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我的分身是洪荒天道 > 七十六 疑似西游

七十六 疑似西游

    陆渊呵呵一笑,决定过段时间锤他一顿。

    他对眼前这金刚和下面躺着的霜火巨龙倒是没什么杀意。

    他的感官何其敏锐,加上手掌此界天道权柄(虽然真正的天道是南宫静雅,但南宫静雅现在是他的从属),看到二者的时候,就看出了,眼前这俩货,虽然是妖兽,但并没有吃过人。

    准确的说,妖兽中吃人的,是和人类长期处在同个区域内的那些妖兽。

    至于其他区域的,老一辈可能还见过、吃过,这几百年后的新一辈的,可能连真正的人都没见过吧。

    再者,虽然它们也是出于自保,但到底也算是为人类的存亡尽了一份力,至少撑到了陆渊发展起来。

    于情于理,陆渊都没必要真的将它们打杀了去。

    毕竟这偌大的地球上,也不可能真的只剩下人类了。

    不过,不打杀归不打杀,现在地球换了个主人,那地球上的生物之间的规则,也自然该换一换了。

    陆渊也没想着让人类就凌驾到妖兽之上,一则人类的实力不允许,俗话说的“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人不配财,必有所失”也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人类没有这个实力,却硬要坐上地球之主的宝座,站到食物链顶端去,那无疑是在埋下祸根。

    或许明面上有陆渊和南宫静雅的镇压,不会发生什么大骚动。

    但暗地里,两族之间的摩擦可能会更加激烈。

    陆渊可不想后院失火!

    解决了地球这边的事情后,他可是想要去那虚鲲曾经诞生的世界——一处名为黑暗西游的诡异世界去看看。

    从虚鲲的记忆中,他大致了解到了一些那个世界曾经的历史。

    其中,东天之主名为太上老君,西天之主名为如来佛祖!

    而也正是从这两个名字中,他才知道,这是一个和《西游记》有关的世界!

    为什么这么认为呢?

    因为在真正的佛教典籍中,如来,从某种意义上和佛是同一个意思的。

    如来,如不来。

    如之一字,就有一种不确定性。

    如果稍稍拆分翻译一下,就可以理解为:来么?

    这也正和佛教的核心教义:善恶因果。

    因果报应,如来,也如不来。

    有果必有因,有因必产生果。

    #送888现金红包#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热门神作,抽888现金红包!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这也正是世人所认知中的“佛”的境界。

    最常见的一句话:施主与我佛有缘......

    然而到底真的有没有缘呢?

    就得看你自己怎么决定了。

    这就是如来如不来。

    简而言之,“如来”与“佛”二者之间的关系,就类似与“老婆”和“娘子”。

    你会管你老婆叫:老婆娘子么?

    大概刚说完老婆娘三个字,你就要被锤了吧(~ ̄▽ ̄)~

    是以,如来佛祖,本身就是一个建立在语病上的词语,是不符合佛教的基本逻辑的。

    然而,这个词在一个地方,却有它存在的意义,而且,没人去反驳。

    那就是——《西游记》。

    《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显然不是一个佛徒,并不知道佛教中的各种称谓所代表了什么。

    他大概只是经常听人家说:如来,佛,如来,佛......之类的,于是他就觉得,是有这么一个佛,名字叫做“如来”。

    而作为《西游记》中西方佛教的领袖,如果只是如来佛的话,似乎又显不出他的威武。

    你看看人家,都是什么:玉皇大帝啊、太上老君啊、王母娘娘啊。

    靠,都是四个字,凭什么这边最强的才三个字?

    那加个什么好呢?

    有了,就加“祖”吧!

    你问为什么?

    你看看人家吴彦......咳咳,佛祖佛祖,万佛之祖嘛,不是很高端大气上当(dang请念第四声)次?

    所以,才有了《西游记》中的“如来佛祖”这么个似是而非的奇怪称呼。

    其实类似这样的常识性错误,在西游记中还有不少。

    比如,原著中有说唐僧出生时是贞观十三年,原著当中说:彼时是大唐太宗皇帝登基,改元贞观,已登极十三年。

    讲唐僧取经时,太宗对唐僧有过这么一段话对话:太宗问:“远涉西方,端的路程多少?”三藏道:“总记菩萨之言,有十万八千里之远。途中未曾记数。只知经过了一十四遍寒暑。日日山,日日岭。遇林不小,遇水宽洪。还经几座国王,俱有照验印信。”

    叫:“徒弟,将通关文牒取上来,对主公缴纳。”

    当时递上。

    太宗看了,乃贞观一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日给。

    太宗笑道:“久劳远涉。今已贞观二十七年矣。”

    是不是觉得很奇怪?

    唐僧出生时贞观十三年,通关文牒发放日期也是贞观十三年,丫的唐僧刚落地就长这么大了,而且还在当时被称为“佛门千里驹”?

    而且历史上压根就没有贞观二十七年!

    唐太宗在贞观二十三年就已经驾崩了!

    再过四年的话,那就是高宗李治在位了,国号也早就改成了“永徽”。

    还有,《西游记》原著第八十七回,说的是师徒四人来到了天竺国的凤仙郡。

    先不说为什么这个印度的城池取了个中式的名字吧。

    原文中有那么一段:

    大天竺国凤仙郡郡侯上官。为榜聘明师,招求大法事。慈因郡土宽弘,军民殷实,连年亢旱,累岁干荒,......须至榜者。”行者看罢,对众官道:“郡侯上官何也?”众官道:“上官乃是姓,此我郡侯之姓也。”行者笑道:“此姓却少。”八戒道:“哥哥不曾读书,百家姓后有一句上官欧阳。”

    这里面竟然出现了《百家姓》!

    《百家姓》可是宋朝才出现的,虽然是北宋初年,但唐僧取经可是唐朝,难道唐僧取经取了好几百年?

    诡异吧?

    其实也没啥好诡异的。

    毕竟这是小说而已,小说不就是靠各种扯么?

    不管它有多少不合理的地方、不符合逻辑的地方,只要你能把它扯出那么点道理来,大家就会觉得:行,你字多,听你的。

    没想到吧,我一扯就能扯出一堆来~

    说这么多,主要就想说明,会扯出如来佛祖的,也只有《西游记》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