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启明兴 > 第45章 简在帝心熊廷弼

第45章 简在帝心熊廷弼

    冬日的皇极殿外,似乎要比往日冷上许多,前来早朝的朝臣们早早地候着,皆穿着厚厚的棉衣,或是交头接耳说着事。

    殿外鼓声响起,大门打开,鸿胪寺的官吏高喊一声“早朝开始!”,殿内的窃窃私语声顿时戛然而止,只留下凌乱的步伐声。

    若是站在皇极殿的高高台阶上,能看到文武百官泾渭分明的分成了两道人流。

    文官“北向西上”,武官“北向东上”。

    朱由校坐在龙椅上,下方臣子的一举一动,他都看的清楚,甚至于某个臣子挠了挠耳朵,或有人走的太慢被后面踩了下鞋子……

    人生如戏,眼前的一切,何尝不像是一场戏。

    而现在,每日的早朝已成为了必须上演的戏剧,他朱由校即为其中的主角。

    由最开始的拘束和不熟练,他这位主角已经开始适应这个身份,开始履行对应身份,对应的责任。

    怎么说呢?

    现在的他抛出年纪的劣势,在“演员”的自我修养中,已经渐入佳境。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等众臣就位,处于下位的小黄门请示皇帝朱由校后,朗声向着殿中朝臣道。

    一直留意着殿中臣子表情的朱由校,能清晰地看到中间有几位官吏对视后,先后出列。

    “微臣兵科给事中谭礼,弹劾辽东巡视枉顾朝廷信任,使后金人大举入侵,多地尽失!

    微臣请之革职,且速换辽东巡视,以卫东北之地!”

    “微臣鸿胪寺少卿董甄,亦弹劾辽东巡视熊廷弼玩忽职守,置辽东军民于不顾,使建奴于辽阳之地胡作非为,此位叛国之重罪,望皇上明察!”

    “微臣通政使司右参议杜良诇,状告巡视熊廷弼……”

    ……

    短短一炷香的时间里,超过十多位朝中重臣先后弹劾熊廷弼。

    朱由校只是冷静的倾听着,未发表一言。

    他心里实则不断的冷笑着,看着出列的多数人,如同看着一个个小丑。

    要说这群同时弹劾熊廷弼的人,暗地里没有沟通和联合,他打死也不会相信。

    只是,这次他们选错了对象,妄图用熊廷弼在辽东之事上做文章,更是打错了方向。

    兵科给事中,通政使司右参议……一个个人名于脑中过滤,朱由校眯着眼一个个望了过去。

    “有趣!以为朕是数月前那个木匠储君?还是以为朕是那么好欺骗的。

    呵!何况,熊廷弼的诸多战略决定,都是朕提供建议参考的。你们弹劾熊廷弼,不是在弹劾朕吗?

    朕不会让你们得逞的!

    不去商讨如何对付后金,而是把外部矛盾,转换为内部矛盾,更是该死!”

    朱由校心道,且扫了眼刘一燝和叶向高等内阁朝臣,亦是东林党的元老。

    战时状态,朝中依然不乏尔虞我诈之辈,这让朱由校的血压忍不住的升高。

    大明或者就是因为这样,才未能聚集力量,最终为女真人击败的。

    距离朱由校的龙椅最近的首辅刘一燝看着皇帝的脸色,越变越差,知道谭礼等人属实是触犯龙颜了。

    但他也不能坐视不理,毕竟谭礼这些人属于东林党人,更准确的讲,是他们东林党的未来。要是在辽东问题上,执意如此,只怕会在皇帝心上留下恶念。

    “皇上今年才十六岁!不出意外的话,还能执掌大明很久很久!”

    满朝文武都有这样的共识,可想到谭礼几位东林党的后起之秀,于日前不停他们的劝阻,执意于今日的朝会上弹劾深受皇帝信任的熊廷弼,刘一燝就感觉头痛不已。

    谭礼的真实目的,刘一燝又如何不知?

    还不是担心熊廷弼于皇帝身边的能量太大,威胁到东林党的地位。

    至少在目前看来,东林党占据着天启朝的诸多中枢位置,皇帝能用的,也只有东林党人。于此,也将是他们东林党人创造历史的时候。

    卧榻之地,焉能让他人占据?

    如熊廷弼,甚至于袁可立等人逐渐倒向皇帝,为皇帝重用,东林党的影响力只会逐渐下降,这显然不符合东林党的预期。

    所以,谭礼等东林党的青壮派,选择在此时机上,向皇帝发难。因此,还获得了不少东林党人支持。

    连带着他这位内阁首辅也无力阻止,甚至于上次冒着风险,再次举荐袁应泰,也是他受到了东林党内部的压力。

    瞅了眼叶向高,见这位同为内阁成员的党人并无出言之举,刘一燝整理了下衣衫,缓慢出列,打算换上前日想到的法子,做一个桥梁,来平衡皇帝和东林党内部的关系。

    “熊廷弼之事,内阁早有公议。且辽阳一带的战事,我明军只是失了相机,未尝没有机会。

    只是微臣亦认为,光凭熊廷弼一人,恐难以稳定辽东……

    微臣再请使袁应泰协助熊廷弼!”

    协助熊廷弼?

    看着刘一燝,还有方才声势巨大的谭礼几人,殿内的不少官员都回过了味。

    明知撤掉熊廷弼不现实,转而求其次。

    东林党人,这是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最终的目的,或者说核心,还是向在辽东上面分权。

    只是大多数人还是误会刘一燝,这个注意,他还真没和任何人相商。

    闻得此言,朱由校的脸慢慢缓和下来,语气和平常时间相比,略微有些加重,又带着三分嘲讽。

    “事关辽东,谭爱卿,董少卿还真是忧心国事,为我大明栋梁。

    只是临阵不宜换将,朕赞成刘阁老之言,使袁应泰去往辽东,为辽东安抚使,协助熊廷弼安置流民。”

    安置流民?

    谭礼几人刚开始对皇帝的妥协还有些受用,可一看最后的任命,刹那傻了眼。

    正准备出声时,但见今次一同参与朝会,居于后位的袁应泰当先叩首。

    “微臣遵旨!”

    袁应泰的这一出声,到是让朱由校很是惊讶。

    此人他只是远远的见过几面,要是亲临御前,还真没有过。甚至于平日里,袁应泰也属于哪种“老实”很少说话的一种。

    朱由校忍不住内心吐槽着——这袁应泰还真是个识趣之人!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