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一读再读红楼梦 > 《红楼梦》里有了贾宝玉,为什么还要有甄宝玉?

《红楼梦》里有了贾宝玉,为什么还要有甄宝玉?

    贾宝玉抓周抓了钗环脂粉,贾政大怒,说宝玉将来是酒色之徒。冷子兴因为贾宝玉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这样的话,也断定他将来是色鬼无疑。那时候的男人真是思路清奇,个个三妻四妾,却又恐惧好色的名声,真是虚伪得空前绝后。

    贾雨村讲甄宝玉,跟贾宝玉一样的毛病,说女儿两个字比阿弥陀佛元始天尊这两个宝号还尊贵,要求他的小厮们要说的时候必须用清水香茶漱口才可以。甄宝玉挨打,叫姐姐妹妹当止痛药,据说叫了姐姐妹妹就不疼了。

    甄家的婆子对贾母说起她家的宝玉,不许婆子拉他的手、总骂她们蠢,也确实跟贾宝玉一模一样。这就让读者不禁心生疑惑,既然甄宝玉和贾宝玉一样,这个角色有什么存在的必要么?

    贾宝玉,假的宝玉,本质是块顽石。因而一顽到底,最终也没有走到“正路”上。同样从小顽劣异常的甄宝玉,是真宝玉,将来会从俗如流,读书上进,改掉那些稀奇古怪的毛病,去追求功名利禄。两个宝玉,最初像一个人,到了一定的时候分道扬镳,走上不同的道路,是现实里常有的事。

    风月宝鉴有两面,一面骷髅,一面红粉,分别代表着事物的表象和本质。贾瑞看骷髅,就能悟到无边风月只是幻相,从而放弃执着,病自然就好了;如果看红粉,随心所欲、沉迷其中,必定越陷越深、病入膏肓。

    真假宝玉也跟风月宝鉴一样,代表着出世入世两种态度。作者以社会主流思潮为真,读正经书求取功名为正途。真的宝玉必走正路,而贾宝玉以情为重,专爱在浓词艳赋上下功夫,属歪门邪派、反面典型。

    作者惯会用这种皮里春秋的笔法,佯贬实褒,边指点世人从贾家由盛而衰的过程看清荣华富贵如过眼烟云的本质,边骂早早看透了这些的贾宝玉“愚顽”、“不肖”。薛宝钗劝黛玉不要看杂书,说会“移了性情”,也是把灭人欲当正道,视真性情为洪水猛兽,倒行逆施,没有生命力。

    从前的人格外相信书的力量,有老不看三国少不看西游的说法。因人老了多少有些智慧,看了三国越发学得奸坏,少年看了西游,羡慕外面的世界,都去云游,谁来齐家治国呢?

    《红楼梦》被禁,并非因为诲淫,而是因为提出了一种与俗世思想相反的论调。试想小孩子都学贾宝玉,不听师长教诲任情任性,自由发展,世界该变成什么样子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