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尸经有云 > 丧事不断

丧事不断

    那阴寒之气极为歹毒,触之即死,当初小叔身上若非有从老道士那里借来的符咒护身,恐早已没了性命。

    而今日,这歹毒阴寒之气侵入到愈青淼体内,如同跗骨之蛆难以清除。

    按说道门中人在对克制阴邪方面是天下第一,可愈青淼虽是道人,却从没正儿八经修过道术,被阴寒之气侵入体内后,愈青淼面色痛苦,只觉整个人如坠冰窟,全身上下,五脏六腑内,仿佛爬满了虫子。

    “奶奶的。”

    愈青淼在地上痛苦地打着滚,翻腾了几个小时后才没了动静。

    又过了大概十五分钟,愈青淼满头大汗脸色苍白地坐起身。

    就这样又坐了十几分钟,愈青淼踉跄地站起身,扶着石壁把道袍和裤子都脱了下来,脱了个一丝不挂!

    看着地上脱下的道袍和裤子,愈青淼擦了擦脑门子的汗,捏着鼻子用两只手指捏住了道袍和裤子的一角,然后将其丢出去老远。

    如果没有人亲眼所见,是谁也想不到,当日剑斩蛟龙,宛如仙人般的愈青淼,今日居然拉了裤兜了!

    之所以拉了裤兜,全拜那钻入愈青淼体内恐怖的阴寒之气所赐。

    阴寒之气入体,侵蚀着愈青淼的血肉和五脏六腑,折磨得他痛不欲生!好在愈青淼剑术通神,能以剑气来应对体内的阴寒之气。

    然而阴寒之气似有灵性,虽不敌愈青淼磅礴的剑气,但却狡猾得狠,在愈青淼周身血管经脉内不停逃窜,难以被剑气磨灭或逼出体外。

    阴寒之气虽强,可始终不敌愈青淼如潮水般汹涌澎湃的剑气,最终还是被愈青淼逼出体外,只不过是拉了出来的。

    愈青淼又原地调息了几分钟后,再次来到那口石棺面前,脸上充满了怒气和杀意,两只眼睛好像随时都能喷出火来。

    愈青淼看着这口石棺,仿佛下一秒就要把石棺活吞了似的,喃喃道:“贫道倒要好好瞧瞧你是个什么东西,能把贫道弄得这般狼狈。”

    愈青淼手腕一翻,断剑一抖,那少说有几百斤重的石棺棺盖便被掀飞出去,映入眼帘的则是一个通体如羊脂白玉的人躺在棺中。

    看这石棺的做工工艺大概可以推算出,这石棺少说有几百个年头了,而躺在里面的人尸身不仅没有腐坏,而且像是已经玉化,种种迹象都表明,石棺里的人不是人,而是僵尸!

    愈青淼对道术一窍不通,对阴邪之气的感应也是极弱,但他随身所带的寻尸盘却是寻觅妖邪的至宝,此刻寻尸盘正在他随身背着的布袋里剧烈颤抖着。

    愈青淼扫了一眼正颤抖不停的布袋,他知道那是寻尸盘在警告他,眼前石棺里的男人,是个大邪物。他摇了摇头,心道石棺中人身上散发的尸气妖气之重,即便是他对道术一窍不通对妖邪之气感应极弱也感应到了。

    看着石棺中的男人,愈青淼冷嘲一声:“唉,当年咋就没跟观里的前辈多少学点道术呢,说不定今日就有好招对付你了呢。”

    石棺中人像是听到了愈青淼说得话,身上的尸气变得更加浓郁。

    愈青淼见状微微一愣,沉默片刻后强忍着心中激动说道:“我猜出你的真实身份了,我想你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僵尸,三百僵尸里的其中之一对吧?初次见面我内心也是很紧张激动,看你的样子好像是受了重伤正在沉睡恢复,你等等别着急哈,我看看我想个什么办法弄死你。”

    说罢,愈青淼当即提剑便斩,他一剑落下剑上足有数万斤力道,剑气更是足以开山!

    断剑劈在那僵尸身上,顿时爆出无数火花,震得愈青淼的手臂微微发麻。

    愈青淼见那僵尸被自己一剑劈中尸身仍完好无损,不由地心中一惊,随后喃喃低语道:“好家伙还挺结实,比那蟒蛟身上的鳞甲还抗造哈!”

    愈青淼没有别的本事,就是剑法通神,和传说中的剑仙差不了多少了,对付妖邪之物他也没有别的手段,一般来说就是一剑!

    可世间妖物千万数不止,总有像蟒蛟那样的大妖,甚至比蟒蛟还要厉害的大凶之物,在面对这样的妖邪,仅凭一剑显然是不够的,一剑不够自然就得多来几剑。

    不知道何时,愈青淼忽然从布兜里翻出了一眼镜戴在了脸上,随后又朝石棺内的僵尸劈了一剑。

    这一剑和上一剑大不相同,看似只是一剑,实则剑身以极高的频率快速震动敲击在僵尸的身上足有三十一下。

    这是一种极其高超的剑术,愈青淼以此剑术紧接着又劈斩了那僵尸十八剑。

    一剑落下等于劈斩了三十一下,十八剑共是五百五十八下。

    用这种剑术一口气连续劈斩十九剑,饶是愈青淼也感到有些吃不消,而再看那棺中的僵尸,僵尸身上被愈青淼劈斩的地方开始出现一丝裂痕,能清晰的看到有一滴滴黑色的血珠从裂痕处冒了出来。

    愈青淼见状点了点头,嘴角扬起一丝笑容,看来此法是有用的,这僵尸的躯体强度虽然比那蟒蛟还要强,但愈青淼一十九剑近六百余次打击尽数劈斩在一处,纵使这僵尸的躯体真的金刚不坏,也要被打出点儿屎尿来。

    ……

    ……

    渠岭村一大清早,便听到有人在街上敲锣打鼓,妇女儿童哭喊声吵得我睡不着觉。

    我用枕头捂住脑袋,本想继续赖床睡一会儿,却被爹妈叫醒,跟我说村里的王大爷死了,叫我一块去帮忙。

    我揉了揉睡眼惺忪的眼睛说道:“我还这么小,哪有小孩去帮丧事忙的,晦气不晦气,你们和我小叔去不就得了?”

    我的母亲说道:“兴儿,你王大爷和你爷爷生前都是好哥们好朋友,是老友了,你去给他磕个头,也符合情理。”

    无奈,我只好不情愿的坐起身穿起衣服来,可还未下地,小叔便跑了回来,对我父母说村里死的不止王大爷一个,刘三爷,二春妈,齐声老爷子也没了。

    闻言,我的父母也是吃惊不已,因为这些人他们的家都是一个过道里的。

    好端端的,一个过道里的人全死了,这事必然有蹊跷。

    在王大爷刘三爷二妈和齐声老爷子死得第二天,村子里又有三四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无端死在家中炕上,随后的日子里,村子接二连三的,几乎每天都在死人。

    没过几天日子,村子北山的坟圈子多出了几十个坟包子,村子里足足死了一半的人,道路上洒得纸钱比秋天落得树叶子还多,整个村子充满了死气!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