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窥唐 > 第130章 天降斯于大任(一)

第130章 天降斯于大任(一)

    就像李君羡说的‘京兆韦杜、近天三尺’,终唐一朝,不知出了多少人才,李勣想要巴结还来不及,更何况他马上要东出前去洛阳,代李二打压山东氏族,而京兆韦杜从秦汉时期就盘踞关中,即使李君羡有胆、有能力打压,李二也不敢动自己脚下的土啊!

    眼下李勣看不上这个未来女婿,除了嫌人家穷,更重要的是杜怀恭在杜氏族内并无太多威望,不如与名门望族联姻收获的利益更多,如果能在短时间内,将杜怀恭在杜氏族内的威望瞬间拔高,想来李勣也会有所转念。

    计划已经初步有了眉目,只待身体康健,趁着节日喜庆,先前去会一会杜氏族人。奈何一连两日,病况迟迟未有好转,反而气虚痰多,今日更是食少吐泻,落地不稳,俨然有命悬一线之危。

    到了午间,两眼发昏,一头栽倒榻上,吓得崇贤坊慌作一团,宝琳情急之下,下了猛药,这才稍有起色,却始终不见好转,吓得萦娘连忙去东市高价购买了几颗桃子,运用隋时流传下来的‘设桃梗’借已辟恶。

    两个小郎君闻讯,急忙推辞了与朋友的出行游玩,匆匆赶了回来,正欲进屋查看,被奴仆拦在门外:“郎君昏迷之际,言:此病或可传染,不可相距太近……”

    这时,李义表才想起,昨日几个文武子弟,慕长安县令裴行俭之才华,意欲去永宁坊邀请其一同出游,却闻听裴、陆夫妇①二人同时卧病家中,连元正当夜圣人的宴席也未曾参加,今日亦有几位朝中要臣,递了病假,太府卿与礼部尚书便在其中。

    “是否元正当日,天气骤变引起?”一旁的李义协也是若有所思道。

    “确有可能,近几日长安欢闹不止,喜兴难掩,我等皆未注意天气变幻。”

    二人正说时,宝琳已请来御医,却不知为何,喜庆节日,那御医戴了一顶女子单独出行时所用的纱罩,将面庞遮掩了个密不透风。只待二人近前施礼,这才得知眼前御医正是去年与李君羡联手为秦叔宝医治病患,而名声大噪的民部员外郎崔知悌。

    经其把脉,与宝琳当日诊出病因相同,积劳过度,又受风寒,只不过宝琳用药不曾考量李君羡虚弱,药效未能发挥其效,忙下了方子,又施几针,约过片刻,榻上李君羡这才能听清几人的呼唤。

    待到用了两次药,夜已入深,众人正在厅中焦心等候,照看的俾子前来传话:“郎君想要进食!”

    闻言,崔知悌长舒一口气,欣慰点头:“哈,那便是见效了!”

    众人心切病况,不免争相前去探看,被崔知悌拦在厅中:“五郎所言不虚,此病确是有传染之相,不可相距太近。这几日喜庆之际,已有不少朝中官员举家受难,为保府上康健,照看时需如崔某一般,戴上纱罩,接触后,亦要勤加洗护,免得遭受传染,更不可出门聚众游玩。”

    府上重要女眷唯有萦娘一人,平日出门亦有俾子陪护,早年筹备的纱罩早已不见了踪影,得知病况确是严重,李义协忙出门购了十来顶。只是那纱罩是为女子专门制作,色彩难免与他一魁梧汉子不符,戴在头上,不免为结伴而行的路人嘲笑。

    而此时,屋内李君羡在崔知悌的陪护下,进食了少许粥羹,终于能听到耳边的响动,又歇息片刻,体力有所恢复,这才能看清陪护之人乃是多日不见的崔知悌,亦能听清其言话。

    “怎还惊动了员外郎!”李君羡面色苍白,拥在被褥里,吃力挤出一丝笑容。

    自晋升民部员外郎之后,加之炙骨蒸病方医治了不少长安四周百姓,崔知悌一时间名声大噪,皇亲贵胄相约无数,俨然太医署未来之星。

    怎么说呢,年少轻狂倒也不是,可能是其心气太高,又时常登临皇亲贵胄府邸,飘了,对飘了!就不怎么与太医署同道往来,那太医署众人也非善善之辈,被一众同道排挤之余,不知何人散出流言,说崔知悌连自己脸上的面皰(青春痘)都治不好,岂有为皇亲贵胄医治病患之理?

    渐渐崔知悌也就无人搭理,到年末时,听人言,已是一个约函也接不到了,只能在家中整理整理医书,以解烦闷。

    所以说嘛,终究是太年轻了,以为长安是洛阳那般,仅凭医术就能为人高看一眼。

    或许也是有所反思,崔知悌埋首道:“让五郎见笑了……”

    “见笑倒不必,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员外郎医术精湛,只要潜心钻研,平日收敛性子,与同道多多往来,他日必能以医术重获恩宠,亦不会再重蹈旧日覆辙了。”

    “良言醍醐灌顶!”崔知悌诚然施了一礼,“正是崔某医五郎病患,五郎医崔某心病,感激不尽,感激不尽。”

    话音刚落,只见李君羡搭手道:“无事不登三宝殿,员外郎此番前来,应是有要事相商吧?”

    “五郎慧人心事,一眼洞穿,崔某汗颜!”

    “马屁无用心急拍在我身上,太医署那班老家伙爱听,日后多多言说,自是前途不可限量。”

    “五郎羞煞我也!”

    打趣完了,崔知悌道出出行目的,腊月二十九入夜时分,城东新昌坊,也就是紧邻延兴门之北,有位洛阳故友染病,吃了两副药,不见起效,念起他亦在长安,便递了约函。那故友病况也如李君羡病情一般,先是体力虚弱,继而痰多、食少吐泻,不能下榻落地。

    经崔知悌诊脉,也不是甚大病,就是身体虚弱,染了风寒,随即下了方子,并未当回事,又回去整理医书了。

    转而除夕、元正,长安城欢庆过后,太医署出动频频,皆言,权贵有风寒之相。回到府上,冷落数月的他,也有了七八封约函,前去诊脉,皆与故友病状吻合。

    此病倒也不算什么大病,吃几副药,修养几日便可恢复,太医署也没放在心上,崔知悌心气高,更是没放在心上。只是随着越来越多的约函递来府上,崔知悌隐隐感觉,此病对长安,甚至大唐还可能真是一劫。

    如今正是新春佳节,且不说长安城热闹非凡,各州百姓亦是喜气同庆,各州郡官吏也都前来与圣人共庆新年。若此病有传染之相,待到上元节过后,各州郡官吏打道回府,万一有甚带病患者,岂不是将病患带回了各州?

    再者,此病传染极快,仅两日佳节,已是有数百人受难,虽能医好,药材也不甚名贵,却也有复发之相。十多日的欢喜同庆,人流大多聚集,几乎不用多想便知,三五日后,长安各医坊必是人满为患。

    若是不幸传入京大内,,难不成还让圣人也戴纱罩与文武百官,及外邦使臣见面吗?

    心知不妙的崔知悌连忙去太医署查看了今年各州进贡上来的药草,还亲赴长安各医坊询问了药草筹备,一番整理,不禁暗道:要出大事。

    可惜,如今的他人微言轻,太医署那班老家伙根本不容他言说,自己更是没有机会进谏圣人。心急如焚之际,见尉迟宝琳前来太医署为李君羡请御医诊治,询问之下,才知李君羡也中招了。

    近来城南诸事,他也有所耳闻,便想着与李君羡再联手一次。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