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谁还不是个正经读书人呢 > 第四十一章 汝之甚吊,令尊知否?

第四十一章 汝之甚吊,令尊知否?

    “张兄,别卖关子了,要说什么就直接说。”

    在场的人都是朝中大员之子,其父辈分属不同的党派,有些人和张阳之前也没多大交情,都是被他以各种理由叫过来的。

    此时开口之人的语气就不怎么好。

    他是真的对自己排名不满意。

    “呵,王兄莫急。”

    张阳顿了顿,压低了声音开口说道:“我怀疑,这次的科举结果中存在舞弊的可能!”

    “张阳,慎言!”

    董天宝面色一变。

    科举舞弊,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往小了说,本届科举成绩会尽数作废,涉及人员全都要追究责任,往大了说,这是毁大秦的根基,是对大儒、文庙名声的诋毁。

    屈灵均、许青禾、孟夫子……他们哪一个不是成名已久的大儒,名气对他们来说比性命都重要。

    “董兄,我这可不是胡言乱语。”

    张阳浑然不在意,他既然敢说这话,自然是有他的依据。

    他从怀中掏出一个晶莹通透的珠子。

    在场的人认出来,这是由墨家炼制的留影珠。

    张阳将文气灌输进去,在房间上方顿时就出现了一副画面。

    “各位,你们看,除了前十之外,这是我摘抄的一些考生文章的对比。”

    “第一个,就是董兄,他排在第十二位,再看第十一位的文章。”

    “还有下面的……”

    随着画面不断转换,看着这些文章的公子哥们脸上也渐渐有了一些愤慨之色。

    “欺人太甚!”

    啪!

    刚才开口催促张阳的人一巴掌拍在桌子上。

    “各位看出来了吧,排名靠前的,居然都是批判陛下、批判朝堂大员的文章,而吾等文章,就算是用词文采强过这些,排名也会靠后。”

    “诚然,每界科举主考官对文章的评判标准不同,若是如此倒也罢了,可偏偏只因吾等做的文章中盛赞陛下、盛赞大秦反而比不上这些人,这是什么道理?”

    “而且还不是个例,是全部。”

    “这说明什么?说明此届科举,主考官明显是带着私心判卷,不公平!”

    “本届主考官是谁?屈大儒、许大儒,他们都是李玄的老师。”

    “而当年因为李长风一案,屈大儒愤而辞官,甚至还斩断了和董相的师徒之情!”

    “再看前十,第一名居然是李玄这个逆臣之后,他做的文章会是什么成分,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张阳的一番言辞,有理有据,而其余人被他这么一带,仔细想想,越发觉得是这么回事。

    公开的文章就这么明显了,那李玄等人的文章会是什么样还用想吗?

    房间里立马热闹起来,所有人都开始了激烈的讨论,只有董天宝傻眼了。

    不是,这也行?

    他得承认,张阳说的确实有几分道理。

    但如果认真品读,排在上方的文章论文笔、论立意都不会比他们的差。

    而且……董天宝内心吐槽。

    你们做的文章,真的只是夸吗?

    分明是舔了好吧。

    历来阿谀奉承的文章都不怎么受主考官喜欢,董天宝做的文章虽然不是批判,但也是从客观事实出发的替朝堂六部发声,实事求是。

    而张阳的……就差没把他爹的名字写出来,告诉天下他爹是个严于律己,两袖清风的清官了。

    这不是扯淡吗。

    其余人也差不多。

    “张阳,你准备怎么做?”

    董天宝弱弱的开口问道。

    “当然不服这次科举结果,陛下都说了,如有不满,可以入文庙,请圣裁!”

    “只不过我一个人的力量有限,所以才把诸位请来,只要我们所有人合力,定然能让这次科举结果作废!”

    这家伙是真的疯了。

    纨绔不可怕,可怕的是这纨绔有几分真材实料,胆子还大。

    朝堂一众大员的公子联合抗议科举结果,入文庙请圣裁,必然会引起极大的轰动。

    如果再多汇集一些考生,说不定真的会让张阳办成此事。

    更何况还涉及到了三位大儒,文庙的孟夫子。

    这将是历年科举引动的最大的事情。

    “你别忘了,这次科举的次序排名是陛下钦点的,说明陛下也认可了这个结果。”

    董天宝在一旁提醒道。

    “正是如此,吾等才更要入文庙圣裁。”

    张阳一脸正气的开口:“董兄你想想,为什么这次科举前十的文章不公开?肯定是因为他们的文章全都是骂陛下的,公开了,陛下脸面无存,但又碍于几位大儒的压力,不得不认了这次科举结果。”

    “陛下将李玄定位第一名,又说出让天下学子入文庙请圣裁的话,这不就是告诉天下人,本届科举的结果不公平吗?”

    “吾等身为大秦读书人,将来都是要入朝为官的,此时不为陛下分忧,更待何时?”

    “入文庙,请圣裁,拨乱反正,还天下学子一个公平公正,让科举恢复朗朗乾坤!”

    “说的对!”

    张阳的话让在场的学子热血沸腾。

    “你们想清楚了,一旦入文庙,就是对大儒质疑,后果不可估量。”

    “大儒又如何?”

    “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大儒也是秦朝子民,不为陛下挑选良才,根本配不上大儒文位!”

    张阳无所畏惧,董天宝觉得他是真的疯了。

    “汝之甚吊,令尊知否?”

    被张阳给惊到,董天宝此时只有这么一句话。

    “各位,关于入文庙之事需要仔细商量,最好是能联合更多的考生,这样才能带来更大的影响力,咱们边喝边说。”

    张阳拍了拍手,从门外走进来一群花枝招展的姑娘,依次坐在了众人旁边,董天宝准备告辞的话也咽了进去。

    来都来了。

    反正他们商量他们的,我不参与就行。

    张阳他们在一旁讨论的热火朝天,董天宝沉默寡言。

    “公子,你怎么不说几句呢。”

    一旁的姑娘脸色绯红,低声对董天宝道。

    “哦……我没意见。”

    “那…公子多少也吃点菜吧,别摸了。”

    姑娘坐立难安。

    就没见过这么色急的读书人。

    “咳……”

    董天宝的手收了回来。

    他是第一次来教坊司,不太懂这里的规矩,又不想被人看出来是个雏儿,故意表现出很熟络的样子。

    “董兄,别拘谨,今日的消费都是我买单。”

    张阳取出一张纸,这是他起草的请圣裁的倡议书。

    “董兄,你排名最高,受的委屈也最大,这份请圣词当由你第一个签名!”

    哈?

    董天宝的眼睛瞪得向铜铃。

    你放屁!

    我什么时候说我委屈了?

    我不是,我没有,你别瞎说!

    他确认,自己只要敢在这上面签下自己的名字,回去之后会肯定被董相打死。

    天下读书人,可以骂君王,骂朝堂官员,这是风骨,但绝不能欺师灭祖。

    屈灵均将董相逐出师门,斩汨罗江而断师徒情谊,这是他的事。

    董相从来没有说过屈灵均不是他的老师,不管什么时候遇到屈灵均,董相都会恭敬无比的行弟子礼。

    当老子的都如此,他敢带头质疑屈灵均不公,入文庙请圣裁?

    “嘶啊。”

    “今天这个酒劲真大,不胜酒力啊。”

    董天宝晃晃脑袋,踉踉跄跄的摸到房门:“诸位老兄,你们慢慢喝,慢慢商议,在下什么也听不到,看不见。”

    “告辞,告辞,不必送了!”

    出了房门,董天宝一溜烟逃出了教坊司。

    “一群疯子。”

    还是回家斗蛐蛐好啊。

    和张阳待得时间久了,董天宝怕自己也染上疯病。

    陛下因为压力委曲求全,不得不将李玄定为第一?

    屈大儒、孟夫子不公平?

    别闹了。

    天元之变,陛下下旨斩李长风的时候,多少大儒大臣上书反对,长乐郡的百姓跪在刑场外,把路都给堵死了,请陛下收回旨意。

    这不比现在几位大儒给的压力大?

    就这样陛下都不为所动,张阳怎么就会认为现在陛下是因为大儒的压力不得不将李玄定位第一。

    屈大儒桃李满天下,孟夫子儒道都是公正,他们会科举徇私舞弊?

    更操蛋的,别人居然还信了他的鬼话。

    张阳甚吊矣……

    ……

    “废物。”

    董天宝离开,张阳不满的啐了一口。

    要是能把董相的儿子拉入他的阵营,引起的反响必然会更大。

    可惜董天宝不吃他这一套,让张阳的如意算盘落空。

    不过不影响他的计划。

    和剩下的人商量好,各自去发动考生,三日后联名上书陛下,共入文庙后,这件事就被定了下来。

    “张兄,大事已成,在下有些困乏了,就先行一步,哈哈哈。”

    一人搂着旁边的姑娘,醉醺醺的从房间出去。

    要干什么,大家都懂。

    有人起头,接下来就很顺理成章了。

    每个人都搂着姑娘寻了房间,张阳则是一手一个,搂了俩。

    “公子”

    左右两位姑娘欲迎还拒。

    “小美人,别害羞啊,我的很大,你们两个可要忍一下哦。”

    他得意无比。

    将考生集合起来,名义上是对科举结果不满。

    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张阳想毁掉李玄。

    知子莫若父。

    张选曾说过,他这个儿子心眼太小,睚眦必报,一点都没错。【详见一卷四十五章】

    李玄之前做的事情,一直让张阳耿耿于怀,伺机报复。

    现在机会来了。

    什么科举不公,什么几位大儒存在私心,都是忽悠其余人的,这都是为了激起他们的怒火。

    张阳要做的,就是携学子的大势,把李玄从解元的位置上拉下来。

    文名、功名对读书人极为重要,一旦此番科举被认定存在不公作废,李玄会受到极大的反噬,严重的可能会在圣裁中被毁掉星宫,再度沦为废人。

    这才是他的目的。

    至于其他人会怎样,无所谓,只要达到他的目的就好。

    名家弟子擅辩,思维能力极强。

    当看到本届科举的结果,结合种种,张阳就在脑子中推衍制定了这么一个计划。

    现在看来,事情已经成了一半。

    至于另一半,进了文庙之后,他自有打算。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