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潇洒哥的逆袭人生 > 第十九章工作就是生活

第十九章工作就是生活

    肖金波在门口站了一会,觉得这位黄达先同志是指望不上了,回到车间在赵红旗的办工桌前坐了下来,点上一支烟静静抽起来。

    肖金波突然感到一阵疲惫,透过香烟腾起的白雾,他想起了自己老家,春雨蒙蒙里山间升起的云烟。

    记得年龄小的时候,自己就喜欢看着山那边发呆。

    那会儿村子里还没有普及农药化肥,天空澄碧,白鹭成群,有时自己牵着一头牛,在路边拣一块石头,往田里一丢,看着它们惊慌飞起的模样就一阵哈哈大笑。

    牵着牛烦了,就找个荒地,把牛拴在小树上,随便它兜着圈吃草,自己摸到边上的小溪里,用遮阳帽去捞水里成群的小鱼。

    等日头落到西山露出半边头,就牵着牛往家里赶,也不着急,赤着脚在田埂缓缓漫步。

    吃过晚饭,一家人就在院子里乘凉,自己喜欢光着膀子躺在一张竹椅上,看着天上的星星月亮,有时老爹会和自己说起天上的那些星宿,可是自己怎么也看不出他说的那些模样。

    后来长大了,农药化肥也进村了,那些成群的白鹭一个个,一只只像喝醉了酒,倒在秧苗里,躺在田埂上,一年又一年最后全部消失不见了。

    后来,村里年轻人渐渐都出门打工了,他们过年回来的时候,电视机有了,红砖墙也砌起来了,就是村子里的年轻人渐渐变少了。

    背井离乡受人白眼,低声下气委曲求全,有人把青春留下,带着积蓄离开,有人懵懂十几年只留下一身病痛,甚至有人把命搭在某台机器,某栋大楼底下,再也没回去。

    二十年后的中国,肖金波是见到过的,当然是让今天的人不敢想象的,那一栋栋高楼,那一辆辆汽车,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肖金波不知道,高中毕业的肖金波也想不明白,更不会有人告诉他,也没有那个电视台能把王一亿,马星人拉下来,把一位打工仔放上去,说一说到底是谁创造了那一刻的中国。

    想到这些,肖金波就想起自己上一世那绝望地一跳,总感觉心不平,需要发泄。

    这种情绪又不禁让肖金波想到胡军勇的烂衫,冷漠的脸色,人活着,不就是为了生活吗?

    搬运们的劳动强度很大,给他们增加工作量,算不算背负千钧,却硬要再添一根稻草?他们已经跌在泥里,自己一个小年轻对他们指手画脚,算不算在他们头上再踩上一脚呢?

    肖金波突然好像明白怎么让那几位搬运师傅听自己的了,工作也是生活,上班就是过日子,谁不希望日子过的好一些,生活当然要一点体面,一点惬意,和一点点的尊严。

    肖金波在车间转了一圈,没发现胡军荣几人,一问才知道,搬运都去仓库拉料了。

    肖金波赶到仓库,正巧碰见胡军荣,他正用一辆手动拖车拉着一堆材料。

    这些料堆得高高的,估摸着也有好几十袋一吨重的样子。

    胡军荣满头大汗,破衫完全解开,露出一个大肚皮,两手绷紧,身体弯得像一只煮沸的大虾。

    仓库到车间,需要下一个斜坡,横穿马路再上一个斜坡,胡军荣从仓库出来,铆足了劲拉着拖车借着下坡的冲力,想快速穿过马路,一口气冲上斜坡。

    胡军荣人上了斜坡,货却卡在半道,任由他用尽力气向前,垫着脚尖连连用劲,拖车还是纹丝不动,突然拖车猛一倒退,扯得他像头失蹄的老牛“哞哞”叫唤。

    肖金波看着这一幕,感到有些好笑,又有些鼻酸,连忙上前顶住拖车。

    “胡师傅,用力,一二三走。”俩人一阵使劲才把拖车推上斜坡。

    胡军荣见拖车过了斜坡,赶紧把拖杆打横,“这老娘个东西,拉谷子也没有这么辛苦。”

    肖金波也喘着粗气,连连点头表示同意。

    “胡师傅,我看这样,拉料的事情让我来,我开叉车,这点路也不远,耗不了多少油,你们在车间把料拖到放料的位就可以,省下力气也好把水口处理好,你看怎么样?

    胡军荣被肖金波这么一搭手,本来就对肖金波心存好感,再听他这么一说,哪有不同意的。

    “可以,这有什么不好的!”说完还发出一阵朗爽的大笑。

    肖金波微笑点头,“胡师傅,你把手动叉车撤出来,咱们用油家伙。”

    说完,肖金波回到车间,从门卫室取了钥匙,把车开到胡军荣面前,拍拍旁边的车架,示意胡军荣坐到车上来,胡军荣也不客气,笑嘻嘻上了车。

    肖金波花了不到十几分钟,就把料叉到车间里,胡军荣乐得拍着叉车说道:“还是这个铁家伙厉害,要是让我来,还不折腾我一上午。”

    接下来,胡军荣喊来几个搬运,把肖金波的话一说,其他人都笑嘻嘻的,纷纷表示水口回收的事情保管给肖金波办好。

    肖金波停好车,回到车间,发现这群搬运还真说到做到,水口的处理都遵照肖金波的意见,肖金波看完,心里不禁得意,咱这才是真懂管理!

    肖金波见新批次的粉碎料出来了,就立刻调用一台机器,安排搬运工人把新料次料按照比例放入料筒,先打出几件样品看看效果。

    随着机器轰轰作响,肖金波急忙取出产品,虽然以前自己做过这方面的工作,但是整个流程都自己安排还是第一次。

    肖金波看着手里的产品,表面光亮洁白,拿过新料打出来的样品,放到面前仔细对比,还真发现不了两者的差别。

    肖金波吩咐搬运工人把新次料的比例再进行调整,按照不同比例分别打出样品,又在产品背后做好标注,剩下的就等马金荣回来拍板决定。

    临近饭点,马金荣一行人才回来,肖金波远远看见,就笑着迎上前。

    “老板,陈工,师傅你们辛苦了。”

    “哦,小肖有事?”马金荣春风满面,微笑地看着肖金波问道。

    肖金波见马金荣心情大好,心里暗忖,看来这次招聘结果应该不错,就是不知道都招收了一些什么样的人。

    “老板,这几天的水口料都处理好了,我也打出来几件样品,你看咱们先吃饭还是先看产品。”

    “哦,这么快就办好了。”

    “走,看看去。”马金荣一听也顾不上吃饭了,招呼陈淼和赵红旗俩人,挥挥手示意去车间。

    几人来到赵红旗的办工桌前,肖金波指着桌上的塑料件说道:“老板,这些就是了。”

    “怎么这么多?”马金荣指着面前一桌子的产品疑惑地问道。

    “老板,这里面配料比例不同,我都打了几件,具体比例都在背面标注好了。”肖金波说完,还拿起一件翻过来指给马金荣看。

    陈淼也颇有兴趣地凑上前,翻来覆去地看,“肖金波,你小子还真可以,做事考虑得挺周全!”

    肖金波笑嘻嘻地,也不邀功,指着赵红旗说道:“我师父一出门就给我安排清楚了,我这点小聪明哪里能想得到那么多。”

    马老板一听,笑盈盈地看向赵红旗,说道:“老赵,安排得不错,你师徒两个都很不错!”

    赵红旗听马金荣这么一夸,一张老脸涨得通红,忍不住绽出一朵菊花,偷偷在肖金波后背狠拍两下,表示他老人家对他的表现很是满意。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