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治臣 > 第28章 北伐第一战

第28章 北伐第一战

    “少狼主,咱们追击吧。”

    耶律部少主耶律龙成正骑着他那汗血马,身后跟着耶律部的士兵,他们驻足在一处山坡之上,正望着山下一队队井然有序撤退的羌族士兵。

    耶律部的士兵看着羌族士兵撤退后留下的堆积如山的辎重,不自觉的流着口水。他们已经向他们那位年轻的统帅请令好几次要追击山下正在撤退的羌兵了,可他们的那位统帅好像没听到一般,只是对着请求追击的士兵们微微一笑。

    山下羌兵丢弃的辎重已经快堆成一座小山了,虽然眼热,但没有耶律龙成的命令,谁也不敢贸然率兵追击,只能干瞪着眼看着山下的羌族士兵一个个的从容撤退。

    耶律龙成看着山下撤退的羌兵,心里不禁感叹:早就听说楚国的护羌校尉楚桓是位善于用兵的将领,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耶律龙成早就注意到羌兵虽然是在撤退,但是阵型整齐,前队后队相互掩护,近万人的队伍竟丝毫不见一丝混乱。丢弃的也都是一些难以携带的辎重,兵器、盔甲这些一件也没有丢,一点也不像溃败的样子。因此耶律龙成判断羌兵是在按照计划撤退,此时追上去是占不到什么便宜的,反而还有中埋伏的危险。

    真正带兵打仗的将领知道,溃兵装不成按计划撤退的样子,溃兵之下,号令不通,溃兵们争相夺路而逃,又怎么能做到如此整齐。同样,按计划撤退的士兵也装不成溃兵,一旦溃兵装的太像而让指挥失灵,那就会变成真正的溃兵了,真正的将领不会如此诱敌的。而且向来以悍勇著称的羌兵,却是一触即溃,这也让耶律龙成狐疑这是不是护羌校尉有意为之。

    更令耶律龙成担心的是刘知进率领的楚军主力目前还不见踪影,也许他们就埋伏在羌兵撤退的道路上,等着追击的北狄军队。

    耶律龙成不是穿越者,不知道历史发展的走向,把羌兵赶出狼居胥谷就是他本来的目的,现在已经做到了,也犯不着再去冒险,不追击才是如今最好的选择。

    看着羌兵慢慢的退出了狼居胥山,耶律龙成率军来到了被羌兵废弃的营地。他来到这里也只是想看一看让外族闻风丧胆的护羌校尉到底带兵如何。

    护羌校尉营地左右互为犄角,前后相互贯通,步兵骑兵营地也相互配合,就连做饭,上厕所的布局都经过精心考量,营中不仅有士兵们的营地还有用来专门养马的马厩,哨卡、栅栏、壕沟应有尽有,看过楚桓所立的羌兵营地,耶律龙成也不禁在心中赞叹:楚桓果然是世间名将。

    看着这堪称杰作的营地,耶律龙成竟然感觉到一丝遗憾,遗憾不能与这名满天下的护羌校尉交一次手。不过现在似乎也不是交手的好时机,他们千里迢迢从草原东部来到西部并不仅仅是为了帮西部北狄来抵御楚国的进攻,他们有着更为重要的目的。

    人们说到北狄总是与楚国相比较,但楚国是一个统一的帝国,而北狄却只是几个草原上数十个部落的统称,楚国能够聚集起全国的人力物力来为帝国服务,而草原上的几个部落却互不统属,在没有一个共同的君主居中调和各个部族利益的状态下,不但不能集中北狄的力量,甚至各部族之间还经常相互攻伐,这就导致在与楚国的对峙中,北狄一直处于弱势,仅仅依靠着草原民族骑兵的机动优势才勉强自保。

    耶律部的族长耶律胡,这回并没有按以往的做法作壁上观,而是在得知了大楚军队进攻完颜部时,将耶律部的长老聚集在一起,向大家宣布他将要带领军队支援完颜部,并说动了沿途的大小部落一起派兵支援。

    耶律龙成当然知道耶律胡的目的,救援完颜部是一个统一整个北狄的好机会,他要借这次机会促成北狄各部族的会盟,共商北狄统一的计划。

    耶律龙成率兵回到北狄各族首领的驻地,一到山口便看见萧慕汉正在等着自己。

    萧慕汉所在的萧氏一族是北狄中的一个小部族,但萧慕汉却并不是在自己部族中长大,而是在耶律部与耶律龙成一起长大,因此二人便成了无话不谈的异姓兄弟。

    “小狐儿,里面还没谈出个结果?”小狐儿是萧慕汉的小名,萧氏一族驻地与中原汉族距离最近,虽为北狄人却汉化十分严重,萧慕汉更是对中原文化十分推崇,又因性格狡猾,因此他也经常被人们称为北狄的外表,汉人的心,狼的身子长着狐狸的脑袋,也便有了小狐儿这个小名。

    “哪有这么容易。”萧慕汉点点头说道,“这几十年来,各部族相互攻伐,如今要选出个可汗来统一号令,各部族自然是谁也不服谁,都想着当这个可汗,自然也就讨论不出个什么结果。”

    见周围都是耶律龙成亲信,他又压低声音对耶律龙成说到“不过,也许今天可能会有一些进展。”

    “祖父肯听你的意见了。”耶律龙成听到萧慕汉如此说,立刻兴奋起来,便知耶律部的族长终于还是采纳了他们的意见。

    “北狄各族之间多有仇怨,仅凭坐下来谈一谈是不可能统一的,要想统一北狄只能依靠手里的刀剑,用武力来一个个的征服各个部族。”萧慕汉看着草原各部首领会盟的帐篷,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说到。

    正如萧慕汉所说,帐篷里已经乱成了一锅粥了,各部互不相让,都想当这个可汗。

    耶律胡看着正在争吵的一家家部族首领心想萧慕汉这小子果然猜对了,谈判无法让北狄统一,只有刀剑和战争才是北狄统一的唯一手段。

    战争,战争。耶律胡心里默念着这统一北狄的唯一手段,但战争也有太多显而易见的缺点,首先发动战争的部落会成为众矢之的,强大的部落或许能够很容易的征服第一个部落,但当你征服下一个部落时,你就会遭到几个部落联合起来的抗争,强大的部落会干预你,弱小的部落会联合起来反对你,草原上的部落最终又会成为一种互相制衡的稳定状态。

    耶律胡看各部族围绕着大汗的位置争来争去,各不相让,最终下定决心,看来还是萧慕汉的办法最为可行,战争之外还有政治,用汉人的办法来试一试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诸位首领,既然大家都想当这个可汗,又都各不相让,再这样讨论下去,只是多费口舌而已,既然这样,大家不妨听听我的意见,大家可否同意?”耶律胡瞅准时机开口说道。

    “耶律族长有什么意见,可尽管说来。”

    其余首领正在为谁来当大汗苦恼,听到耶律胡有好办法,便齐刷刷的看向耶律胡。

    “既然谁当这个可汗,都有人不同意,那索性就谁也不当了。”

    此话一出,在座的北狄各部族的首领都是一惊,耶律胡是这次会盟的召集者,统一北狄也一直是耶律胡努力的目标,怎么现在又说不选可汗了。

    耶律胡不管吃惊的众人,接着说到:“以前,咱们北狄也曾统一过,那时也没有一个共同的大汗。”

    “九王议政。”

    熟悉北狄历史的部族首领们脱口而出。

    “没错,就是九王议政,咱们可以恢复九王议政的传统,一切大事均由九王议政决定,这样也不需要一个共同的可汗了。”耶律胡顺着众人的言语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在萧慕汉的分析中,通过战争完全统一北狄的难度太大,北狄各个部族加起来共有数十个之多,虽然大部落吞并小部落并不是什么难事,但当你真正要吞并一个部落时,另一个大部落便会出来阻止你,因为谁也不想看到草原上出现一个比自己强大的部落,因此草原上一直是耶律、完颜、拓跋三大部族和其支持下的数十个小部落共存的状态。

    因此萧慕汉建议耶律胡倡导首先实行九王议政,通过团结大部落的利益来间接实现北狄的统一。

    九王议政顾名思义,要在北狄内部设立九个王爵,作为整个北狄的最高行政机关,但这九位王爷不可能待在一起,因此九王议政实际上名存实亡,只是赋予了九位王爷管理本地区而不受外在影响的权力。

    恢复九王议政,就意味着几个大部族可以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吞并小部落,而不必担心其他部落的反对,大部族合理的获得了征讨小部族以壮大自己实力的权力。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北狄就不再是几十个部族林立的局面,而是会形成几个较大的部族,这就在客观上为整个北狄的统一制造了条件,进行几场战争总比要进行几十场战争要容易的多了,至于到最后哪一个大部落可以成为北狄最后的统一者,这就要看各自部落的实力了,而耶律部自信自己是有这个实力的。

    这九王议政明显对草原上的几个大部族是有利的,因此耶律胡的提议一出,草原上实力最为强大的几个部落便纷纷赞同,那些小部落自然是没什么反对的机会的。这次由耶律胡发起的会盟可以说是终于取得了应有的成果,草原之上也必将迎来改变。

    羌族的部队也在护羌校尉楚桓的带领下,成功退回到了羌族的聚居地,善战的羌族将士们,马上便变成了父亲,儿子,丈夫和兄弟,狩猎,放牧,采集。

    不过斗谷力拓却敏锐的感觉到,战争似乎还未结束,楚桓和羌王彻夜会谈,西域的使者来往不绝,虽然他们都经过了一番精心伪装,但作为侦察兵出身的斗谷力拓还是认出了他们和自己一样是楚国的外族番兵。

    校尉在谋划些什么,做的如此隐秘,斗谷力拓实在搞不明白。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