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夺心记 > 第四章 怪异天才 第二节

第四章 怪异天才 第二节

    钟毓媛的产假剩下没几天了。离上班的日子越近,钟毓媛的心越不安。她觉得自己已经习惯了每天在家的生活,习惯了和丈夫、儿子朝夕相处的甜蜜小日子。她无端地羡慕起宇文城来了:不用去应付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待在家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虽然照看孩子累一些,但是再怎么累也不用像上班一样,必须遵守严格的时间表。只要孩子不闹,自己也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何况最近一个月来宇文明身体和心智的发育特别快,他已经形成了一套有规律的作息制度,很少再制造意料之外的“麻烦”了。更重要的是,宇文明现在已经能够理解不同语言、动作和表情的意义,能听懂自己和宇文城说话了。任何一句话、任何一个动作、任何一个表情,只要重复三次,他就能猜出它们的意思,下回再听到、看到,就会主动去做。最近一次接受例行体检时,宇文城当着医生的面,让宇文明“表演”了一项同龄孩子几乎不可能拥有的“技能”:解锁九宫格密码。

    “明明,明明,看!”宇文城打出一个全息九宫格,九个茶杯口大小的圆圈分布成一个边长三十厘米的正方形,摆在他和宇文明面前,宇文明认真地看着。宇文城划动手指,在九宫格上写下一个“Z”字,九宫格解锁,变成一个圆圆的、长着一副可爱脸孔的娃娃,冲宇文明笑。宇文明立刻伸手蹬腿、眉开眼笑。娃娃笑过之后,又变回九宫格。宇文城就问儿子:“明明,娃娃呢?”宇文明看看爸爸,伸出手来也在九宫格上画出一个“Z”字,九宫格又变成了圆圆的笑脸娃娃。

    好几名医生都对此不以为然,觉得没什么稀奇。他们知道,通过长时间的条件反射训练,很多这个月龄的孩子也能够完成这样的“任务”。尽管宇文城和钟毓媛再三保证自己并没有刻意去训练孩子这么做,他们还是将信将疑。一名医生站出来,当着宇文明的面在九宫格上画出一个顺时针的漩涡,设定了密码。宇文明看了看这名医生,也伸手画出一个一模一样的顺时针漩涡,解锁了密码。

    医生摇了摇头,还是不肯罢休。他用自己的私网机打出一个笑脸娃娃,把它分成了大小相同的二十五块,全部打乱,又一块一块把它们拼起来,重新合成了一个笑脸娃娃。演示过一遍之后,他看看宇文明,又看看宇文城和钟毓媛。宇文城微笑着点点头,对儿子说:“明明,看清楚了吗?”

    宇文明躺在婴儿车里咧嘴一笑。

    “可以了。”宇文城说。

    医生把笑脸娃娃再次打乱。宇文明挥舞起手臂,没有图形参考,只花了三分钟就把娃娃重新拼好,中间只出了两次错。

    医生们都看呆了。躺在他们面前的可是一名未满五个月的婴儿!成年人完成这样的拼图有时候还要依赖参考图形,眼前的婴儿却不用参考图形就能完成,这种事在理论上根本不可能发生!

    医生们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建议宇文城和钟毓媛带宇文明去专业机构做一下智商测试。宇文城并没有立即回应,钟毓媛只是笑了笑,说了声“谢谢”。

    从医院回来,宇文城和钟毓媛在公网上给宇文明做了一次正规的付费智商测试——他们担心免费智商测试有很多水分。结果出来以后,连他们自己都惊掉了下巴:二百八十八分。宇文城不敢相信,第二天又做了一次,得分是二百八十二。第三天再做,是二百七十九。虽然三次测试的得分都远远超出常人,但看着不断下滑的分值,宇文城心有不甘,两天以后又做了一次测试,得分是二百八十六,他放心了。

    翻遍历史,有据可查的人类最高智商,基本上也就在二百八、九十分的样子。这些高智商的天才有的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名标青史。有的虽然历经辉煌,最终却默默无闻。有的甚至命运悲惨,让人唏嘘。看过这些名人的故事,宇文城的激动和兴奋慢慢冷却下来。仔细想想,钟毓媛是对的:作为一个正常人,幸福的生活比什么都重要。在这方面,钟毓媛的认识的确比自己成熟,尽管她年龄比自己小。

    当然,钟毓媛也并没有为儿子的高智商忧心忡忡,她也是发自内心地高兴。不过她更在意的,是儿子和自己、和宇文城之间的感情交流。别的孩子在这个月龄还谈不上什么感情,谈不上什么交流,一切行为都只依靠本能,哪怕他(她)们表现得好像有感情似的。宇文明却是实实在在地有意识、有感情、有思想。所以,她没有教儿子玩九宫格和拼图,而是不厌其烦、耐心细致地教他说“爸爸”、“妈妈”、“太阳”、“月亮”、“蓝天”、“大海”……她要让儿子的生理和心理协调发展,不能只懂得“爸爸”的意思、知道“爸爸”是谁却叫不出“爸爸”。

    功夫不负有心人。产假结束前两天,在经历过无数次失败之后,宇文明终于把两片嘴唇合到一起又突然爆开,发出了一声“嗯——咩!”

    钟毓媛揣着满满的幸福和甜蜜,回到了工作岗位。

    宇文城也开始了独自抚养孩子的生活。希望儿子作一个正常人的原则并没有阻碍他为培养和教育儿子制定一份计划。心理学和教育学他是外行,但在家“赋闲”的这一年半里,尤其是钟毓媛怀孕以后,宇文城也读了不少科学育儿和儿童心理发展的书,看过很多文章和培训短片,再加上五个月的实践经验和医生的指导,脑子里也积攒了一些东西。他花了一天时间,拟定出一个相对宽松的计划表:第一阶段,继续遵循钟毓媛的思路,着重培养儿子认识世界、表情达意的能力,最实际的就是教会他理解语言、让他学会说话,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机制,这是其他所有一切活动的基础;第二阶段,尝试让他接触抽象符号,也就是认字、读书;第三阶段,培养他的思维能力,让他逐渐学会独立面对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每个阶段都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也没有严格的先后顺序,认字的同时可以继续学习表达和沟通,思维能力的训练也伴随着说话、认字和读书。

    计划是定好了,实行起来却不那么容易。六月一号一早,宇文明醒来睁开眼,左看右看没见到妈妈,就用小手扒拉身边的宇文城。宇文城送走了钟毓媛,刚想睡个回笼觉,迷迷糊糊还没开始做梦就被儿子扒拉醒了。只见宇文明满脸严肃、眉头紧皱,像是攒了极大的力气,拉长声音冲自己喊了一句:“嗯——咩咩!”

    宇文城侧躺着身子,笑眯眯地,耐心地、轻柔地对儿子说:“妈妈上班去了。”

    宇文明没听懂这句话的意思,两眼死盯着宇文城,更大声地喊道:“嗯——咩咩!”

    “明明,妈妈不是跟你说过吗,她今天要上班去了,要离开咱们一段时间,过几天就会回来的。”宇文城边说,边打出一副全息影像。影像中,钟毓媛站在家门口,回头朝宇文明挥挥手,就转身向远处走去。视野尽头是一幢房子,一条小路从家门口一直延伸到那幢房子,钟毓媛的背影就在那条小路上渐行渐远。

    宇文明的眼里突然涌出亮闪闪的泪花,看着远去的钟毓媛的图像,手在空中抓着,连声喊道:“嗯——咩咩!咩嗯——咩咩!”

    宇文城心里一阵发热,自己也差点掉下泪来:钟毓媛真的没有白付出,儿子已经和她有了感情,离不开她了。这是一种多么美妙的体验!他轻轻抱起宇文明,抱着他走到窗前,低头看看他,又抬头看看窗外:“明明不哭,妈妈很快就会回来看明明!明明还有爸爸在呢!”

    宇文明停止了哭闹,一本正经地瞧着宇文城。瞧了一会儿,又开始在嘴里“攒气”,发出长长的“嗯”的声音,最后两唇一开,发出了不大、但是无比清晰的一声“爸爸!”

    “嗯!明明!”宇文城一边欣喜若狂地答应着,一边使劲亲了儿子一口。宇文明知道爸爸妈妈亲他是对他表示喜爱的意思,更加受到了鼓舞,又攒足力气叫出一声“嗯——爸爸!”

    宇文城抱着儿子连转了三圈,才把他放回到床上。别的孩子都是先学会叫“爸爸”、“妈妈”,然后才认识爸爸妈妈。自己的儿子却是先认清了爸爸妈妈才学会叫,起步就已经大大超前,怎能不让人激动!宇文城趁热打铁,趴在儿子正上方,嘴里叫着“明明”,手指点着他的鼻子。宇文明也伸出手抓着爸爸的鼻子,嘴里叫“爸爸”。宇文城翻回手用手指点着自己鼻子叫“爸爸”,宇文明也回手抓着自己的鼻子,吃力地喊道:“宁——呃——宁!”。

    这个小小的举动让宇文城吃了一惊。他不敢相信,以为是自己看花了眼,便摇摇头让自己冷静冷静,然后认真地看着儿子的脸,问:“谁是爸爸?”

    宇文明伸手抓着宇文城的鼻子叫:“爸爸!”

    “谁是明明?”

    宇文明又伸手去抓自己的鼻子,叫道“宁——嗯——宁!”虽然两次发音不太一样,但显然代表着同一个词——“明明”!

    刚刚五个月的宇文明竟然有了自我意识!

    宇文城拍了拍脑门,又使劲摇了摇头,猛然想起在书上看到的内容,于是尝试着,一边用手点着自己鼻子一边看着宇文明,放慢了语速说道:“我,爸爸。”

    宇文明又皱起了眉。

    宇文城紧盯着宇文明的脸,慢慢地把动作重复了一遍,每个字也说得格外缓慢:“我,爸——爸!”

    宇文明犹犹豫豫地伸出手,抓着自己的鼻子,跟着宇文城学:“哦——呃——宁——宁!”

    宇文城第三次重复着同样的动作,但没有说“爸爸”,只说了一个“我”。

    宇文明也伸手抓着自己的鼻子说:“哦——呃!”

    宇文城让宇文明盯着自己的嘴,声音拖得长长的:“我——”

    宇文明也学着爸爸的样子,先把嘴撅成一个圆圆的小洞,然后慢慢张开,终于发出一声“呜——啊!”

    “对了!对了!明明真棒!”宇文城拍着手,继续教道:“我——”

    这回宇文明完全掌握了要领,也不抓自己的鼻子了,直接说道:“我——”

    宇文城长长地吁了口气。这时他才发现,自己已经出了一身汗。

    一个临时计划涌上了宇文城的心头,他决定给钟毓媛一个惊喜。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