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大师

    记得当年去三亚,足足待了三四个月,当年可不是很多年前而是就在两年前。

    是冬天去的三亚,当时北方正是十二月份的凛冽寒冬,因为当时第一次去三亚,临上飞机前只见同事们都穿着半袖儿,而我之前虽然也听说过三亚是个热不停的海滨城市,穿着一件长袖衬衫,在下飞机时身上裹着的棉袄连带长袖被我连体的在厕所换上了半袖儿,还是经不住的浑身冒汗。

    第一次看见有卖椰子叶做的雪茄,椰子牌儿雪茄,一问价格还不贵就买了三四盒儿,回到宾馆送给会抽烟的同事们竟然出乎意料的没人肯抽,说啥太呛,其实还是当年稚嫩的我敌不过老江湖的阅历,他们走南闯北的啥没见过啥没抽过。

    一天休息被同事拉去说是上天涯海角瞅瞅去,要不然就白上三亚走一遭了,囊中羞涩的我听了他的话还是兴冲冲的跟着去了,第一次看见大海,海的辽阔和无尽的蓝天白云,最突出的是能远远的望见小岛像山峰的一样的矗立在海中央,一轮红日悬在海面儿,特别的好看和神奇。

    当时都刚走出象牙塔的我俩在询问了一番汽艇的价格后还是在汽艇旁边合了张影,那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和同性合影。

    脚踩在海沙里,海水渗进了运动鞋里,晚上回去真是应了那句谁的香港脚,原来香港脚都是海水泡的呀!是谁说的海水杀菌消毒,非得打死他丫的。

    去蜈支洲岛的人也很多,来来往往就碰上不下二三十人,可惜不是你,我们是来干活儿的,他们是来看风景儿的。

    林子里的野生椰树上长着不下几万颗的椰子,这里的椰树不是很高,随随便便就能择下一个细细的品味热带雨林的味道。

    蜈支洲岛的海石是出了名的险,一块儿大的吓人,一块儿高的吓人,一块矮的吓人,不止心里七上八下,脚下也是稍不留神就掉进奔流的海里喂鲨鱼了。

    伴随着今年的疫情爆发,在国内有很多家庭纷纷的去到海南岛去避瘟疫。

    我其中的一个顾客便是在年前一家人去的三亚,她的子女在那边有一栋小房子,她说还真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她最喜欢三亚的海水,最喜欢吃三亚的大龙虾,三亚的原始居民都是非常热情好客的,几乎很少有耍心眼儿的,大家都是和平共处,邻里邻居间都很少有争吵。

    在三亚还有一种食物是不吃会后悔的,那就是三亚的土特产槟榔,嚼在嘴里是一个超级辣,能把眼泪鼻涕都给酸爽出来的。

    记得第一次吃槟榔竟然是吃生的,吃槟榔可以使人兴奋,具备的低成瘾性更让很多人对它欲罢不能。与之相对应的是口腔癌人数的大幅增加。

    人在比较疲劳的时候可以嚼上一颗槟榔来提神,但一定要注意不能上瘾,一旦上瘾是很难戒的,还会影响自身的寿命,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千万不要把槟榔当个零食吃。

    槟榔的劲儿要比烟草来得更大,犯起瘾来也要比烟草更难受,所以劝君不要多吃槟榔。

    在三亚的大地上生长着原生态的野生槟榔,第一次吃野生的生槟榔的时候把我真的是给辣的够呛,把鼻涕都辣出来了,一边嚼动一边感到嘴里喉咙里一片冰爽,那种味道至今为止都是说不出来的难受。

    所以在以后便没有再食用过槟榔。

    第一次见顾客的时候是在一个光怪陆离的白天,恰当时艳阳高照,是初到南方的第一个月里。

    第一次见面是在一个公交站,她正在等车,我在发宣传单,看她穿着打扮很有气质,像个有钱人,便上前去搭讪了一番。

    她当时正跟她的女儿在一起,我便上前对阿姨说:阿姨好!我是某某旅行社的,最近有几个低价一日游的团,价格非常的优惠。

    阿姨您可以看一下有没有感兴趣的,她当时回复我说:最近没有时间哎!

    我说:我们都是常年发团的,您就放心好了,这次去不了,还有下一批团,有合适的时间和机会再跟我们去看看呗!

    我们又不是做一锤子买卖的,就算这次去不了还有下次勒!

    听您的口音是东北人啊!

    她说:是啊!是吉林的!

    我说:真是有缘啊!我之前很多朋友同事都是东北的。

    阿姨又问:你是哪儿的?

    我说:您听着我的口音像哪里的?

    她笑笑说:你是北方的吧!

    我说:阿姨好眼力啊!这都能让您给猜着了。

    她说:六七十岁的人了,又不是白长这么大的,什么没见过啊!什么没听过啊!

    我说:阿姨就是厉害,我们店里的活动也挺多的,有机会可以来看看。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阿姨便在门店产生了购买,花了四千元。

    还跟我说:小伙子我把她给骗了。

    我说:哪有啊!这个东西确实是好,又不是什么假冒伪劣产品,对吧!

    买回家去确实是有用的,肯定不会让您白花这个钱的,您就放心好了。

    阿姨的口才是如此的好,我便打趣道:阿姨是教授退休的吧!要不然怎么会如此的能说会道呢?

    阿姨同样也打趣道:我是教授教授越教越瘦啊!

    就你这小伙子在想什么我还不知道吗?言外之意就是让她买货了。

    我说:阿姨想开一点儿,在哪买不是买呢!为了自己的身体也得备上慢慢调理身体啊!

    大概在疫情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阿姨都没有来门店,我问她怕啥呢?这南方的疫情没那么的严重。

    她说:家里来客了,一时半会儿就不过来了。

    都快过了半个月我就打去电话,阿姨依然说:亲戚还没走。

    看来还真是有钱人怕感染啊!情有可原,也不能埋怨阿姨不通人情。

    本来想去拜访一番,但又转念一想在疫情期间上门拜访不太好。

    要是让儿女知道了,还不得被胖揍一顿啊!

    不能说我们是个特种行业,但也是不太见的光的行业。

    很多的年轻人在这个行业里都是昙花一现,短暂的过渡一下便转行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