之上,细细观察痕迹,看了一眼太阳,算了算时辰,又联想到刚才那怪石嶙峋环抱状。

    “夺山之精魄,取水之灵蕴?看来,是有人打算借今晚的天狗食月,来做这毁山绝水的谬事。”

    “有点意思。”

    张季眼神微凝,心中开始盘算起如何巧夺这位同道中人的成果了。

    夜色悄然降临。

    月色朦胧,笼罩着这片山林。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草木气息,夹杂着淡淡的泥土芬芳。

    偶尔,远处会传来两三声鸟儿的低鸣,仿佛是在给这月黑风高的杀人夜,增添些许生气。

    “来了。”

    少年结束修行,缓缓起身,立于高山之上,望向一里之外。

    下一刻,山林忽的狂风大作,树木摇曳,飞沙走石,吹得少年人的衣裳猎猎作响。

    “桀桀桀。”

    一名黑袍男子跪拜在身前的尸体面前,嘴里念叨着什么,而眼球布满血丝,尽是疯狂之色。

    与此同时,三个小时的天狗食月,开始了。

    黑袍男子割开手腕,任其鲜血喷涌而出,撒在地上。

    不多时,一座血色阵法缓缓显现。

    “山精蜕旧身,水灵化新魂。万象天生之术——开!”

    随着黑袍男子大喝一声,法阵顿时血光大显,腥风四起。

    紧接着,他掏出一把玉制匕首,狠狠扎向心脏。

    顿时,黑袍男子闷声倒地。

    而他的灵魂则是飘出肉身,在玄黄山精和蕴蓝水灵的牵引下,缓缓融入面前的青年尸体。

    可下一秒,异变突生!

    四面八方的丛林深处猛的飞出尖锐的竹竿,径直杀向黑袍男子。

    与此同时,百米高空之上,也有一颗巨石抛射而来,轰然砸下。

    “贼子,敢尔!”

    黑袍男子连忙退回肉身,施展秘法,一掌扇飞竹刺,双掌勉强应对头顶重达几吨的巨石。

    “噗哇。”

    “为什么我的防御法阵没有触发?”他大口吐出暗红的鲜血,逐渐无力支撑。

    “还请道友住手,饶贫道一条贱命,我愿以全身家当相报,并订下血誓契约,做牛做马。”黑袍男子声势虚弱,眼神中满是哀求和绝望。

    放在平时,他自然是轻松应对。可现在的他,为了重铸肉身,早已在刚才断了后路。

    “可以,发血誓吧。”深处传来一道苍老的声音。

    “好好好,谢过道友,贫道我这就签订血誓契……”

    可下一秒,竹刺又一次猛的射出,杀向他的头颅。

    “不!”

    在黑袍男子发出最后一声怒吼后,竹刺也随之穿破他的肉身。

    随着他的死亡,山精和水灵也得以恢复自由,变成最初的原始状态,回到了荡雁山。

    张季从头到尾都要夺拿这山精水灵,而是打算杀人夺宝。

    原因无它,有三点。

    一:目前境界不允许,张季还没强到可以无视位面意志的地步。

    二:如果拿了,唯一的好处就是修为会在短时间内大升一截,但坏处就是被位面意志标志,会降低对这片天地的亲和度,且还不利于接下来的行动。

    三:这颗已经走到尽头了,也就是要死了,位面之子要问世了。

    想罢,张季开始清理战场,首先就是踩碎黑袍男子的头颅,进行补刀。

    接着就是搜身,看看有没有什么好东西,但得等到完全安全的地方后,才能逐一细查这些战利品

    最后就是毁尸灭迹,清理案发现场。

    当然,一般是还原不了,所以张季只能伪造现场。

    经过他一系列的操作后,再三确认没有自身的痕迹和气息,张季这才放下心来,向着往荡雁山深处走去。

    与此同时。

    远在喜马拉雅山脉底部的道观内,庵堂上的灵牌随之碎裂。

    “可叹,命数如织。”

    一名身着深色道袍的中年男子盘坐在庵堂旁,发出一声叹息,摇头不语。

    “清文,清心。”中年男子徐徐起身,向着身后轻唤一声。

    “弟子在。”两名七八岁的道童闻声而来,躬身作揖道。

    “明日我将去南方一趟,不日而归,虚家观就交由你等二人打理。”

    男子轻扇羽扇,望向窗外明月,眼中闪过一丝缅怀和伤感。

    “可以带我去吗?师傅您老人家上次就说过下次一定的,这次可不能说话不算数了哦~”清心上前抱住中年男子的大腿,眼神中满是憧憬。

    “哈哈,那都是去年的事了,小清心你居然还记得。”中年男子轻笑一声,揉了揉身下道童可爱的小脑袋。

    “那是自然,这是师傅答应人家的。而且,师傅您平日里不是总说修行要讲究一个念头通达,如果师傅这次又下次一定的话,那我就念头不通达了。”清心扯着中年男子身上的道袍,言语中满是认真。

    闻言,中年男子先是愣了愣,接着大笑起来,“好你个清心,没想到你这丫头也有套师傅的一天,哈哈。”

    “嘻嘻,师傅我厉害吧,快夸我,快夸我。”清心扶腰叉手,满是得意。

    “那……那,我也念头不通达,我也要一起去。”清文也学着清心,双手死死抱住中年男子的大腿。

    “不行!师兄赖皮,明明过年的时候才下过山,这次该我了。”清心也连忙抱住中年男子的另一大腿。

    “反正,我念头不通达。”清文直接甩起赖皮。

    见状,中年男子只是轻笑一声,摇了摇头,食指一勾,身下的两人便不受控制的飘在空中。

    “念头通达,明心见性,不违心,但也不逾矩。”

    “念头通达,是指一种内心明明的心态,也是心境。是能够洞察自己的思维和想法,自如地控制自己的意识。而不是你想干嘛就干嘛,也不是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心生怨恨。”

    “这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需要经过长时间的修行和修炼。你们现在道行还不足,日后只会明白。”

    “而现在……”

    说着,中年男子揪起两人的后衣领,“给我好好读书,修行去。”

    “那下山的事……”两人同时看向中年男子,不停的眨着卡姿兰大眼睛。

    “可以,但是这次得走过去。”中年男子嘴角微微上扬,浮现出一抹坏笑。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