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美滋滋的宋朝小日子 > 四六 做一回文抄公

四六 做一回文抄公

    俗话说武无第一,文无第二,但凡诗词如若不是极好或极差大抵是分不出高下的。这种诗会更是如此,真正好的诗作,能够登堂入室的,在这种地方是出不来的,明面上是比临场文采,可更多比的是平日里个人名声,现在这陈欢的名头一出,香榭中就再也没有了点评之声,一时公认他为最佳。

    楼上女婢见无人再做点评,进了屋里,只悠悠听得一声叹息,琴声又响,第二首词就被唱了出来:

    “暗恨春老,残红风尽沾青草。

    水光鳞淼,帆鼓频划棹。

    重上高楼,比问南归鸟,

    君知晓,北游年少,今日仍安好?”

    这一次李师师嗓音变换,变得凝重与低沉,不似刚才那般婉转,众人听得便觉一股沧桑之感。

    这诗做的直白,借着伤春之情陈诉赤子之心,让人一眼就明白诗里所蕴含的感情,李师师唱的也比方才更动情,就连不懂诗词的赵训都不由自主地对这官员献上祝福:“愿你出走一生,归来时仍是少年!“

    陈欢听的激动,站了起来,高声问道:“不知哪位高作?”

    紫袍官员抱拳:“老夫朱大,此正是在下拙作,陈官人能够品评一番?”

    朱大,一听就是假名字。

    陈欢还在感叹:“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在下自认稍逊一头。”

    听得陈欢说出稍逊一筹,厅中顿时喧闹起来,要知道陈欢恃才傲物,可从未听过又认输的情况。

    “这诗词好在哪?我怎么听不出?”一个豪绅提问。

    “听不出就别来参加诗会。”一位文士出言讽刺。

    “不知道这位朱大是什么来历,我在东京似乎从来没见过。”

    “多半是哪里的一方大员,没见其他官员都闭口不语吗?”但更多的则是猜测他的身份。

    这陈欢都称赞的诗词,必定也定位佳品,朱大面有得意的坐下。

    “还有没有其他才子献上诗作?”见又一次无人点评,坐在楼上的李师师传来询问之声,声音能让人听出来略带失望,自从周邦彦学士被官家封为大晟府提举之后,就再也不敢来自己这长恨宫相会,也许久没有听过好诗词。

    今天这两首,虽然在一般人心里算得上佳作,但是李师师还是觉得不过是效古之作,终归缺了几分新意。

    见到还是没人应声,使了个眼神让贴身女婢将白砂拉上:“既然如此,朱官人与陈官人便可上得二楼。”

    “等等!”陈欢突然开口,叫住了女婢,他伸出手指,指向赵训:“那位最后到的小兄弟似乎还没写完。”

    李师师与厅中其他人顺着陈欢锁指的方向看过去,果真看到还有一个人在奋笔疾书。

    此时香已经快要烧完,这时间也快到了,大家看他还是写两个字划掉一个半,心中也就没有多大的期待:“现在还未写出,才情也算不得多高!”

    李师师同样也是一般看法,只不过她身为女人还是多想了一点:“这位公子,长得倒是十分俊俏。”

    陈欢满脸自负,他同样也认为这个涂涂改改的小子不贵对自己有什么威胁,不如帮他说几句好话,在李花魁那里留下个好印象:“看他涂涂改改的样子,应该是效法姚合、贾岛,苦力求工,大家不妨等他片刻!”

    那朱大也是一般心思,他捋了捋胡子:“这诗词一道,讲究灵感,说不准他能做出些传世佳作。”

    此时赵训心中也是着急,这点绛唇的词牌名太过生僻,除了李清照的《点绛唇.蹴罢秋千》和苏轼的《点绛唇·闲倚胡床》之外,传世名篇就没剩下多少。但这两个一个是女人写的一个是先人写的,也抄不来。原本他想放弃,可方才他听到朱大的词之后,脑海中突然想到了一首——元好问的《点绛唇.醉里春归》。

    但是这诗词还是当年追女同学装文艺青年的时候抄过,都过去二三十年,一时有些词都忘得,只能边写边猜:

    醉里春归,绿窗犹唱什么来着?流春竹?留春住?

    渺渺予怀,漠漠烟种树。种树没写错吧?怎么感觉这么俗气?

    西楼暮,一帘疏雨,雨里春梦去。这句对不对?元好问是不是写春梦啊?

    废了好半天的功夫,又要了两张纸,这才勉强写完,看着自己抹了又抹的的筏纸,红着脸递给了女婢。

    “陈官人,这小郎君好一个苦工派,一张纸抹得黑了一半,当真是苦工了得。”果真有人挖苦。

    赵训脸上一红,抱拳向着陈欢和朱大:“多谢二位仁兄!不然我这诗词就写不完了。”

    女婢那这筏纸上楼,好半天楼上也不见动静。

    “多半李花魁看也不看扔在了地上。”

    “这麻衣麻裤的小子多半仗着长得漂亮,想来遇一遇李花魁,我看他多半是杂剧看多了!”

    大家都露出果然如此的神态。

    “好词!”突然楼上一声赞叹,让众人惊掉了下巴,紧接着琴声想起,李师师的小唱传出:

    醉里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

    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

    渺渺予怀,漠漠烟中树。

    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

    “没有着意渲染残春景色,而是旁处落笔,侧笔取妍。立意便比我高了一筹!”陈欢苦笑,没想到今天遇到两个诗文胜过自己的人物。

    朱大心中也是有所感悟:“梦里寻春去这句当真是妙不可言,语淡情深,春以流逝,他却不生颓唐之想,还要到梦境中去追寻。也只有他这种年纪才会生的出这种执拗劲。我与陈欢终究还是老了啊。心劲上就差了几分!”

    两位大佬发了话,刚才嘲笑赵训的几个人,面上一阵红一阵白,瞅着没人注意,灰溜溜地溜出了长恨宫。

    楼上的李师师同样思绪飘飞:“绿窗中人借歌唱出心中惜春之情,思春恋春,却说旁人春归而不知,犹自痴情挽留泪。这不就说的是自己么?这公子看上去平平无奇,倒是知我心思。而且他这句颇有六一居士“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的巧思,这心思着实配得上他这副俊俏模样。”

    一曲过后,厅中鸦雀无声,所有人心中都各怀所想,赵训处于处于担惊受怕的状态,怎么大家都不说话?难道我这词记错了?与别的记混了?我去,这下丢大人了。

    “可是我做的不好?你们怎么这么安静?”赵训打破宁静。

    “好!端地是一首佳作!”赞美的声音就像泥石流一般涌了过来,整个长恨宫里充满了快活的气氛。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