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瓶颈

    因为茶楼女神不出场,李石和赵则在望江楼灌了一肚子水后,又找了个酒馆解决晚饭,直到夜色降临,才返回合租的小院。

    “别,别忘了,我,我的寿礼。”

    赵则执念深重,一直念叨着他的寿礼,站在屋门口,还惦记着梦中情人的独奏,再次提醒李石千万别忘了。

    “滚吧你。”

    这一晚上,李石的耳朵都要被唠叨出茧子了,见赵则还没完没好,登时抬腿一脚把人踢进去,啪的一声拍上门。

    这家伙,生辰还有半年才到呢,寿个屁的礼。

    门板合上,还能隐约听到赵则略带醉意的声音。

    “没救了你。”

    李石笑骂一句,转身往自己的屋子走。

    这间小院不大,只有两个房间,还有点破旧,但胜在方便又便宜,跟昌隆商行只隔两条街,刚好适合他们两个孤家寡人合住。

    回到屋中,李石关上门,拿出一张符篆贴在门上,注入一缕灵气。

    符篆被激活,泛起一道柔和的光晕。

    光晕无声绽放,笼罩住整个房间。

    简单洗漱之后,李石靠在床头,拿着一本《江流山游记》,随意地翻看着,培养睡意。

    赵则经常感慨李石性情豁达。

    寻常人遭遇瓶颈,修为多年原地踏步,心态多少都会有些变化,要不就越加地发愤图强拼命修炼,要不就自暴自弃恨天怨地,有的干脆彻底放弃另寻出路。

    而李石却是不一样,自身境界卡在练气九重五年之久,依然不急不躁,安之若素。

    白天在商行制符,下班到处闲逛消遣,晚上在屋里修炼,偶尔还来个郊外几日游,活得逍遥自在,没有半点的烟火气。

    不过赵则并不知道,他所看到的,其实都是李石有意营造出来,迷惑身边人的假象。

    更不知道,每个他在屋中苦修,以为李石也在努力修炼的夜晚,这家伙其实都是舒服地躺在床上,看书喝茶打发时间,偶尔兴致来了,还会半夜溜达出去游街。

    生活轻松惬意得不得了。

    总之,对于现阶段的李石来说,修炼是不可能修炼的,这辈子都不可能修炼。

    惟一能做的,也就是吃喝玩乐,按部就班,得过且过了。

    一夜无话。

    第二天,阳光明媚,生活照旧。

    李石和赵则在巷子口的小摊上解决早饭,踩着点抵达昌隆商行。

    走进符篆坊,接下来一整天要做的,就是关门制符。

    昌隆商行规模不小,是万木城三大商行之一,旗下还有数家分行,遍布整个北疆,因此对于各种基础修炼资源需求量极大。

    而李石所在的符篆坊,就是负责提供各种属性不同门类的低阶符篆。

    正常情况下,一名普通的一阶符师,连续工作四个时辰,可以制做一阶符篆百张。

    像是赵则这样的熟练工,完成百张一阶符篆,通常需要三个时辰。

    至于李石这种开了挂的,效率要更高一些,百张符篆,最多一个时辰就能搞定。

    跟往常一样,李石进了制符室,没有立刻开始工作,而是动手烧水,先给自己泡个茶,消个食。

    茶刚泡好,房门就被人重重拍了一下,紧接着赵则就大咧咧地推门而入。

    “就知道你还在摸鱼。”

    赵则毫不客气地一屁股坐到躺椅上,一边捏起桌上的蜜饯扔进嘴里,一边道。

    “看兄弟多够意思,有好事第一个就来找你。”

    “什么好事?”

    李石随口道,顺便给赵则也倒了一杯茶,放到他面前。

    “张叔被崔家请去帮忙,让我多找个人一起去搭把手,我马上就来找你了。”赵则笑道。

    他口中的张叔,是符篆坊的大管事张光远,也是整个万木城中,唯二的四阶符师之一。

    虽然市面上有各种符篆售卖,但很多家族或者门派,还是会自己炼制一些特殊符篆,只是因为水平不够,或者保密之类的一些原因,会出重金请符师上门,以确保成功率。

    尽管李石没听说过崔家,但能够请得动张光远这位四阶符师的,肯定不是什么没名气的三流势力。

    通常跟着出这种外差,都有一笔辛苦费,运气好的话,遇到主家大方会做人,还能得些额外好处,所以赵则来找他,自然是想着肥水不流外人田。

    不过李石是真没什么兴趣,相比于给人家跑腿打下手,他更想待在这里喝茶看书,悠闲自在。

    “不去。”

    李石说着,拿起一本书,赶开赵则,就要往躺椅上靠。

    “别不去呀。”

    赵则一把拉住他,一副大惊小怪的架势,挤眉弄眼地道。

    “崔家,那个崔家呀,听到你就没点想法?”

    李石被拉得一身体歪,差点撞翻旁边的小桌,茶水溅出来,打湿了他手中的书册。

    “我应该有什么想法?”

    看着书页上的点点水渍,李石没好气地白了赵则一眼。

    他不像赵则是本地土著,虽然在万木城待了七八年,但对于此地权贵阶层的了解,仅限于知道三门四族,还有一个城主石百万,万木城名义上的掌控者。

    至于什么崔家张家孙家的,还真是没什么概念。

    “崔家呀。”

    赵则啪的拍了李石一巴掌,瞪大眼睛,提高音量提醒他。

    “前阵子酒馆,那几个酒客,平阴山,悟道河。”

    “……哦”

    李石眨了眨眼,慢吞吞地点了下头,表示自己想起来了。

    大概是半个月前吧,两人在酒馆喝酒的时候,刚好旁边桌的酒客在讲古,提到了在散修中小有名气的悟道河。

    所谓悟道河,是位于平阴山中的一条河流,据说河中蕴含天地玄妙至理,无上大道,若潜心参悟,有机会悟得大道真谛,勘破桎梏,白日飞升。

    当时有个胡子拉碴的老酒客,还龇着黄板牙,口沫横飞地罗列出古往今来,几位出身北疆的高手大能,坚称这些人都是因为在这河水中泡过,修道之路才会一片坦途,短短数十年间,便仙道大成,名扬天下云云。

    当然,这种不着边际的酒话,李石自是一个字也不信,不过好基友赵则却表示,其中情况不能一概而论。

    按他这个土著的说法,五百年前,还真有这么一条名气极大的悟道河。

    悟道河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当年有一个崔姓散修,偶然间路过平阴山,晚间在这条河边修炼之时,意外窥得大道之音,禁锢多年的瓶颈突然松动,当夜就碎丹结婴,成就元婴境,得享千年寿岁。

    之后这崔姓散修认定此处是福地,索性就在河边结庐而居,终日潜心修炼,结果百年有余便连升三级,踏入破海境,一跃成为天凤皇朝有数的顶尖大能之一。

    不过在李石看来,这崔姓散修属实时运不济,好不容易跻身金字塔尖,还没来得及大展宏图,就赶上了人魔两界大战爆发,结果刚刚崛起不到百年,就陨落在位面战场之中,落得个尸骨无存的下场。

    好在这位气运不佳的大能,在悟道河边的百年前,倒也没有闷头修炼,在参悟大道的间隙,还没忘记努力开枝散叶,进而建立起了崔氏家族。

    虽然崔家随着他的快速崛起而辉煌,又随着他的快速陨落而暗淡,但也在这不算短的百年内,迅速完成了原始积累,攒下了偌大的家业和底蕴,占据平阴山成为一方势力。

    事到如今,没了靠山的崔家,早就沦落为三流势力,至于那传说中的悟道河,也像昙花一现的崔家老祖一样,消失在了时光的长河之中。

    也只有在那样的小酒馆中,在混迹底层的散修酒客之中,当年的悟道河,还拥有着些许退了色的风光和神秘。

    “我已经求过张叔了。”赵则邀功似的道,“他同意帮我们安排,到时候在悟道河边待一会儿,实在不行就跳进去泡泡,说不定你的瓶颈那么一泡就软了呢。”

    神TM一泡就软。

    呸呸呸。

    童言无忌,王八放屁。

    做男人,只能硬不能软。

    由于某些不便言明的原因,李石对于软硬之类的字眼,颇有那么点敏感,当下就暗自翻了个白眼,疯狂腹诽起来。

    不过为了保持一贯的人设不崩,他不但不能当面吐槽,还要避免被赵则看出情绪,只好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故作平静地道。

    “即便是有张总管的面子,能让我们这样的闲杂人等随便靠近,那悟道河估计也是徒有虚名而已。”

    “反正试试又不吃亏。”赵则一副过了这村就没过店表情,摆手道,“说不定就是差那一点机缘,啪一下碰到了,你就突破了,结大欢喜。不管怎么样,有这样的机会,总是不能错过不是,难道你想一辈子都筑不了基。”

    李石嘴角抽了抽。

    所谓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别人以为他修为原地踏步,是因为困于瓶颈无法突破,实际上,是有不能向外人道的缘由。

    李石自己心里门清,不说那悟道河肯定是西贝货,即便真是货真价实,其间有什么玄妙之处,对于他的问题,也是歪嘴媒婆遇到圣僧,瞎忙活,所以实在是懒得白跑一趟。

    不过赵则总归是一番好意,不好太过打击他的积极性,李石正想着用什么理由,拒绝得委婉点,别凉了好基友的心,就被一把拉了起来。

    “走了,难得有光明正大开小差的机会,还不知道把握。”

    赵则不由分说地把李石推出门去,末了还不忘加上一句。

    “先说好了,真要突破了,寿礼翻倍。”

    ……

    一个时辰后。

    平阴山中。

    悟道河畔。

    看着眼前的碎石滩,李石终于明白,在来的路上,赵则几次提到悟道河时,大管事张光远那高深莫测的表情,代表着什么。

    草木稀疏。

    河床干涸。

    鸟兽无迹。

    久闻大名的悟道河,不仅没有半点传说中的风采,甚至连寻常山中的溪流都不如,顶顶多算是一条小河沟。

    巴掌宽的一道水流,委委屈屈地在河沟底部缓缓流淌,但凡遇个肺活量大点的,估计吹一下就能搞得断流。

    怪不得崔家这么大方,张光远不过是随口提了一句,对方就一口答应下来,并表示随时可以派人引路。

    赵则讲义气,倒是也想跟着来,不过被张光远留住了。

    张光远跟赵则的师傅是好友,虽然身份尊贵,但对他这个好友唯一弟子颇为照顾,顺带着李石也或多或少跟着沾过不少光,像是此次的崔家之行,就是其一。

    身为符师,赵则在制符一道上小有天赋,从一些事情上,李石也看得出来,张光远有意培养赵则,所以经常会将他带在身边加以指点。

    方才张光远将人留下,就是让他跟崔家人一起准备制符的相关事宜,这对于赵则来说,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锻炼机会。

    这种场合,李石一个连腰带都扯不上的外人,自然也不好多掺和,只得独自来个悟道河一日游,也算是没白费基友的一番好意。

    不过独自一人倒也胜在自在。

    李石放松心情,迎着轻风,在小河沟边随意漫步,边打量着四周的地势。

    在如今的崔家眼中,悟道河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再加上地脉变化,河水干涸,家道衰退等种种因素,早已没有人在意这条曾经声名远播的小河沟了。

    刚才那名带路的崔家族人,将他带到此地之后,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叮嘱不要进入山脉深处,以免遭遇不测,至于悟道河附近区域,可以随意走动,若是想要离开,原路返回,自会有人在中途接应。

    在万木城落脚这些年,李石时常在周边闲逛,不过这平阴山倒是头一次来,毕竟这里名义上还是崔家的地盘,闲杂人等不能随意踏足。

    此时看着四周有些萧索的景色,李石莫名心中一动,忽然想起初到万木城时,曾经看过一本比较冷门的《拾遗录》。

    书的内容有些类似游记,作者在其中记录了自己在北疆的见闻,里面提到了平阴山,说山中有一处叠翠峰,峰顶有一面天然石壁,有缘人能够在其上看到神女舞剑的影像。

    李石抬头看向东边,那里有一座低矮的山峰,其上草木繁盛,与悟道河畔的荒瘠对比强烈,极目远眺,隐约可以看到山顶之上,似乎是矗立着一道平滑的巨大石壁。

    或许那里就是叠翠峰。

    对于悟道河,李石实在是半点兴趣也没有,左右是打发时间,便迈步朝着那座山峰走去。

    他打算试试自己的运气,看能不能跟舞剑的神女,来段跨越时空的约会。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