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治臣 > 第5章 酒楼论兵

第5章 酒楼论兵

    这樊楼的老板确实会做生意,将太学生们安排在这,就是冲着这集贤二字,屋里的人也会多给一倍的赏钱。

    吱的一声,随着店小二打开房门,美酒的醇香中混杂着女人的脂粉香,扑鼻而来。

    邓尧打量着包间的装潢,只见包房里面的家具摆设、门窗、墙壁处处是玛瑙水晶,描金装饰。

    不愧是樊楼,装饰果然是富丽堂皇。

    包间里面喧闹无比,七八个公子模样打扮的少年人正坐在里面推杯换盏,另有几个舞姬歌女杂坐其中。

    酒醉微醺,罗裳轻解,粉颈红腮,媚眼迷离,房中数人或高谈阔论,或嗫嗫私语,不时爆发出一阵阵笑声。

    “诸位,对不起了,小弟来晚了。”邓尧抱拳对着屋内的众人行了一礼说到。

    “子明,你怎么又来晚了,既然来晚了,那就要认罚,入席之前先自罚三杯。”坐在主位的华服公子一边醉眼迷离的说道,一边伸手拍了拍身边的女子的屁股,“你去给邓公子倒酒。”

    这华服公子是治粟内史杨畴之子杨润,出身于上京城有名的世家大族,是这帮太学生的领头人。而他口中所说子明便是邓尧,邓尧名尧字子明。

    女子被打了屁股,半是嗔怒半是撒娇的看了看杨润,然后缓缓起身,端着酒杯,盈盈走到邓尧面前,一举一动尽显媚态。

    “邓公子,奴家敬您一杯。”

    邓尧端起美人儿斟满的三杯酒一饮而尽,然后自觉找了个角落,李绍往旁边一让正好可以让邓尧坐下。

    李绍出身冀州李家,冀州与东海边界相连,两家世代相交,更兼又是表亲,所以两人在太学众人中也是关系最好的。

    他们两人再加上周霖和彭耘二人被人称作太学四学士,是太学中少有的有真才实学之人。

    “阿尧,为何来的如此之晚呀?”邓尧刚一坐下,李绍便递上一只鸡腿问道。

    邓尧便将刚刚遇到黄、卫二人之事说了一遍。

    “真是欺人太甚,阿尧你放心,我一定帮你出气。”李绍气愤地说到。

    “这倒不必。”邓尧闻言又将自己面上恭维,实则陷害一事一并说了。

    原来,由于邓尧的特殊身份,皇城司的探子一直在跟踪邓尧,并将其的一言一行记下呈报朝廷。

    邓尧将黄、卫二人的不法之事故意说出来让皇城司的人记下,即使朝廷不管,黄、卫二人也少不了被族中的长辈责罚一顿。

    李绍听后忍不住笑出了声,“这借刀杀人之计用的好,我就说凭你的聪明才智又怎么能吃亏。”

    “你们两个在那说什么呢?有什么不能说出来让大家都听一听。”二人窃窃私语的举动引起了陈元礼之子陈举的不满,开口问道。

    太学中人不是朝廷大员之子便是出身于各地士族,但大多不学无术,但太学四学士却以才学闻名,为什么大家都是草包,偏偏你如此有才,在这群纨绔二代的眼中,太学四学士,尤其是出身没落士族的邓尧当然被当成了个异类,因此太学中有很多人明里暗里和邓尧作对。

    “小弟在门外就听到诸位兄台的笑声,就问了问李兄大家刚才在谈些什么。”

    邓尧自然不会和其他人说遇到黄、卫二人之事,只能随便找了一个借口搪塞过去。

    众人自然紧跟时事,在谈论刘太尉领兵北伐的事,听到邓尧问起,陈举心生一计,正好拿他打趣。

    “子明,你平时看的兵书最多,刘太尉的这次北伐你怎么看?”

    让一个太学学生评价楚国第一名将用兵显然是存着让对方出糗的意思。

    经人这么一问,邓尧抬头一看,发问的陈举正盯着他,嘴角微微抬起,满是嘲笑之意。

    这陈举不是士族出身,只是其父辈在战争中屡立战功,累功至校尉,又是太尉刘知进心腹,这才有资格进入太学,因此他一心想挤进士族圈子,是太学中士族出身学生的狗腿子一般的人物,跑在他们身前汪汪做吠,跟在他们身后作威作福。

    尽管知道这是故意在拿他打趣,邓尧却是并不在意,不紧不慢的说到:“兵书只是一个大概的参考,何时出兵,怎么进军,怎么排兵布阵都要看实际情况而定。”

    “不过在我来看,倒是觉得此时出兵并不是最好的时机。”

    话锋一转,邓尧刚说出自己的结论。

    刘太尉从军数十年,岂是你一个读过几部兵书的邓尧就能相提并论的,以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太学生质疑太尉用兵,在大多数人看来不是过于狂妄就是不学无术、有意卖弄。

    果然,邓尧此话一出便惹来一阵哄笑。

    “那依子明来看,什么时候是最好的时机?”陈举问完忍不住笑出声来,这次提问,嘲笑的成分明显更足了。

    其他人也都向邓尧看来,准备看他的笑话。

    与智者辩越辩越明,与愚者论越论越暗,邓尧知道这群人不学无术,与他们谈论兵法那是对牛弹琴,所以并不打算与这些人再争论下去,就拍了拍自己身旁歌姬舞女露出的雪白的肚皮开玩笑般的回答道:“等这个大起来的时候便最好的时机。”

    “哈哈哈……”

    邓尧的一番话惹得大家哄堂大笑,旁边被调戏的歌姬舞女则是羞红了脸颊。

    百花丛中一壶酒,此时只关风与月。

    邓尧的这一番话也将众人的关注点成功的从刘太尉的北伐转移到女人身上来。

    比起北伐来,谈论美女自然是这群纨绔子弟的主场了。

    不一会儿,北伐之事便被抛在脑后,酒桌之上众人喝酒划拳,美艳的歌姬唱歌助兴,一件件上京城中小姐、夫人的秘闻成了谈资。

    哪家的公子纳了个貌美的小妾,哪个酒楼又来了个美貌的歌姬,西域胡女的胡旋舞,江南女子的吴侬软音,这些公子们一个个的如数家珍。

    “早知道我就让族中的长辈给我在北伐军中给我谋一个差事,跟着太尉混点功劳,回来之后我便向李家小姐和玉郡主提婚,让你们这群人好好羡慕羡慕。”

    卞洋乘着酒兴,嘴里含含混混的说到。

    卞洋提到的李家小姐叫做许婉,玉郡主叫做楚玉,都是上京城出了名的美人儿。

    许婉温柔婉约,楚玉热情火辣,是上京城最顶级的美人儿,也是无数上京城男人中的梦中情人,一提出她们两个来,上京城其他的美女就都黯然失色了。

    听到卞洋所说,众人皆是哈哈一笑,完全没将卞洋的话当真。

    要是其他女人还好说,但这李家小姐和玉郡主,即便你是太后的侄子,恐怕就凭你家族的一个侯爷的爵位还是配不上的。

    许婉,当朝九卿郎中令许资之女,出身上京城传承上百年的老牌士族关中许氏,家族中世代都有人担当三公九卿的高位,许小姐本人更是性格温顺,温婉可人,又是百年难遇的才女,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才学更是得到了许多名师大儒的称赞,人称美人学士。

    玉郡主就更不用说了,出身楚国皇室,潞王的爱女,其一半的北狄血统,给她带来了异于常人的美貌,喜好骑烈马,爱狩猎,喜欢舞枪弄棒,英姿飒爽,比传统的中原女子多了一种野性的美。

    邓尧坐在角落独自苦笑,这群纨绔子弟,谈论北伐只是附庸潮流而已,真正的能引起他们兴趣的还是女人。

    但就是这群不知道如何行军打仗,甚至连北伐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也不知道的人,却并不妨碍他们能够从北伐中获取功劳。

    陈举,北伐军先锋陈元礼之子。只要陈元礼在报告中编造一些出征前两人秉烛夜谈,陈举给出了些北伐建议的故事,陈举不仅能够分润北伐的功劳,还能获得一个知兵的美名,再编上几个似真非真的故事,一个将门虎子,兵法神童的人设就立住了。

    杨润,大司农之子。同理,只要大司农在报告上说一说杨润是怎样保证北伐军军需供给的,他就会摇身一变成了保障北伐军需的功臣,功劳不是做出来的而是写出来的。

    卞洋就更简单了,外戚的身份摆在那里,又怎么能少了他的功劳。只要博洋侯在自己的府邸喊几句支持北伐的口号,自然就会有人上书替他们家族邀功。理由呢,可以是博洋侯在上京城给与了北伐军强大的精神支持,可以是博洋侯认为北伐必胜的精神强烈影响了北伐军将士的信心,也可以是博洋侯虽不在北伐军中,但他诚心希望北伐胜利的愿望给与了北伐将士激励,总之要给功劳总会有理由,将士们立功首先是领导领导的好。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