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仙侠:长生从砍树修炼开始 > 第一百一十三章 六道天定,丹道极境(四千字章节)

第一百一十三章 六道天定,丹道极境(四千字章节)

    “这世界真实的一面?”

    陆离闻言不由一愣,他看着此刻背对佛像,目光幽深的陈唯识,心头不由地一动。

    “所谓世界真实的一面,是不是就是白应看口中的另一处世界,也是善逝小和尚所说的,终极秘密,还有威龙和尚所说的,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一度的大劫?”

    陆离念头转动,思绪纷飞,心头也不由地有些紧张,但却又忽的一笑,他有什么好紧张的。

    什么另一处,终极秘密,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一度的大劫。

    他已经去过一处新的世界,还在那里见到了意思古佛燃灯的智真长老。

    所谓的终极秘密,就算再如何终极,又怎么能与他所身具的通天建木相提并论?

    那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一度的大劫,或者说所谓的大世,就算真个能够席卷天下,那又如何?

    建木通天而起,他亦拾阶而上。

    只要专心走好脚下,他根本无需考虑这些。

    心态转变之后,陆离当即合掌道:“还请唯识大师直言不讳,在下洗耳恭听便是。”

    “哦?”

    陈唯识见状,反而更加高看了陆离一眼,虽说他还没有真个将话说出,但能够如此镇定,这么快做好准备,也已然是出乎意料的稳重了。

    至少他当时可是急的抓耳挠腮,让师兄快些道来。

    心下感慨,陈唯识却也不再卖关子,缓声道:“你此番从青云山直抵西州,再到极西佛国,一路上也见识了许多风景。

    虽然还没有真个将天下尽收眼底,但却也应该不再局限于一地了吧?”

    “唯识大师是想说天下六道吗?”

    陆离却是目光流转,闻弦而知雅意,听出了陈唯识真正想问的话。

    天下之大,只有六道,这一点,从青云山开始,到两关之前,那位七妖王之首的牛魔王,都一直在强调。

    “不错,正是如此,看来你已经察觉到了一些。”

    陈唯识亦讶异的看了陆离一眼,旋即颔首道:“天下六道,便是人,道,佛,妖,魔,龙。

    又因天下六道,除却妖龙,皆是以人为本,即便是妖龙,也可与人结合,最重要的是,人道乃超脱之数最多的一道。

    是以,人为在天下之中。

    但也正因为人道在历劫之中,超脱最多,又处于天下之中,是以这一劫之中,人道最受针对。

    过去的七百余年,若不是有青云祖师横空出世,人道怕是依旧会沉寂,被其余五道瓜分。

    可就算是有周青云在,大周王朝依旧是行王朝之法,青云山只为圣地,却超然世外。

    不像我大雷音寺之于极西佛国,狼居胥山之于北匈王朝,十万大山之于南蛮王朝,东海龙宫之于大玄王朝,海外仙岛之于星罗王朝一般,是将佛法,魔道,妖血,龙脉,道术作为传世之法。

    你可知道,这是为何?”

    陆离有些默然,的确,东海龙宫治下的大玄王朝与孤悬海外的海外仙岛,星罗王朝存在感不高也就罢了。

    狼居胥山治下的北匈王朝也好,十万大山治下的南蛮王朝也罢,作为与大周王朝相互之间攻伐最频繁的国度,其修行方法,他也有所耳闻。

    北匈王朝的修士行的是杀伐掠夺,吞噬精血,抽魂炼宝的魔道,南蛮王朝则是提纯自己体内妖血,以期望彻底化作妖属,乃至于返祖血脉。

    至于极西佛国,他也是亲眼见到的,一路行来的,其内的修士也都是需要开庙收拢香火,传扬佛法的,这也是其独特的修行方式。

    独独是大周王朝境内的修士,修的法门据说与道门别无二致,但却没有道门的四艺与精妙的术法传承,修成之后的出路,也大多是入朝为官。

    “唯一见到有些特色的修行法门,却是那位太子周乾,与如今的白应看了。”

    陆离想到了周乾与如今的白应看,这两位乃是以龙气筑基,龙气之下,万法不侵,端的是玄妙无比。

    所以,这其实才是独属于人道的修行方式吗?

    “却也不对,这种修行方法,太过于苛求所谓的真龙命格,只能成就寥寥数人,根本不可能推广。

    其实青云祖师的剑道修为独树一帜,若是他愿意传下来,也不失为一种独特的修行方式。

    但剑道修行却也和那所谓的龙气筑基一样,很看天资。

    至少这么多年,只听说过有一个青云祖师。”

    陆离有些疑惑,而对面陈唯识却是轻笑一声,摇头道:“所以,六道之列,与适合修行并没有必要联系。

    我向你说这些是想告诉你,即便周青云他横压一世,但他却依旧只能选择以王朝之法治世,以期望能诞生一位具备真龙命格之人,来扛起人道大旗。

    这一切都是因为,六道已然被定好,想要走到最高处,乃至于登高一跃,极尽升华,便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行六道。

    其余者,无论是周青云的剑道,白天海的枪道,即便是走到了术之尽头,技近乎道的境界,也只能是小道尔,别说走到最高处,乃至于极尽一跃。

    就连金丹境界,对他们来说,也是天堑一般,可望而不可即。

    这就是定数,他们是人杰,是豪雄,但这片天地,没有他们的舞台。

    错的不是他们,而是这方天地。”

    “六道已然被定好,一切都是定数。”

    陆离有些愕然,但旋即他却又想到了水浒世界之中,智真长老与他说的那一番话,却忽的有些了明悟,当即开口道:“大道如象,横跨三千世界,真正的大道,应该是无所不包,无所不有。

    而若是大道如象,那修士们求道的过程,便是盲人摸象的过程。

    人,道,佛,妖,魔,龙,这些固然是显赫的大道,但那应该是摸索这些大道规律的人多,自然其中诞生的天骄更多,固而探索总结出来的大道规律更多,而不应该是它们生来就显赫。

    而剑道,枪道,毕竟是特地的兵器,不是人,妖,龙,这样的种族,也不像道,佛,魔这样,是当世之显学。

    所以相较而言,去追寻这些大道的人较少。

    但这绝不能说剑道,枪道,便是连金丹都是都是奢望的小道。

    所以,只能是这方世界太小,横跨三千世界的大道在此,也只能展露一小块。

    而这一小块大道,恰恰就只有人,道,佛,妖,魔,龙六道勉强算得上是完整,可以跻身金丹。

    枪道也好,剑道也罢,其余诸道,都小道只能跻身筑基,无望金丹。

    唯有如此,才说得过去。”

    陆离越说越觉得自己的推论是对,陈唯识所说之事,与水浒世界之中,武道修士无法突破至筑基之境,何其相似。

    青云祖师也好,天海白龙也罢,就如同鲁智深之于水浒世界,也是被世界所局限,无法弄潮而起的人物。

    就如智真长老所说,他们都是弄潮儿,可生于渔村的弄潮儿,和生于钱塘江旁的弄潮儿,搅弄的风雨就是大不相同的。

    而现世世界,虽然比水浒世界这个小渔村要强,但也大不到钱塘江的地步,是以才有了青云祖师与天海白龙这两位天骄的遗憾。

    只是不知晓,那所谓的另一处世界,与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一度的大劫,又是怎么回事。

    “大道如象,所谓修行,便是盲人摸象?”

    陈唯识闻言,却是愈发惊叹:“这却是一言道破的修行的本质。

    所谓的佛本无相,佛亦万相,岂不也正是此理?

    不过有一点,你却还是说错了,你我所身处的这方世界,却不是恰恰只有六道的。

    而是有人定好了,此处只有六方大道,多一分一毫,都不行。”

    “有人定好了,这方世界只有六方大道?”

    陆离闻言,再度一怔,而对面的陈唯识却是再度开口道:“不错,就是定好了。

    你难道就没有想过,我们这方世界,亘古以来,只有金丹修士出没的记载。

    那为何,会有青云古剑这样的灵宝现世?

    练气者法器,筑基者灵器,金丹者法宝,纵然是有天纵奇才的神匠可以打破樊笼,以金丹之境,打造出无上灵宝。

    可问题是,青云古剑根本不是下品灵宝,而是位列极品,乃是穷天地之灵材,也不可能被打造而出的神兵。

    更何况,这样的神匠,却一生籍籍无名,忽而就造出极品灵宝,没有任何记载,岂不更是笑话?

    是以,这柄青云古剑,根本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乃天外之物。

    你既然知晓三千世界之说,便应该想得到,界外有界,天外有天才是。”

    “界外有界,天外有天。”

    陆离轻吐一口气,陈唯识所说,他早在青云山中,白应看现身之后,就已然有些猜想。

    如今得到了证实,却也不由地有些思绪难明。

    “可就算是界外有界,天外有天,故意造就这一方只有六道的天地,又是为何呢?”

    陆离呢喃出声,有一种迷雾之中就要找到出路的急切。

    “难不成,是因为那所谓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一度的大劫?”

    如果说所谓的另一方世界与终极秘密就是自己身处的这方世界是被造就的,那唯一未解之谜的,就是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一度的大劫了。

    或许,谜底就藏在这谜面之上?

    “然也。”

    陈唯识却是赞叹出声,肯定了陆离的猜想,他再度转过身子,望向自己的身后,那一座无头的佛像,悠然开口道:“你应该听威龙和善逝他们说过,我还修行丹道之艺,也算是小有成就吧。”

    “唯识大师太客气了,能解开金丹妖主都有束手无策的筑基蝎妖蝎尾剧毒的,哪里是小有成就,是绝对当得起丹道宗师之名的。”

    陆离却是没有硬夸,这方世上,金丹真人千年一现,筑基大修便是柱石一般。

    这种情况下,能够解开筑基妖修本命妖毒的,绝对算得上是丹道宗师。

    毕竟,妖修一身修为,都在己身血脉之上,会将己身特性无限放大。

    蝎属五毒之一,若是那位筑基妖修专修自己的蝎尾针毒,其毒性,绝对是当世乃至于过往历史首屈一指的。

    别说那位金丹妖主解不开,束手无策,西游之中,那位修成了倒马桩的,可是连释迦如来,能够镇压齐天大圣的那位,都能够给蛰痛了。

    而若是抛去倒马桩剧毒,那位蝎子妖可是水平一般的紧,与释迦如来之间的差距,根本就是不可以道理计的。

    “丹道宗师?曾经我也这么以为,直到我看清楚了,这方世界之外,那些大人物们的手段,我才知晓,我引以为傲的所谓丹道技艺,在他们眼中,不过是徒惹人发笑的杂耍罢了。”

    陈唯识却是愈发苦笑,他摇头道:“你以为,解一解蝎尾剧毒,就是手段了?

    丹道丹道,不是医道,治病解毒,只是浅薄手段。

    所谓丹器阵符,丹道居于魁首,是因为丹道能够以外丹法养内丹法,促进修行,增长修为。

    是以君臣佐使为纲领,以天地造化,漫长岁月而成的外物奇珍,缩短修士己身岁月修行。

    下到萃取天地灵植之内的药效灵气,炼制出增长法力,滋养神念的练气丹药。

    中到以此为基,上九天揽月采罡风,下九幽探秘集地煞,集合天地菁华,炼制出诸如揽月入怀,通幽御魂之类神通种子。

    上到以中为基,寻九枚相近相合,互为补完的神通种子,将之炼于一炉,使之三才归一,小三合后大三合,让人一旦吞服,便立时凝结金丹,亦或者丹成相近,再增加一转修为。

    最最厉害者,更是能够以丹炉模仿人身,以千百年岁月为薪火,炼出一枚九转金丹,直抵此界极境。

    这便是这方世界的丹道极境,能做到中者,便已然是所谓的丹道宗师。

    至于能够凭空炼就金丹的,便已然是亘古难寻的丹道大宗师。

    能炼九转,不,别说九转,能炼二转金丹者,历经恁多劫,却也只有一人,是丹道之祖。”

    “如此手段,的确能够称宗做祖。”

    陆离听的却也是不由地心驰神往,心向往之。

    却不料,对面的陈唯识却是冷笑一声,沉声道:“你真以为,这就是丹道极境了不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