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士

    尤其是这两天店里的生意越来越好了,也在今天开了这个月的第一单。

    一位女同事告诉我这个喜讯的时候我还是一脸懵逼,我之前确实是喊过这个顾客,怎么也没有想到她竟然会买货。

    这个客户很少露面,平时里很是节俭,几乎没有买过大单,就算是以前在别的同事手里也没有买过大单,几乎都是买的很小的单。

    这让我很是意外惊喜,竟然有同事挖苦我说:这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是不是走了狗屎运了。

    我也实在没有办法推脱,便在群里发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红包,好东西要大家分享嘛!

    刚开始只有一个同事在抢,大概过了十分钟红包才抢完,看来还是我这平时节俭惯了的人的红包都是很少有人能落忍占我这个便宜啊!

    本来想的是这月的业绩往下半月再做一点儿,没想到这突然从天而降的喜悦一下子到了我的头上了。

    我跟老阿姨聊起了家常,我说:我很早便进入社会了,十七岁的时候在我们市一中的门口的商铺卖锅炉,当时看着身穿校服的同龄人是特别的羡慕的,几次都在夜深人静的夜晚里不止一次的泪流满面。

    当时幻想着:我要是有像他们一样的一生该有多好啊!

    当时我是学习偏科,最后的成绩不理想,只能勉强上个三本,邻居家的孩子是考上个三本在十里八村儿都是要敲锣打鼓以示庆祝的。

    在邻居的观念里就是只要能考上个学就可以了,哪怕是个大专都是值得庆祝,值得让十里八村儿的人知道的。

    如果是有幸考上个本科,连三本都是天大的喜事儿!都夸这家的孩子可谓就是鲤鱼跃龙门一跃成为高才生了。

    这让城里人听了简直是个天大的笑话啊!连考上大专和三本都是如此这般的拿去炫耀,值得给祖坟上烧上几柱高香。

    老阿姨问我:是不是家中的老大?我说:是的!阿姨真有眼光,竟然一看一听就明白了,就能猜个大概齐,实在是佩服的不行啊!

    老阿姨说:她也是家中的老大,在当年是十四岁便出来进厂了,当时别人问她怎么不上学了,她总是想哭,但是也没有办法,家里姊妹七个,她是老大,应该挑起家里的重担和责任。

    天下上不起学的人多了,一些上过学的人也是活的很低调的。

    比如我在清华认识的两个老师,一个在差不多二十年前就出了自己的画册,竟然还是自印的,我在某一天有缘分收藏了他的画册,上面还有联系方式,没想到一联系还能联系上。

    此时的他在老家已是拥有七家画室的董事长了,只不过在业内名气不是很大,但一年的收入也有个百十来万了,日子过的还可以。

    还有一个是我在清华进修油画时的老师,姓赵,他在首都早就买了自己的房子了,一辆小汽车却是开了一年又一年。

    在三十五岁的时候才成的家,快四十岁时才生的第一个孩子,他一年的收入也在百万以上,日子过的不亦乐乎,同样在圈子里不是很有名气,但却是比谁都不少拿钱。

    这大概就是大隐隐于市的最好诠释吧!

    比起一些当了市长局长的同学都要挣的多,如果当了官的人还想着多挣钱,这肯定就要贪才有钱搞。

    他们都是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求苟活于盛世,不争不抢的过自己潇洒的小日子。

    我这人也是逐渐习惯了平淡了,慢慢养成了一个道貌岸然的形象,一袭青衣,轻飘飘的来,轻飘飘的走。

    这个世道本就是:你方唱罢我登场,黑风又竖大王旗。

    他们都是静静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快乐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做个世外之人又何尝不是一种快乐呢?有开心处且开颜。

    只要心态好,人生处处是桃源。

    把自己的姿态放低,不要放的太高,忧也一天,愁也一天,做个潇洒自在的逍遥翁又有什么不好呢?

    我是只有铁杆儿会员才会对他们讲述我这段不为人知的故事的,几乎故事都已经被自己变化的很烂了,变来变去还是但求无愧于心,心静自然凉。

    任人世浮华沧海桑田,万物殊途同归,最终的彼岸能到达哪里,只能去问心中的佛陀。

    在我的这二十几年里见过不少的隐士,各有各的功业成就,但一旦归隐,过去的一切浮华和身外之物都将变的无关紧要,珍惜当下,把握未来。

    我这人也是不需要有很多人来了解我,来同情我,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曾经有过一个同事问过我:是不是在以前受过什么刺激,要不然怎么会如此的薄情寡义。

    道家以清净无为,佛家以一念为菩提,普渡众生,让众生离苦得乐。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只要还有一息尚存,就一切都有可能的,时间不等人。

    但还有一种就是学会忍受,学会慢慢的调理自己的本心,不要急功近利,不要苛责于人。

    反观自身还有哪些不足需要补充和学习的,在不断的学习中去巩固自己的价值观,让自己有朝一日能闪闪发光,变成金子。

    每一个人在一生中都有闭关修炼的时候,把自己放在一个空虚的境地中,不断的反观内心,明心见性,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谁没有年少轻狂过呢?谁没有放荡不羁过呢?

    想要当和尚的人就应该去寺庙里落发修行。

    如果还是想在滚滚红尘里继续为了名声地位金钱而去打拼,就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就要做好优胜劣汰的准备,就要有破釜沉舟的决心。

    就要有信心克服一切的艰难困苦,就要把自己的凶心险心恶心永远屏蔽在肚子里。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吃多大的苦,受多大的罪,胸怀都是委屈撑大的。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不就是为了活的潇潇洒洒,活的将心比心吗?

    人是为自己活的,为了家人活的,为了梨花带雨的青春而活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