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同舟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在各行各业都产生了一种极端的厌工情绪。

    很多在去年刚入职不久的新员工随着疫情对行业所带来的打击,纷纷离职。

    尤其是大健康产业和旅游行业,众所周知这两个行业都是要求高密度的人流聚集。

    比如旅游行业要很多人成群结队出行去完成旅途规划,大健康行业要进行一个产品知识的传播,首先的都是要聚集在一块儿才能达成最终的结果和效果。

    很多新员工抱怨着说:刚加入这个行业才多久啊!就要面临骤然的没有工资甚至失业。

    不论在哪个行业里生存,赚钱才是王道,能养活的了自己和给家人们一个体面的物质生活才是最根本的问题。

    大多数都急功近利道:干啥不好非得干这一行啊!这一行一遇事儿了就如此的不堪重负。

    在和领导们的多次交流和自身体悟当中很清晰的知道:疫情是天灾,怪不得任何人。

    在年前的一场公司视频会议中得知:公司的老总都是在疫情面前可以不要工资守好最后一道防线。

    底下的人就更应该拿出自己的决心来与公司共渡难关,不要为一时的利益得失而因小失大。

    我这个人虽然算不上有多么的优秀,但也是喝过几年墨水儿的人。

    我知道做人做事有什么该做有什么不该做,做人讲究天地良心,自身努力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考虑的更是这个人为人的最起码的道德,也就是人品。

    做人做事讲诚信,就算是在这家单位做人做事很好,到了别的单位同样受人待见和尊重,因为你是一个有良心和懂得知恩图报的人。

    职场里不缺矜矜业业业绩一流的人,缺的是人品端正和为人正派的人,就算刚开始居于人下,懂得尊师重道自然会有人欣赏。

    我在疫情期间也考虑过:是否要转行,经过深思熟虑后还是依然坚持这一条路,毕竟在这个行业里已经有过这两年的工作经验。

    人脉积累也大多数都是这个圈子里的,这个时候我能去哪儿?如果再来回的折腾人家只会认为我是三姓家奴,有奶便是娘。

    就算能让自己暂时风光一把,以后让人议论起来自己的人品是如此的差,恐怕这一辈子也就干个小领导到头了,很难再有大的发展。

    不能为一时荣辱而放弃整个大草原。

    都说有梦想要勇于去追,但同为青年人的我们也应该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

    《康熙王朝》这部电视剧可以说是我少年时代很喜欢看的,印象深刻的是那个总说:岂有四十年太子乎的太子。

    当时还替他打抱不平,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应该今朝有酒今朝醉,这也是很多人的价值观。

    当时根本没有想过这是很扭曲的价值观和心态,如果都抱着这种态度生活,就怪不得会产生那么多的拜金女。

    可以为了钱不惜出卖自己的身体和灵魂。

    都是金钱在作祟,在疫情期间很多瞧不起诗人作家的人在此时也纷纷感叹:书籍在这个漫长的假期中给人带来的乐趣。

    大概在好几年前有人讽刺我说:你要学就学理科学啥文啊,这样会越学越穷的,搞文化的都是富人们搞的,到最后别搞得竹篮打水一场空,啥都没捞到还把青春搭进去了。

    我当时并不以为然,还是默默的坚持着。

    因为在我心中一直有个原则是:要做就做好,要不然就不要做。不要辜负了自己的青春年华,空悲切,白了少年头。自己选择的路就算是跪着也要走完。

    人生没有那么多回头路,或者是以为自己还依然年轻吧!

    好几年前听过一句话:青春就是资本。因为年轻选择也多,可以不断的试错儿,但试着试着发现自己仍然一事无成,这就是罪过了。

    纵观在职场上很多活生生的例子,在一个单位工作个四五年和总是跳槽的员工的薪资待遇和定岗定位是完全不一样的。

    除非自己有什么特别的能力,如果是到哪儿都是从员工做起又是何必呢!

    天下乌鸦一般黑,在哪里都是一样为挣钱为养家糊口,人的生存永远是摆在第一位的。

    一个同事突然过来敲了一下我的门,往里打量了我一番,看他欲言又止,不知找我要干啥。

    我会意的往他那边卧室走了过去,看他正在床上被窝里躺着玩儿着手机,不知在想着啥!

    他拉着我的手道:他在成都买了套公寓。我问他:可以啊小伙子,瞬间觉得你高大起来了,要不这样吧!土豪我们做朋友吧!

    他笑笑道:十万首付,小产权房,二十年。我有点不太相信的口吻问他:这么便宜在哪儿买的。

    他说在江都区。他大谈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叹气道:可惜的是自己到现在都没能成个家,买了房子给谁住啊!

    他问我:考虑过回成都发展吗?我欲言又止,没好意思告诉他我在北方已经生活了将近二十年,回老家发展已不太现实。

    之前处的几个女友都是北方人,我虽然出生于西南,但我对西南的印象并不是那么深刻。

    短暂的一段在成都工作和生活的经历告诉我,我已经不适合在成都生活了,生活习惯早已经变了个个儿。

    他浮想翩翩的说着:这几年结婚后他就和老婆生活在成都,如果家里房子要卖的话就给它卖了,在成都再买辆车,这小生活儿过的简直是没谁了。

    一个前台的女同事这时也已不知不觉的有了对象,两人甚至到了难解难分谈婚论嫁的地步。

    这让我万分感慨道:这世道就是变化的这么快,昨天还在热情似火的聊天的姑娘明天就是别人的新娘。

    而我还生活在贫困线上挣扎,一点一滴的在做着对工作的积累和社会阅历。

    俗话说的好: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很长一段时间也是在按照着这样的法则在过活着,不知白天不知黑夜。

    只知道上天创造了人就要给人以生活下去的本领和勇气。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