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吴圣祖 > 第二十八章 东海水师

第二十八章 东海水师

    朱崖事了,孙皓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愉快,可以说是大喜过望。

    如今,陶璜彻底掌握了广州的军政大权,厉兵秣马,按部就班地准备着对交州的战事。这倒没什么好意外的,早在孙皓的意料之中。对于陶璜来说,一切才刚刚开始呢,更大的考验还在后面。

    真正让孙皓兴奋的,是剿灭了朱崖贼这个事,虽然那是陶璜搂草打兔子,但这件事在孙皓的心中,有着非凡的意义。

    其一,此次讨伐朱崖贼,相比于22年前发动3万军队出兵朱崖,成本真是一个天一个地。当然了,现如今的大吴也没那个国力了,搞不出这么大排场,只能一个子儿掰成两半花,尽可能花小钱办大事。不过,如果没有当年的征讨,如果不是因为当年的主将陆凯还活着并且位居宰辅,孙奉他们也不可能把朱崖岛的情况了解得那么清楚。孙皓感觉自己还是很幸运,这些可都是孙权留下的遗泽呢。

    其二,朱崖贼财富之丰厚,超乎想象,雄辩地证明了孙皓的海洋战略的正确性,让朝臣们无话可说。毕竟这次出兵赚了大钱,跟昔日用兵夷州的亏损不可同日而语。这样一来,下次用兵海外,阻力就不会那么大了。

    其三,这次的收益不仅抹平了此前造新式海船的花费,还有大量结余,使得孙皓可以提前推进两个工作,一个是组建东海水师,一个是招募、训练一支绝对掌控在自己手中的精锐禁军。

    几个月前,在他刚登基的时候,就想办这两件事,那时候朝廷账面上还有些钱粮,但这两件事的优先级还远远排不上号。就算他想这么干,大臣们也一定会阻拦。孙休执政的最后一年那叫一个四处起火,现在想想都刺激。荆州、交州、扬州相继出事。先是因为西征失利,武陵郡开始不安;随后交州三郡叛乱,岭南震动;孙休的心态也彻底崩溃,撒手人寰,留下一个风雨飘摇的烂摊子。

    如果不是因为熟知历史发展的脉络,孙皓还真不想接手这个烂摊子,毕竟不开上帝视角,他的心还真做不到这么平。没准就跟本尊一样,努力勤政几个月,然后就彻底放飞自我了,反正实力悬殊,灭亡是迟早的事,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吧,以“我死后哪管那洪水滔天”的精神,在放飞自我15年后终于被王濬抓到洛阳,被晋朝君臣折辱耻笑。

    现在的他心里并没有多慌,在他看来,局势还远没有崩坏到事不可为的地步。

    不管棋局如何,我也要好好地和司马炎较量一番,孙皓暗暗想道。

    在他即位后,荆州西部与巴蜀接壤的武陵郡和位于扬州腹地的豫章郡先后叛乱,都被他准确地对症下药,调兵选将,平定下去了,但朝廷的钱粮也靡费不少,更不可能让他搞大动作了。

    所以,孙皓一直没指望拿国库的钱粮来做什么,能维持着现有的局面就不错了。想要办成那些自己眼中的大事,还是得尽可能地自己想办法筹集钱粮来推动。改革嘛,一开始都是要想办法,开源,在增量上做文章,这样阻力才小。如果一开始就去动存量,那阻力就大了,江东世家绝对会百般阻挠。

    现在还远远不是和世家、武勋正面交锋的时候。好在孙皓有一个天然优势,父亲孙和当年在二宫之争时是被大部分江东世家支持拥护的,尤其是顶级豪门陆家。因此,只要孙皓不做得太过分,这些世家暂且就不会站在他的对立面上。

    最开始做增量,孙皓先是遣散多余的宫人,拍卖宫中的珍禽异兽,赚了些钱;随后又把海昏侯墓给掘了,这次大赚了一笔。但很快这些钱粮就因为办学宫、办锦衣卫,又给用了个七七八八,这钱真是不经花呢。

    本来,造新式海船的钱粮还没什么着落,他还琢磨着怎么从陆凯那里弄点钱出来。结果此番朱崖大捷,彻底帮他解决了这个问题,不用再苦着脸去求丞相爆点金币了。

    孙皓叫来偏将军丁温。

    “你去做扬州水师都督。”

    “陛下,这……”丁温诧异道,“臣年岁尚轻,恐不能服众。”

    “这有什么?”孙皓笑道,“我大吴一向不都是英雄出少年吗?”

    “不妥,不妥!”丁温连连摆手,“长江防线太重要了,臣实在担当不起这个干系。”

    “令尊如你这般年岁时,已经跟随周都督左右,为周都督的亲卫将,参加了那场惊天动地的赤壁大战,后又征伐南郡,苦战期年。”孙皓一脸神往,仿佛自己也置身在那个充满着激昂与热血的年代,他太崇拜周瑜了,只恨不能亲睹,“后来,周都督病故后,他又隶属甘宁将军麾下,百骑劫魏营时,也没比你现在大多少吧?”

    “陛下,若是让臣冲锋陷阵,臣绝无二话,赴汤蹈火,万死不辞!但臣确实还没有独当一面的能力。”

    “好,朕就不难为你了。你说的没错,长江防线乃国朝之生命线,上游荆州段由陆将军负责,下游扬州段则是令尊总揽,大将军应该也不会放心由你来守扬州段的防线。所以,朕对你另有安排。”

    “请陛下明示。”

    “南海战报可看过了?羡慕吗?”

    “臣无比仰慕前将军和伏波将军的战功。”

    “数月前,伏波将军才刚刚出道,还只是一个小小的校尉而已。如今,已然成为一方重将。大海虽险,却也有无数机会呢。怎么样,朕的好国舅,可敢效仿伏波将军,在沧海之上建功立业?”

    “臣敢不从命!只是不知陛下要把臣安排于何处?”

    孙皓告诉丁温,在会稽以东,从钱塘出海,有一片海岛,春秋时被称为甬东之地,属越国管辖,后世因之,本朝甬东之地属会稽郡。但上面没什么常住军民,除了偶尔上去歇脚的渔民,就只有海贼了。那片海岛数量多,范围广,海贼盘踞其间极难清剿,又没听说有什么油水,因此,从孙权开始,一直没发兵去动过那些化外之民。

    然而,上次审问白虎贼之后,孙皓得知了一个新情况,那就是这些甬东贼一直和白虎贼勾勾搭搭。包括袭击海盐城那次,都是把甬东作为跳板和休整地的。在孙皓看来,是时候好好清扫一下甬东了。借此,也好再组织一支能够航海的水师。另外,也好为剿灭白虎贼做好切实准备。既然甬东之地能够成为白虎贼侵扰大吴沿海地区的跳板,那同样也能成为大吴进军夷州的跳板,所谓寇可往,我亦可往,就是这个道理。

    实际上,孙皓所说的甬东之地,正是后世的舟山群岛。在孙皓看来,这可也是个大有可为之地。在历史上,东晋末年,会稽一带出了个大海贼孙恩。此人的叔父孙泰是五斗米教教主,教众广布南方。孙泰被杀后,孙恩就逃入舟山群岛,在海岛上聚集百多人,伺机复仇。后来,他趁着东晋国内人心不稳,来到会稽起兵作乱,随后引得三吴八郡纷纷响应,部众很快达到了几十万。极盛时期,他据守会稽,自号征东将军,被晋将刘牢之击败后,他率领所掳掠的二十余万民众又逃回舟山群岛。此后数年,他多次进犯东晋沿海郡县,甚至一度威胁京师,直到被刘裕重创后,实力锐减,在一次袭击临海郡的战事中被打得投海自尽。然而这场乱子还远远没有消停。后来孙恩的妹夫卢循收拢他的残部,继续做海贼,与东晋政府对抗,又坚持了近十年才被彻底剿灭。这个卢循的家世也不简单,此人出身士族,他的七世祖正是东汉名儒卢植——刘备的老师。

    孙恩这个后来被称为“中原海寇之始”的风云人物,其核心基地正是舟山群岛。

    因此,孙皓认为,甬东之地,势必取之,善加经营,作为经略东海的起点。

    “朕要组建东海水师,以你为东海水师督,直接听命于朕,不受扬州水师节制。你的辖区为吴郡、会稽郡、临海郡和建安郡的沿海,建安郡的侯官船厂也归你管辖。朕要你肃清甬东之地及这四郡沿海的其他所有海岛,剿抚海贼。现在你的驻地先暂时设在钱塘,等清剿完甬东的海贼后,就把驻地搬到甬东去,给朕好好经营那块土地。”孙皓大手一挥,“朕才得了朱崖贼的财富,钱粮管够,另外朕还拨给你三艘新式大海船。人员和船只就先从扬州水师抽调,先抽调四千人,加上你现有的部曲,够用了。将来仿朱崖成例,你能招抚多少海贼为兵,朕就给你多大的编制。”

    “谢陛下隆恩,臣敢不从命!”

    孙皓拍拍丁温的肩膀,轻声说道:“你妹子已经有身孕了。将来她的儿子是要在海外封王的,他能有多大的实力,多大的前途,那就要看你这个做舅舅的,有多少本事了。努力!”

    “唯!”丁温眼神炽热,仿佛充满了无穷的干劲。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