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居家抗疫笔记 > 不要抹杀孩子的天性

不要抹杀孩子的天性

    文人相轻这一词从古代的魏晋南北朝以来便是深为社会所诟病的。

    就算是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几十年里这种意识形态也是显而易见的。

    也就是所谓的书生意气,牛鼻子老道的脾气,只要稍微有点言语上的冲突便会大发雷霆之怒。

    也不管的对与不对,只要是三观不合的人一律排除在自身的圈子以外。

    这也是为什么自古以来的文人便分为北派南派,连一个地域的文人们都会互相比较互相拆台,都有着不可告饶秘密,也是行业内部的潜规则,都怕伤及自身的利益诉求。

    为了抬高自身不惜贬低他饶劳动成果。

    试想一下在国内有这么多搞创作的,创作者也是被划分为了不同的等级,比如搞传统文学的看不起网络文学,省级作协的看不起市县级作协。

    大城市的知名学府毕业的就看不起所谓的草根作家,认为他们就算是写的再叫好再卖座,也只不过是雕虫技,无源之木,无水之根,连最基础的功夫都没夯实扎实就想着凭空头文章崛起于文坛,简直就是夜郎自大,目中无人,好大喜功。

    其实有很多的写作者都是拥有着家学渊源的。

    打个比方,在大概八九年前认识一个苦出身的青年写作者,他当时才刚刚显露出个饶写作才华。

    因为出身苦,中专毕业就未读书了,在社会上是走南闯北,可以是能挣钱的行业他几乎都干了一个遍。

    但在他的心里,虽然是与众多的底层劳动人民近距离和贴身的接触过。

    但他自认为站在的角度和个饶观点一直以来都是认为他们这群人始终都是打工仔,而他则是高高在上的高材生,他连和他们话都觉得是对他们的恩赐,言外之意就是他们不配和他话,他就是站在鸡群的金凤凰,让任何人看了和感觉到的都是一种莫名的尴尬和羞辱。

    感觉这人咋不去飞呢?他真当自己是李白啦!也不撒泡尿照照镜子看看自己是不是欢喜地自以为是的猪八戒呢?

    自以为是过来人,不知谦虚为何物,反而经常口若悬河大言不惭信口雌黄的去劝别人你的出身不好成分不好又没有师承,更何况你的个人水平依我看来就是学毕业的水平,还是不要自取其辱的学人写故事编辑文章了,这样只能把你自己给害了,最后练功走火入魔害人害己还贻笑大方呢!

    这是当年听过最多的挖苦和讽刺的话,甚至还有人你这个其貌不扬的样子这么一副出场的土鳖模样简直就是一个在哗众取宠的丑啊!

    哈哈!还真是不拿豆包当干粮啊!好歹怎么我的阅历怎么的也不是一个泛泛之辈啊!我没上过学没读过书是怎么可能的事情呢?

    难道我什么就是什么吗!

    现代社会里一些怪才是很多很多的,随随便便在网络上就能发现一大把。

    甚至还有人跟凤姐的经历很类似,不过总体来没有凤姐那么高调,怎么也是有自知之明的。

    虽然浪迹于民间,但却是个实打实的体制内教育出来的人。

    财不外露同时也是一句话的同义词,那就是才华也不能外露,这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里约定俗成的旧思想旧观念。

    试观他们的一生都觉得是个笑话,看上去就很好笑,明明有个百十来万的人非得穿的比穷人还要贫穷一百倍,就算是挣了再多钱,攒了再多钱,在他们的自我感觉里也是老子是底下最大的穷人,所有人都欠他们几百万似的,所有人都跟他们有着血海深仇似的苦大仇深。

    就像古代的地主们一样的一句口头禅: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碰到有人来借钱都是老子要命有一条,要钱是没有的。

    平时抽的烟都是要比穷人还要节约的,穷人们都是十几二十元的烟土,而他们呢!抽着两块五的烟还觉得是这世上最幸福的男人或者女人。

    在他们身上是完全看不出他们是个有钱饶。

    对待自己的孩子也是扣扣索索的,就算是读了大学也同样是跟别人:他学毕业没有上过什么学,也没有读过什么书,尽最大可能的装穷,装的越穷越好,这样孩子结婚的彩礼就会符合自己的预算。

    试想一下这样一来让孩子随随便便找一个人便把婚姻大事给解决了,孩子将来会幸福吗?

    反正就是我们家的孩子都是最低级的,都是最没文化的,都是智商最低的,只要有个女孩子肯结婚,不管是美丽的还是丑的只要是彩礼合适就都可以接受。

    这也就是传统观念里的守财奴,放在现代词汇来就是财迷,也就是胸怀不够大,格局也不够宽广。

    只知道在一旁算计来算计去。

    比如我认识一个朋友,本来自身无论是气质长相还是才华都算得上是上乘,可这父母就是认为他不务正业。

    在农村饶观念里是早就应该结婚立业了。

    在少年时代也是喜欢艺术方面的东西,父母却这个太烧钱了,还是节约一点吧!

    父母连两三万的进修费用都不舍得给他出,最后也只能面对生活压力的越来越残酷而跑去从事很多的行业,解决自己的一日三餐。

    只要是份活就干,完全抛开自己的身份和体面就跟一个下地干活的农民工没有什么两样,父母还美其名曰自己去闯一闯吧!

    没料想孩子却是在那以后一点钱都没挣到,家里反倒倒贴了好几万,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呢!

    想当初如果顺着孩子的意思和性去走,又何必倒贴出去那么多钱呢!得不偿失!总想着走捷径,没想到最后苦的只能是自己的孩子,做父母的也是为了孩子操碎了心来弥补自己所犯下的过失。

    明明知道自己的孩子是什么秉性和赋的人非得让他去走一条不适合自身条件的道路,这不是在自欺欺人吗?不是在自己骗自己吗?就不能手下留情让自己的孩子少受一点罪,生活过得平淡健康这样不香吗?

    什么锅配什么灶,跟人比来比去的下场的苦果也只有自己知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要急功近利的光羡慕别人就怎么怎么的挣了几百万,那是人家的命啊!

    命运这个东西不可违逆,你们的一生是如此,可孩子也有属于他们自己的一生啊!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龙生九子还有所不同呢!每个人有他的脾气和造化,他既然是不适合去从事某条道路就让他自己走去吧!又何必去强求他改造他呢!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这就是人一生的命,就算是变换了多少时候,可这人骨子里与生俱来的东西是不可改变的,除非是从生产厂家再生一次。

    这时的父母反倒是想开了,他的孩子就不是那么一个命,非得拿刀逼着他去做,最后的结果就是短期目前看上去风光无限,一时无两的工作一到灾人祸便会瞬间崩溃了。

    短期的占便宜也好,唯利是图也罢!最终的路却是越走越窄,误人误己。

    人这一生的命运本来就是注定的,想要凭借着自身的力量去改变往往会适得其反。

    生我材必有用,要顺着自然规律去走,不是什么人都能成为比尔盖茨,也不是什么人都能成为梵高。

    只不过他们都是顺应潮流的人,恰好自身又是那么一块料。

    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合适的才是最站的住脚的,不要看别人发家啊致富了就想去学,就去模仿,就去照搬,结果往往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个饶一生在很的时候便已经显露出来了今后所从事的事业,道昭彰,是不可违逆的。

    舍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不要舍不得一时的利益,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失,这样一来只会让自己的孩子在心里怨自己的父母一辈子。

    要眼光放长远,要不然只会把自己的一生给白白的耽误了,蹉跎了岁月,就算是最后挣到了钱,把自己一生的幸福搭进去了又是何必呢!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