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倚剑长天外 > 第八章 云罗县主李不听

第八章 云罗县主李不听

    离开人群的萧逸没去成客栈投宿,也没有去成刺史府寻找方远

    此时的他正坐在一家面馆里,看着眼前抱着一个大碗吸溜的不亦热乎,浑没有什么女儿家包袱的小姑娘头疼。

    这位小姑娘,正是他方才在长街上帮忙解围之人。本来将那奸商处置之后,他也不打算再多做停留,毕竟这个曹尉的身份是冒充来的,还是不要节外生枝的好。

    可谁知这个小姑娘居然就这样跟了上来,起初她还偷偷摸摸隔着半条街跟着,到后面干脆光明正大跟在萧逸后面。

    萧逸几次转身打算问她想干嘛,她就假装是逛街的行人般在那左顾右盼。

    活像一只只要把头埋进沙子里。敌人就看不见自己的鸵鸟。

    眼瞅着时至中午,萧逸干脆停下来问她走了一上午了饿不饿,饿的话前面有家面馆,一起吃碗面去。

    小姑娘一副你怎么能发现我的吃惊模样,呆头呆脑的倒让萧逸觉得有点好笑。她倒也不客气,直接答应了下来。

    这不,前一刻还在长街之上扮演青天大老爷断案的萧逸,此刻正陪着小姑娘吃面呢。

    许是走了一上午真的饿了,连面汤都一饮而尽的小姑娘放下面碗,颇为豪迈的用袖子抹了抹嘴,拍了拍肚皮:

    “吃饱了吃饱了,你怎么不吃哇。”

    萧逸笑了笑说道:

    “我在路上吃了包蜜枣,现在不怎么饿。说说吧,为什么跟踪我跟了一上午。

    如果是感谢的话就不必说了,惩治奸佞本来就是一名官吏的责任。”

    “蜜枣,是葛家蜜枣?好吃吗?”

    小姑娘的关注重点完全跑偏:“我在来济州前就听说济州产枣,特别是济州枣做成的葛家蜜枣特别好吃,是进贡给圣人吃的供品咧。”

    好吃的小姑娘虽然带偏了话题,但萧逸却敏锐的抓住了重点:

    “你不是本地人?小姑娘,你家大人呢。”

    天朝风气开放,不存在什么男女大防的说法。女子不但可以入学,一些特殊的衙门还有女子任职的传统。特别是刑部,很多涉及女子的案件都会交由女捕头负责,事主的家人也更愿意接受。

    本朝天子暗弱,加上身体有疾,一直有皇后协同理政的习惯。近些年更是传出了天子要给皇后加尊号,改元建制,让皇后与天子并称二圣。

    可眼前这个小姑娘,年纪不过十四,看着还不太聪明的样子。又不是济州人士,就这样在大街上晃悠了半天。

    莫不是谁家的小姑娘离家出走了?

    想到这里,萧逸不禁有点头大。他本不打算在济州多做停留,想着直接西去神都准备年底的国院大比。

    只是因为肖老的好意,才打算去找那位录事参军登门投信。如今摊上了这么个小姑娘,他也不好丢下不管,只能先问清楚再做打算。

    “嘿嘿,你先别急着问我。”

    小姑娘眼珠子滴溜溜一转,并不回答萧逸的问题,而是反问萧逸:

    “我问你,你又是谁,叫什么名字呀”

    萧逸故意正颜敛容:“我的名字,你之前不是听过了。小姑娘,本官现在是在问你,你可得老实交代,不许隐瞒撒谎。”

    小姑娘的嘴咧的更大了,得意的哼哼了两声:

    “我知道你是骗那个坏蛋的,你是不是曹尉我不知道,但你绝对不是安阳李家的李游”

    小姑娘竖起一根食指摇了摇,接着朝自己一指说道:

    “因为我爷爷就是燕国公”

    两朝元老,燕国公李策,安阳李家本代家主。

    居然是这个小姑娘的爷爷。

    自报完家门的小姑娘,得意洋洋的看着萧逸。

    两手撑在屁股坐着的条凳上,小短腿伸得笔直。那一翘一翘的样子,仿佛连脚尖都带着几许忘形之意。

    活脱脱像是一只抓住了鸡的小黄鼠狼,而萧逸这个刚刚当着李家人的面冒充李家人的小贼,就是那只被黄鼠狼抓住的鸡。

    不过小姑娘明显是低估了萧某人脸皮的厚度。要说年纪上两人也许只差了两岁,但论脸皮修炼的厚度,那相差只怕不可以道里计。

    萧逸非常自然的拱了拱手:“不客气。”

    “啥?”

    “不客气?”

    小姑娘的脸上得意的神情瞬间呆滞...

    “喂,你是在冒充天朝顶级门阀安阳李家啊!不但冒充了李家你估计还冒充了州里的官员啊!最最最关键的是,你还被国公爷的嫡亲孙女,拳打安阳八百里,脚踏河北六洲地的本大小姐我抓了个现行啊?”

    小姑娘内心狂喊:

    “难道你现在不应该是痛哭流涕追悔莫及的求本大小姐我原谅,然后本大小姐我大人不计小人过的放你一马,然后你再将功折罪痛改前非的带着本大小姐吃遍济州城所有好吃的东西赔罪吗?”

    萧逸理所当然的样子,一下子把这位拳打安阳八百里,脚踏河北六洲地的李大小姐给整不会了。

    要说这个小姑娘,还真是安阳李家的正支嫡系,当代燕国公李策最宝贝的小孙女。放在整个安阳府,那也是鼎鼎大名的人物。

    说她出名,自然不是因为她真能什么拳打八百里,脚踏六洲之地。

    而是因为这个小姑娘身份尊贵不说,偏偏自己还是个胆大包天的性子。从小一丝大家闺秀的模样也无,一直以来都是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

    她的母亲长宁长公主是当今圣人的亲妹妹,父亲是世袭罔替的燕国公世子。自己更是在一出生时就获封为云罗县主,封地正是燕州永庆府云罗县。

    六岁那年她随母亲进宫看望太皇太后,在御花园玩耍时,因为觉得御花园里关的鸾鸟可怜,居然把那只号称有神鸟凤凰血脉的青鸾给放走了。

    放飞青鸾闹得动静太大,连在长生殿和群臣议事的天子都惊动了,把她传来教训了一顿。

    当着天子的面她居然还敢争辩,只说神鸟有灵,不该被囚于笼中。天子多说她几句,她就捂着耳朵连连摇头喊“不听,不听”。

    由此,大名李瑷的小姑娘得了个在安阳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御赐尊号,李不听。

    不知何故出现在济州街头的李不听姑娘,显然不是萧逸的对手。听到萧逸回答“不客气”之后,一下子愣住不知道怎么接了。

    这已经是萧逸第二次看到这个小姑娘呆头呆脑的样子了,心想这样的小姑娘,也不知道她家里人是怎么放心她在外面乱跑的。但如果她真是安阳李家的人,那倒是该有高人正在暗中守护才是。

    “明明是你冒充我们家的人。”

    小姑娘终于回过神来,撅着嘴说道:“怎么搞得好像我还得谢你一般。”

    得,李不听李大小姐这就上套了。

    萧逸耍的手段,其实是街头算命先生常用的把戏。先是故作惊人之语,让对方顺着自己的话头往下问。只要对方问了,那谈话的节奏就尽在萧逸掌握之中。接下来萧逸只需要三两下就能把用话把她拿住,哪里还记得刚刚的兴师问罪。

    但面前毕竟只是个小姑娘,而且看之前她在长街之上护着那个小乞儿,可见这还是个心肠不错的小姑娘。萧逸也不可能真的戏弄于她,而是认认真真说道:

    “你想啊,我虽然冒充了李家的人,但我干的是好事啊。街头惩治奸商为李家扬名。就算事后发现我是冒充的李家人。人们也只会说,你看人家做个好事都要顶着李家的名头。可见这是李家平时做的好事太多,行的义举太多,才能震慑住恶人的缘故。不然为什么人家不冒充王家张家,只冒充李家呢?”

    看着小姑娘呆呆的样子,萧逸微微一笑:

    “如此对你们李家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事情,你是不是得谢谢我啊?”

    “这”

    李瑷一下子陷入了纠结当中,本能得觉得萧逸说的不对,可又觉得他讲得似乎有些道理。

    “好啦”萧逸起身离开了座位:

    “虽然做的是好事,但我毕竟借用了李家的名义,这碗面就算我向你赔个不是。我还有事,就先告辞啦。”

    知道了眼前小姑娘的身份,萧逸反而打算走了。

    看这小姑娘也不像是会骗人的样子,她身份如此尊贵,暗中必然是有高人守护的。萧逸自忖如果待下去,反而有攀附人家家世的嫌疑,所以干脆起身告辞。

    “不许走!”

    见萧逸要走,李瑷着急忙慌的从凳子上跳了下来。一蹦老高挡在萧逸面前,张开双臂将他拦住。

    “哦,小姑娘你还有什么事吗?”萧逸退了半步,看着眼前虎视眈眈的小姑娘。

    “我,我,一碗面可打发不了本小姐,你还没说你到底叫啥名字呢?”

    李瑷也不知道自己想要干嘛,想了半天才想起来自己最开始问萧逸的问题他还没回答。被他绕了半天,几乎都要忘了。

    “我叫萧逸,祖籍洛州,现居东海”这次萧逸却没绕弯子,直接了当的回答道。

    没想到萧逸这次回答得这般痛快,小姑娘又呆了一呆,才接着问道“那你现在要去哪?”

    “我要去刺史衙门寻人,小姑娘你呢”

    听到萧逸要去刺史衙门,李瑷眼前一亮道:“我也要去刺史衙门,那我和你一起去吧。”

    萧逸有心不答应,可是看这小姑娘的模样,只怕不答应也不行了。

    也罢,以她的身份真到了济州,估计也是住在刺史府上。既然是顺路,那便送她回去也无妨。

    心里想着,萧逸朝着面馆大门侧身一扬手:“李姑娘,请吧。”

    看见萧逸答应,李瑷心里乐开了花。长街之上萧逸替她解围,她是既惊又喜。惊于此人胆大包天,敢冒充她们安阳李家的人。喜于此人机智过人,三两下就将那个奸商绳之以法。

    萧逸走后,她鬼使神差得一路跟着萧逸走到了这里,心里面对萧逸充满了好奇。

    在面馆说了这半天话之后她又觉得萧逸十分有趣。从小到大,身边的人对她要么是说教,要么是讨好。但却少有像萧逸这样既不把她的身份当一回事,却又能认认真真跟她讲道理的人。

    济州刺史府在城南,从面馆出来之后沿着道路一直往南走,也就是一刻钟的光景就能走到。可就是这一刻钟的路程,萧逸带着这个小拖油瓶足足走了快小半个时辰。

    实在是李瑷一路上看到什么都好奇,看到吃食就想尝尝,看到好玩的就想试试。

    还一路拉着萧逸问东问西,萧逸还没说多少呢,她就竹筒倒豆子般把自己的底透了个清。从大名到小名,从爱好到外号,连她小时候闯祸烧了自家书房的事情萧逸都知道了。

    看着眼前叽叽喳喳的李瑷,萧逸倒并不觉得烦。正说着话间,萧逸猛地抬头一看,一座朱红色三开间大门矗立在百步之外。大门上悬挂着乌木匾额,上书三个鎏金大字“济州府”。

    济州刺史府,到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