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别叫我国医 > 第五十七章 秒杀诊断?不,有大问题!

第五十七章 秒杀诊断?不,有大问题!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尿中发现蛋白这么简单了,而是蛋白尿!

    一般来说,达到四个加号,就已经是极其严重的肾病综合征等,临床上都得提高警惕。

    而廖相瀚是做过好几次血透的,早上的时候肾脏指标还有所好转,到下午竟然又恶化了。

    而且进程快到不可思议!

    一时间,不少看到此处的人都抬起了头,彼此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里的吃惊。

    “都说说吧。”

    几分钟后,众人结束了病历的温习,许秋便及时开启了讨论。

    儿科的副主任敲了敲桌子,率先开口道:“患儿急性起病,病程短,有意识障碍、发热,颅内压改变迅速,CSF变化轻微,颅压却不高,而感染指标则持续上升……我更倾向于CNS难治性感染。”

    这是常规的诊断思路。

    在这之前,她专门查过文献,检索到了一篇与廖相瀚情况高度相似的文章。

    其中提到了肾病综合征、CNS感染。

    简而言之就是,病人肾脏足细胞永久不可逆损伤,从而导致肾小球基底膜剥离脱落,致使病人出现节段性肾小球硬化,逐步进展成CNS难治性感染。

    而这个致病机制的源头,实际上是一种锚蛋白的缺失,也即TRPC6蛋白。

    换言之,是TRPC6基因缺陷,导致肾脏足细胞出问题,继而发展为CNS难治性感染。

    随着儿科副主任有理有据地抛出推断过程,并且将这篇含金量很高的文章贴出来后,会议室众人都微微发愣。

    神色中充满了惊讶。

    按照这个诊断思路,廖相瀚身上很多看似离奇的情况就可以解释了。

    首先是突发的高血压危象。

    TRPC6基因缺陷导致肾脏严重受损,出现个高血压危象很正常。

    而如今尿蛋白迅速来个三个加号,同样提示着肾脏存在问题。

    而病人就诊前的主诉,咳嗽、抽搐等等,实际上全部都是致病机制进展到了后一个阶段,从而导致了CNS的感染。

    至于为什么多次用抗生素无用,因为是难治性感染!

    ……

    随着这个条理清晰的推断被提出,会议室渐渐响起了窃窃私语的声音。

    各科的医生都有些振奋……竟然这么快就破案了?

    同时,血液科、小儿外科等都有点怅然若失。

    他们是抱着大展拳脚的念头来的,没想到会议刚开始,疾病就被秒杀了……而且和他们血液科、小儿外科根本没关系!

    这不是浪费时间吗!

    “临医的副主任都这么厉害?”此时,旁听的席位上,几位外院的心外科主任都感到吃惊。

    他们也参加过院内大会诊,按照廖相瀚病情的复杂程度,往往要激烈讨论几轮,各家主任回去查找文献,才能慢慢吵出最终诊断。

    开局直接秒了的情况很少见。

    焦瑞局长侧了侧头,道:“这么说来,这许秋失算了……他既没有请神经内科的医生,又没有叫感染的过来。”

    说罢,他微微叹息道:“他的手术惊才绝艳,但诊断能力还是差了一些。”

    外院的心外科主任笑着附和道:“这是自然。手术是六分天赋,四分勤奋。至于诊断的话,非得有缜密的临床思维与临床经验,缺一不可。年轻人手术做得花里胡哨,但会诊还是不如老辣的主任们。”

    一旁,王院长原本高高兴兴的,毕竟这就破案了,大家伙该下班的下班,值班的值班。

    结果听到这番话,整个人都不好了。

    他愁容满面地看向许秋,却发现后者依旧紧锁着眉头,依旧在思考。

    这一刻,王院长瞳孔微微放大,眼底闪过一丝希冀……莫非,难道?!

    ……

    周围的声音越来越嘈杂。

    儿科副主任与旁人分享完自己的诊断经过后,又道:“治疗方面的话,就用伊曲康唑,每天两百毫克。另外联合两性霉素、保肾、控制癫痫的药物一起使用……”

    说完,会议室渐渐安静了下来。

    众人的目光也重新回到了许秋身上。

    短暂的等待后,许秋翻开了病历的某一页,问道:“如果是TRPC6基因缺陷……那病人收缩期的血压下降又是怎么回事?”

    儿科副主任脱口而出:“肾脏出问题,血压自然不平稳。”

    许秋摇头:“肾脏影响血压的机制是肾血管收缩性增强、肾素分泌增强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等原因……这些都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为什么病人反而会下降?”

    儿科副主任瞳孔颤动了一下。

    也许只是监护仪出问题了?

    就算这个解释不太靠谱,但临床哪来这么多对号入座,很多时候就是从各种诊断中选出概率最高的疾病,要真是一项项解释……现代医学都还没进展到这一步!

    人类对身体的了解依旧处于皮毛阶段!

    见众人都沉默了,许秋继续追问道:“还有一点……病人肺部CT发现支气管管壁增厚,以及左肺下叶的渗出等,这又是什么?”

    来了来了……呼吸科的主任兴奋不已。

    他干咳两声吸引视线,然后道:“许医生这个问题我们也思考过,我们考虑三个方面,脓肿、肿瘤或者是结核!”

    肺脓肿是肺组织坏死形成的脓腔,临床特征为高热、咳嗽和咳大量脓臭痰。

    典型胸片表现自然是液平面的空洞,伴随有周围浓密炎性阴影。

    但这种片子一般只会出现在教科书中,临床上见到一例几秒钟就过去了,实际上也并不多见。

    更多的时候,可能是类似于廖相瀚的胸片、胸部CT表现。

    呼吸科主任振振有词道:“结合病人的血常规、血象等,病人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都有增高,而临床上应用抗生素后疗效不佳,首要考虑的就是肺脓肿可能!”

    当然,一线的判断会更复杂一些,比如高烧不退、咳嗽加重、咳出大量浓痰等等。

    不过能来参加这场会议的都是专家,这些细节自然不必多提。

    焦瑞除外。

    总之,虽然患儿并没有咳出大量浓痰,但他一直在发烧,且咳嗽缓解过后又有复发的症状,的确可以往肺脓肿方向排查。

    此外就是肺部的肿瘤了。

    比如支气管肺癌。

    虽然这种病一般发生在常年吸烟的男性身上,但也不能完全排除。

    毕竟,肺癌常常会引起阻塞性感染,而由于支气管被肿瘤堵住引流不畅,抗生素的效果也不好——这种情况下怀疑一个支气管肺癌合并阻塞性肺炎,十分合理。

    尽管病人年龄尚小,但抗生素使用无效、加肿块影,依旧不能完全否定罕见人群的发病几率。

    最后一点则是肺结核。

    虽然病人家属在一开始就否定了结核病史,但随着疾病诊断陷入一片迷雾之中,任何看似不太可能的疾病都应该纳入考虑范围之中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