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贵胄 > 第一卷:初降大明,第七十九章;杨柳青

第一卷:初降大明,第七十九章;杨柳青

    几人细细的看着这幅年画,只觉得这幅年画太巧夺天空了!只能说作这幅画的人不是一般的手巧。

    薛阳看着这老板问道:“哦,到现在还没请教老板姓甚?”

    老板答道:“不敢,小人名叫杨非。”

    “那哪里人士?”薛阳问道。杨非道:“河间杨柳青人士。”

    徐鹏举道:“河间府?离这有些距离,你为何不在河间府卖反倒来此地不是有些舍近求远了吗?”

    杨非苦笑道:“公子有所不知,小人是河间府人士但却定居在天津,小人会些年画的手艺便在此地落下脚根。”

    原来如此,几人一副了然的表情。

    薛阳又问道:“那不知此画为何人所作?为何作的如此栩栩如生。”

    这时徐鹏举插嘴道:“这老板不说了吗,是他女儿作的你怎么还问?”

    薛阳白了一眼,杨非说道:“这画却是是我女儿所作可是却只作了一点。”

    “什么意思?”薛阳问道,这下小童和徐鹏举也都被杨非的话吸引了静静的等待下文。

    杨非接着说道:“其实这画是我亡妻所作可是走了没把画作完,后来我女儿见这画还有未完成的部分便学着她娘接着作直到将此画完整。”

    “哦.......那看来你女儿也非常手巧啊!否则又怎能做出如此的年画。”薛阳说道,小童和徐鹏举也是连连点头。

    这时饭菜也送了上来,十道菜几乎全是荤的。

    要说这徐鹏举也不知吃得完吗就点这么多,薛阳让杨非吃菜。

    饭间薛阳问杨非年画的来由,这杨非和薛阳混熟后也没那么多的拘礼于是便滔滔不绝的讲述了年画的来源。

    原来年画就是“门神画”最早在汉朝就有了后来在唐朝发展壮大,只不过在元朝的时候没落许多。

    那时候会年画的不多,但是现在却又有人学习这种技艺。

    而年画的制作方法有人工绘制、木印、水印套色、半印半画、石印等。

    “唉,那我买的这个算什么印法?”徐鹏举问道。

    杨非道:“公子买的是套色木印,是将纸覆在涂上颜料的画版,再用刷子刷平画版上的纸如此刷完,便换另一块色版,依次刷印的。”

    几人又聊了一会此时的饭已吃完,众人出了酒馆杨非百般感谢。

    但是徐鹏举却是贼兮兮的盯着杨非的怀里,饭间时徐鹏举多次提出要买那副年画。

    可是杨非说什么也不卖,导致现在徐鹏举都有些不爽。

    薛阳等人吃过饭便出了天津卫,前往顺天府而到了顺天府就是到了京城。

    原本要走上一个月的路程被压缩到了二十余天,其实这也是薛阳硬拉着徐鹏举和小童走的,要不然一个月都不止。

    薛阳为何如此心急?因为薛阳实在想知道朱佑樘到底掌握了薛阳的什么秘密。

    上元县!

    此刻的上元县并不太平啊!!因为金陵锦衣卫指挥使袁清,金陵东厂督公余顺,应天府府尹贾元整个江苏最有实力的三人均到了这个小小的上元县。

    上元县令周海满脑门子的汗,为什么?因为赵家的事终究被发现了。

    赵家一家上下三十六口无一活命,只有赵家三子赵翼在外做商未归逃过一劫。

    要说这赵家也是有势力的,要不然江苏三大官僚能齐齐到场?

    府尹贾元勒令周海速速破案,可周海哪有那本事,平常治个琐碎小事还绰绰有余一遇大事全是靠他那个师爷。

    问题是现在师爷也不靠谱了,靠自已那只有等问罪了。

    不过好在府尹贾元也不指望周海,贾元的目光看向了袁清和余顺。

    袁清走到余顺面前道:“看来你我两家只有先放下合力把此案查清,余督公看如何?”

    余顺道:“杂家也是这么想的,既然如此我们就要互通有无了。”

    府尹贾元拱手道:“二位能如此本府实在欢喜,既然如此我们三方共查此案合力破了它。”

    三人齐声说好,随即便下去布置任务。

    注;“年画”在明朝期间被称为“画帖”直到清道光二十九年李光庭的《乡言解颐》书中始见“年画”一词。

    后续文中将继续使用年画一词,但同时也会使用画帖、画纸等词。

    每晚无时间段更新(就是不知道几点,可能早可能晚,一天大约更新三章~五章或更多),喜欢该书请收藏关注(赏赐一点呗手动滑稽)书中所有疑问、疑惑、为什么等问题,都将在书中后续解释。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