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打工人在电影世界 > 第三十七章 升官

第三十七章 升官

    站太久了,连城自己去搬了椅子过来。

    迎着弈䜣那不快的眼光,连城讪讪一笑!示意他继续。

    顿时让弈䜣没了兴致。

    “你父亲没教你长辈在说话,你这行为是很失礼的吗?”

    “有啊,但我从小就不听话呀!”

    “你……”

    包不同却被逗得乐,只要看见弈䜣不快乐,他就很快乐。

    “唉,不说了!”

    众人纷纷附和,你不说话就挺好。

    “六爷,皇上的意思是先让你出任两广巡抚,巡查两广政务吏治,彻查戚家案,借此除掉常家在广州城的势力,收回广州水师。”

    弈䜣听完包不同的话,明显不怎么高兴。

    两广巡抚,听起来是很大的官,但要放到弈䜣这个级别还去做巡抚,那就是在看不起他,而且对付一个水师提督也要他亲自下场,不是闹得吗!

    巡抚在清制只是从二品,做为朝廷特派钦差,对地方也拥有行政、军事、监察、司法等各项权力,算是封疆大吏,但从品级上说地方最高长官还低一品,不过弈䜣这个巡抚肯定不用对总督负责的。

    电影中同治随便就封包龙星做八府巡抚,其实就是美好的愿望,根本没这么简单。

    至于常昆这个人,弈䜣是认识的,常昆提督任命时,是他通过的,也打过交道。

    可以说弈䜣是常昆的老领导,所以让他专门去对付这么小人物,他自然不高兴。

    弈䜣越想越气,就快写到脸上了。

    贝勒爷载澄很眼色,觉得自己是时候出来劝劝了。

    急于证明自己的纨绔子,最近东奔西跑,不就是为了这一刻吗,要看就要成事,就让我来推着最后一下吧。

    他要让全京城的人知道,京城第一纨绔也是能干事的,不是只会去青楼。

    “阿玛,您还是答应吧,毕竟是皇上的意思,胳膊拗不过大腿。”

    弈䜣听完更加生气,狠狠瞪了载澄一眼,劝人的话都不会说。你不知道这大半年为什么你老子一直躲家里,就是和皇帝呕气吗,你不支持你老子还帮着外人说话。

    连城捂眼,难怪无论是历史还是野史,或者是电视剧,恭亲王弈䜣都不喜欢这个儿子,真的不是没有理由的,换作我儿子我也不喜欢。

    连城决定还是自己劝劝弈䜣。

    “亲王,您别小看巡抚这个官,特别是两广巡抚如今可以说非同一般。”

    “你说说看!”

    “亲王,广州城做为目前和洋人接触最多的港口,您可知道每年有多少白银交易吗,超过三万万两,而其中我大清所得收入每年又不低于五千万两。”

    “但本王看到每年广州府承报上来的,也只有七八百万两。”

    “这才是问题,我本就是广州城人士,又做了好几年替补知县,每年广州收到多少钱,我还是比较清楚的。”

    “实际上每年报给户部的只是一部分,剩下的那些大部分都分到了广州和衙门和官员手中,而拿最大头的就是常昆。”

    “朝廷每年都有派人查账,难道没发现问题。”

    “查账的也是收了钱的,更何况常家有西太后撑腰,就是查到也不敢报上来,一边是大把银子,一边是杀身之祸,你觉得他们会选择哪一个。”

    弈䜣不做声,示意连城继续说下去。

    “常家有了钱,就可以在广东城培养自己的势力,现在广东境内没几个官员没收过常家的好处,没有几支军队不听常昆调遣,特别是广东水军的那些将领,每年在常家领到的钱可比朝廷给的多几十倍。”

    ”现在常家在广东城已是土皇帝,说一句大不敬的,常家要是想造反,衙门的伙夫都要和他干。”

    连城也不知道真假,不过找忽悠着,常昆在广东作威作福,贪污腐败,收贿受贿都是真的,以后也不怕弈䜣去查。

    比时弈䜣听得表情更加沉重。

    “正是由于在广州城我已经无所作为,才回来京告状!亲王,现如今一般人做这个巡抚,已经无济于事,必须一位德高望重,不惧强权,有手段胆识之人坐镇,广东城才有望拨乱反正,重归王化。”

    连城说完,眼睛发光看着弈䜣,没错,你就是那个德高望重的人。

    弈䜣被看的很受用,同样的意思别人说出来就是比自己儿子好听。

    “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本王还不能答应你!”

    “这是为何!”

    “朝廷现在当务之急不是治理地方,而且中央,本王觉得留在皇上身边协助皇上亲政,才是当务之急,相比之下,常昆不过是小患。”

    “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亲王就算帮主皇上顺利亲政也只是让大清苟延残存,拯救不了大清。”

    弈䜣刚愉悦的心情又不好起来。

    “你说什么。”

    “亲王,您可知道大明是怎么亡的吗!”

    “大明汉人内斗,党争不断,大明皇帝亲信宦官,搞得民不聊生,才有我大清入主中原。”

    “亲王说的对,世人皆知道明朝亡于党争,但那不过是表象,大明亡国之根源却不在此。”

    “本王今天就听听你有什么高论。”

    连城不慌不忙,给自己倒了一杯茶,虽然已经凉了,但也不介意,之后开始给弈䜣起了连老师政治课。

    还好连城上学政治一直学的不错。

    “导致明朝灭亡的第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土地兼并和吏治腐败………全国最多的就是农民,农民都吃不饱自然要推倒朝廷,李自成就是这么快的…………”

    “第二是朝廷没有给资本发展的土壤,…………大明滥发钱币,导致明末通货膨胀严重……”

    连城根据自己的记忆和后世所学,把大明亡国的原因列出来给弈䜣,又一天天对比现在的大清,是何其相似,直听得弈䜣头皮发麻,头顶那柄叫做大清要亡的刀仿佛又落下来几分。

    连城也不知道自己说的对不对,毕竟他不是专门搞政治和历史的,能忽悠到弈䜣就可以。

    连城讲的有点口干舌燥,下意识又去倒茶,发现茶水已经空了。

    弈䜣见状忙吩咐载澄去给连城换壶新茶。

    “贤侄,你再给本王说说,怎么能防止这个通货膨胀。”

    “咳咳,亲王,这说起来就很远了,我们还是先谈谈眼下的问题吧。”

    弈䜣都改口叫连城贤侄了,这真的好吗,毕竟你和包不同还有仇呢,刚见面不是还问候对方老不死吗!

    弈䜣意犹未尽点点头。

    包不同看着侃侃而谈的儿子,也不知道这些知识他是什么时候学的。

    “那么,贤侄,你觉得如何才能救我大清。”

    连城考虑一下,选择一些自己能说的!

    “我又两点意见,第一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此乃魏源先生在《海国图志》提出的,亲王也知道,洋人所用之火枪大炮,其根本火药也是我中华创,洋人学去后加以推陈出新,变成了无坚不摧之火器,反过来攻打我大清,既然如此,为何我们不能学习洋人之科技再打回去呢。”

    师夷长技以制夷,这是晚清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弈䜣这位洋务运动的坚定支持者,这个观点绝对是挠到了他的痒处。

    弈䜣听得很兴奋,八国联军的事本来就是他的一根刺,连城的制夷之论确实他心中所想。

    “那第二个呢。”

    “亲王可知道英国英国之议会君主制?”

    弈䜣自然是知道的,同治元年开始,他就全面负责大清外交事宜,和英国人打过很多交道,所以对于他们的君主制也是有所耳闻。

    议会分割皇帝的权利,这点让弈䜣觉得非常不理解,做为统治阶级的爱新觉罗氏,本能就不喜。

    “君主议会制能救我大清?”

    弈䜣这次提问,明显没有那么积极。

    连城很想告诉弈䜣,不能!但还是要继续忽悠!

    “能!”

    “此事容后在议!”

    知道弈䜣又不高兴了,连城觉得有必要缓解下。

    “亲王,您可还知道二元君主制”

    弈䜣摇摇头!

    “二元君主制,亦称为二元制君主立宪制,指君主立宪的前提下,君主权力大于议会,各种主要法令都要经其签署,并且常有权委任首相和上议院议员。”

    不同于后世的君主立宪,国王沦为象征和摆设,二元君主制君主的权利明显非常大,这让追求中央集权的大清国统治者更容易接受。

    弈䜣听完陷入思考。包不同和连城都不打扰。

    良久弈䜣开口。

    “本王可以答应皇上出任两广巡抚,但贤侄你要跟着我,做个按察使,查案的事你们就不要想了,那个不是本王所长,也没这个闲情雅致,你们要自己去查。”

    巡抚在一职,朝廷并没有设置副官,但巡抚有属官,即布政使和按察使。布政使专管一省的财政、人事,为从二品,按察使专管一省刑名、司法,为正三品。考虑到布政使和按察使在省内的地位和影响力并不逊于巡抚,把布政使和按察使称为巡抚的副职,倒也无不可。

    连城大喜,你们叔侄又想一块了。而且按察使是正三品的大官,和之前那个不入流的九品替补知县拉风多了。

    “皇上的意思本来就是让我跟随亲王身前,凭亲王调遣。”

    双方协商一致,今晚连城到访的目的也算达成。

    弈䜣看着包不同这个儿子,在想想自己家的长子,越想越不服气,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啊,忍不住问了一句题外话。

    “贤侄,你成亲了吗?”

    连城一愣,你这是要把女儿介绍给我吗?

    连城记得恭亲王是有个女儿,荣寿固伦公主。

    但那女孩很早就被慈禧接进宫里养着了,而且被慈禧指婚额驸景寿之子志端,可惜短命鬼志端死得早,算算时间,固伦公主和吴好缇好像是一般年纪,却已经守寡两年了,是大清国第三最有权利的寡妇。

    所以就算固伦是弈䜣的女儿,弈䜣并没有决定她婚嫁的权利。

    连城思绪万千,还是如实回答。

    “小侄已有妻子。”

    “呵呵,那就好,之后多陪陪你的妻子,不要去那些不三不四的地方。”

    说着眼神不经意瞪了载澄一眼。

    连城秒懂,弈䜣是让自己不要和载澄瞎混。

    连城只能说弈䜣想多了,连城不好女色,洁身自爱是出了名的。

    ………………

    第二天,恭亲王上书,对自己之前顶撞皇上深表歉意,并在金銮殿中当百官面夸同治是高瞻远瞩,千古一帝!我等凡人不懂圣意,胡言乱语云云!

    是给足皇帝面子,百官听得都恶心,这还是那个直臣恭亲王吗!

    弈䜣也觉得反胃,但没办法!

    当天皇帝正式下旨,回复恭亲王全部爵位和官职,但为处罚弈䜣先前咆哮太和殿,犯不敬罪,先降其为两广巡抚,容观后校。

    慈禧知道后气得砸了好几碟点心,之前她就下过懿旨恢复恭亲王爵位和官职了,现在当着全臣面皇帝又下一次旨,这是让人默认之前的懿旨无效啊。

    更关键的是弈䜣之前一直闭门不出,没对她下的懿旨表过态,现在当着满朝文武千恩万谢接过皇帝的圣旨,态度不言而喻。

    皇帝让弈䜣做两广巡抚,这点让她也不能直接说什么,因为说了要罚弈䜣。巡抚对弈䜣而言就是罚,谁也不能明着挑毛病。

    弈䜣接到圣旨后,当日就开始组建自己的巡抚队伍,上折推了荐原广州知县包龙星为广东按察使,原湖北道台纳兰元述为广东布政使。皇帝都一一准许。

    纳兰元述还好,本就是弈䜣的铁杆,在弈䜣身边多年,有不少拿得出手的政绩,前几年外调湖北也做的不错,现在升做布政使也没什么可说的。

    但包龙星这个第一次正式进入朝臣视野的人,是什么来头,能从九品的知县破格跳到三品的按察使,不知详情的人纷纷调查起包龙星的身份。

    弈䜣也给儿子载澄找了参谋的差事,让他至少有事干,不要整天去青楼。

    无论朝中怎么议论,弈䜣提拔一个按察使还是没人能阻止得了的。

    升官了,连城觉得自己发达不能忘记身边人,就去找弈䜣,表达自己有个师兄,以前是在军中当职的,武艺高强,还有个兄弟,武艺也不错,他父亲曾托他多照顾下,所以想拉一起进巡抚队伍。

    弈䜣自然没有不答应,都是小事,并表示连城现在是按察使,身边自然可以找一些信得过的人帮忙办事,两个太少,让连城多找一些人,到时候这份名单上来,这些人都可以享受朝廷正式编制。

    连城大喜,当夜回去就拟写名单,首先把包有为写进去,还有雷豹、吴广德都是自己人,有朝廷的俸禄不拿白不拿,可惜如花和吴好缇是女流,不然也填写上。

    黄四海、梁壁直接给做了参将,雷豹本就是在六扇门任职位,到时候查案抓人都要交给他去做,所以直接给按到副使一直,也是正四品了,算是完成之前给他升官加工资的承诺。

    倪飞知道此事,过来找连城,表示也想塞几个人进入,美其名曰给连城帮忙跑腿。

    这些人有些是王府护卫的后人,有些是以前跟着看王爷打战,退下来的老兵的后代,现在这群人都依附在科尔沁王府,平时给倪飞跑跑腿或是做些力气活,由于倪飞一直没得到中用,所以这群人也是没有去处。

    连城表示好说。

    于是名单直接添加了三十多人,他不是很清楚自己这个按察使可以举荐多少人,但弈䜣说了,弄多几个!感觉现在人数还是不够。

    于是他找到了丐帮在京城的负责人,鲁大毛。

    之前苏乞儿离开时给连城留了令牌,说连城有麻烦可以找丐帮在这边的人帮忙!

    第二天连城就偷偷去找了丐帮分舵,对上暗号认证令牌,认识了鲁大毛!

    这个鲁大毛虽是乞丐,但有点功夫,虽比不上黄四海这种参过军又职业跑江湖的,打打年青的梁壁肯定没问题。

    当夜在凤来楼,连城和鲁大毛在一片和谐画面中结为知己。

    不过那天后,连城并没有遇到什么要鲁大毛帮忙的,就没去找他。

    今天想起,鲁大毛那边正可以找些人,半夜和黄四海偷摸出了王府,直奔丐帮京城驻地。

    鲁大毛知道连城过来,非常热情招待,得知来意,更是大喜,立马把丐帮在京城会特殊技能或者机灵的全部叫过来,让连城一一登记。

    人多找不到官职没关系,全部安排成侍卫,到时候给黄四海几人调遣就可以了。

    天明后,连城带着名单去找弈䜣!

    弈䜣打开名名单一看,整个人都不好了。密密麻麻的人名,粗略估计有近千人。

    弈䜣不悦质问连城,这一千人是哪里来的。

    连城老实交代这些人的来历,并说明没有一千,总共才八百三十七人。

    弈䜣无言以对,这摆明是让人来吃空响。

    毫不客气直接划走大部分。留下两百人,并说最多给你配备这么多人。

    连城憋憋嘴,那些被划走的兄弟就只能对不起了,以后有机会再搞进体制来。

    幸好黄四海、梁壁几个他放在最前面,没有被划掉,特别是副使猎雷豹。弈䜣也是有意留下来。

    吏部知道是恭亲王办事,一切配备都非常快,几天就把所有人的入职和身份文碟办理好。

    如此,连城一行也是准备南下。

    此时离连城被刺杀正好第十天。

    第十一天,广州府县衙大火,一伙蒙面强人闯入县衙和监牢,见人就杀,一时死伤惨重,广州城内人心惶惶。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