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唐瘿 > 第36章 宝相法师

第36章 宝相法师

    狸奴团团被清风和明月两个孩子的揉搓着,表现的极为温顺,除了“喵喵”的萌叫之外,也会跟着明月的小手互动,只是反应速度没有明月的快,常常抓空。

    嬉戏了好半天后,两个孩子玩累了,趴在火炕上闲聊。

    “驿馆里还没有客栈的火炕暖和,不如让果儿姐来客栈住。”

    明月说道:“阿姊病得那么重,肯定不会来。”

    “不如让师父去说?以前,果儿姐最听淮阳郡王的话,可惜,他走了。师父跟他关系最好,果儿姐应该也会听吧?”清风从师父说到了武延秀。

    “就是因为他走了,阿姊(注①)才会病的。没想到,开始想装病却真的病了。他要是不走,阿姊就不会病了。”

    “他俩在黑沙城时,玩得多好!又是唱歌,又是跳舞,天天在一起喝酒吃饭。这一路上,两个人却没有见过几面,果儿姐偷偷哭过几次。”

    “要是我,我也伤心。他不理人就算了,居然还扔下我们,独自回洛阳。我们再也不跟他做朋友啦!”明月小脸一绷,愤怒道。

    门外响起了动静,守真和魏广宗回来。

    守真进屋就问道:“你们刚来的时候,我问过你们,可汗之女服用的是什么药方,现在你俩再说一遍。”

    清风回答:“刚开始,医师说的是四逆汤(注②)。后来,果儿姐病情加重,医师又改为桂枝汤。”

    明月在一旁狂点头:“阿姊经常眩晕。”

    守真点头:“与我推断的差不多。你们将这副方子还有这些药材统统拿去,给医师看一下,如果他同意,就按这道方子上说的煎药。不过,务必征得医师同意。”

    明月问道:“如果医师不同意呢?”

    “那就听医师的话,他对病人病情负责,担着身家性命,用不用全在他。我这副方子温和,祛病较慢。”

    清风不解问道:“师父,如今果儿姐需要快点好起来,为何师父送去一副祛病较慢的药方?”

    守真说道:“可汗之女的身躯金贵,不如我等身实体健,如果一味用猛药,她会出现血虚萎黄、眩晕心悸的症状。而我这副温和的药方,可以边补身子边治病,只是见效时间较长。”

    两个小道童听得似懂非懂,但明白这是一副好药方。

    晡时(注③),众人一起用过晚饭,魏广宗和徐长明二人将清风和明月送回可汗之女帐下,随行压车的物品里有二人的换洗衣服和药方内所需的药材。

    守真盘坐在火炕上,膝上的狸猫团团争抢着他左手里转动的流珠,有时会“喵喵”的叫上两声,像是附和着他的叹息声。

    “为了平反当年的血案,多少人甘心付出一生,放弃平淡幸福的生活,选择了刀光剑影的江湖。更如说,自己的从叔(裴伷先)早已在北庭都护府扎根,富可敌国,门下食客过千,不计成本的支持着自己,只为在日后的某一天,可以为血案平反,可以让自己的先人不再蒙冤。”

    “与他们默默的付出相比,自己的一绺白发算得了什么。像是改之兄,以他的一身武艺和剑术,本可以做上中郎将(注④),像是魏广宗,以他的一身本领,本可以做上果毅都尉(注⑤),为了平反血案,甘心协助自己,放弃了戎马成名的前程。”

    这一夜,守真想了很多,夜不能寐。

    翌日。

    守真道长前往天龙寺,参加罗兰法师的荼毗仪式。

    云低悬垂,阴冷寒骨。

    众僧站立在化身窑两边,窑前设香烛、供品,主法者寺主罗摩站在中间,维那举《香赞》,念《佛说阿弥陀经》(注⑥)、《往生咒》后,说法道:“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然后,维那手持火炬,画了一个圆圈后,说道:“既随缘而顺寂,乃依法以荼毗,梦百年苦行之身,入一道涅檗之境,惟愿慧镜分辉,真风散彩,菩提园里,开敷觉意之花,法性海中,荡涤心尘之垢。”

    之后,维那将火炬扔入化身窑中,喊道:“烧!”

    众僧念佛十声,高唱《回向偈》曰:“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愿以此功德,平等视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

    众僧三拜,荼毗结束。

    石秀等待着罗兰法师的法身烧后,翻检骨灰,找出了舍利,供养在天龙寺。

    守真在荼毗仪式上,见到了许多寺院的高僧,尤其是长安的西明寺、弘福寺、大慈恩寺、大庄严寺、荐福寺等著名寺院都派遣高僧来参加罗兰法师的荼毗。

    至此,守真心中明悟,实则佛门之内早已知晓罗兰法师的身份,但不管圣神皇帝如何尊佛,都没有人去告密。可见,公道自在人心,人们还是希望这个天下是李唐的天下,而非是武周的天下,这就是民心所向。

    这次来天龙寺参加罗兰法师的荼毗仪式,在石秀的引荐下,守真结识了荐福寺的宝相法师。

    宝相法师的年纪与守真相仿,眉清目秀,言谈举止间隐然有高僧风范,尤其是宝相法师的双眉之间似乎与常人有异,双眉之间过宽,蕴含着一种睿智的气质。

    守真和宝相法师二人引经据典聊起诗词,秉烛夜谈,一时间竟忘记了时间。

    “数着残棋江月晓,草衣木食轻王侯。世间甲子管不得,遥指白云天际头。”

    宝相法师从诗句里听出守真道长有些去留犹豫之事,似有红尘之事扰心,如残棋萦绕心间,虽是向往白云野鹤般的生活,却总是不甘心,不能归去兮。

    “轮回一别错三生,相逢今又踏红尘。聚散离合本无常,痴心何必换情深。”宝相法师吟道,想要劝慰守真。

    “人间生灭有谁穷,变化虚随一夜风。百年大小荣枯事,过眼浑如一梦中。”守真以诗句告诉宝相法师,自己早已看透人生,亦如过眼云烟,如梦如幻,应作如是观。

    宝相法师眉头挑动,继续吟道:“夜半烛花与君见,诵经听禅两不厌。前世今生缘未尽,有情无情两重天。”

    “两重天?”守真的道心在这一刻竟被宝相法师察觉出了裂痕,他所图之事真的就是“两重天”之事。

    --------------------------------------

    注①阿姊,即现代的姐姐、阿姐的称呼。《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唐代李商隐《骄儿诗》:阶前逢阿姊,六甲颇输失。

    注②四逆汤和桂枝汤,皆出自东汉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注③晡(bū)时,即申时(下午3时至5时)。唐朝时期,寻常百姓家为一日二餐。皇帝王公等一日三餐。时至民国时期,寻常百姓家仍有部分保持着一日二餐的习惯。

    注④唐代,中郎将为各府卫的禁卫统领,品级在正四品下,为高级武职,仅次于正三品的大将军和从三品的将军,大将军多虚职,中郎将是十六卫军的统兵主力。

    注⑤果毅都尉,唐代折冲都尉的副职。折冲府置折冲都尉一人,左右果毅都尉各一人,别将、长史、兵曹参军各一人。

    注⑥《佛说阿弥陀经》,由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为净土宗所尊崇,被列为净土三经之一。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