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唐瘿 > 第80章 樱花红颜

第80章 樱花红颜

    青丝倩影匆匆去,十里樱花十里尘。

    守真魂不守舍的跟随着三郎武崇敏在山樱园里穿行,春风一过,落樱纷纷,飘落在他的左肩之上。

    他想要用右手拂去落花,却是抬臂吃力,转头间,眼光再次从左肩掠过,望向了小金仙的方向。

    正好看到小金仙“惆怅望云涯”,望着天际不知想些什么。

    像是似有所感,小金仙转眸望向守真,两个人的眼神第一次在虚空中交汇。

    守真连忙避开,转过头来,心中喟叹:“击鞠大赛对她不公平!我一定要做些什么。”

    西城县主小金仙若有所思,像是想起了什么,但偏偏没有抓住心间一闪而逝的感觉。

    “天师,天师!”三郎武崇敏呼道。

    守真这才回过神来。

    “三郎,还要多久?没想到后花园这么大。”

    “看到那座后山了吗?上面那个亭子就是了。”

    “春风和煦,却是一个好去处。”

    “那是阿兄为母亲大人修建,母亲会时常来此游玩。”

    抬眼望去,后山南面平缓,北面陡峭,上有茂盛的树木,带着新绿,还有一片竹林,增添了不少的雅意。

    最为巧夺天工的是一条清澈的溪流弯曲环绕着后山,而雕刻彩绘镶金栏杆的亭子正好坐落于溪畔,尊享高贵华丽之意的同时又可以融于自然的清雅之中。

    未等四个人进入亭子,就听得有人在演奏瓯乐(注①)。

    另有数人踏歌起舞,兴趣盎然。

    为首之人正是临淄王李隆基,弱冠玉面,目光炯炯有神,隆准日角,其貌奇伟。

    守真与身后的清风、明月的道袍打扮吸引了临淄王李隆基,起舞之间与守真示意点头,却未停下舞姿。

    武崇敏在一旁说道:“曲水饮宴无须引荐,我们找地方坐下,等待羽斛而至,吟诗作赋,再通姓报名。”

    守真的目光有些躲闪,察觉昔日好友李隆基没有认出自己,松了一口气之余也有些落寞。

    四个人找了一处曲水溪畔,坐了下来,上游已经有人开始“曲水孵卵”,将早已准备好的熟鸡蛋漂流于溪水之上。

    只是溪水九曲,山势挡住了人影,不知道是哪家女眷还是未婚娘子,亦或是丫鬟婢女代劳之举。

    清风和明月最是欢喜,眼巴巴的望着远处的熟鸡蛋被人取走,只能继续蹲守在溪边,看着远处人影晃动,却是一枚鸡蛋也没有遗漏而来。

    守真还在回味着刚才与李隆基的照面。

    沉思之际,武崇敏误以为守真觉得自己被轻视,连忙解释着:“天师,每次皇族子嗣聚会,也会带着不少的外戚而来,或是交友,或是踏青,或是联姻,根本介绍不过来。只要等到吟诗作赋时,我们以诗会友,定能名扬天下。”

    “好,我会助你一臂之力。”

    守真马上想明白了这条规矩。

    来曲水饮宴之人,非富即贵,如果要一一通姓报名的话,多了拘谨不说,相互施礼起来也是麻烦。

    不如来宾到此各玩各的,等到需要抛头露面之时再做介绍。

    不过,这种自我介绍的环节比较少见,皇族子弟大都相识,即便有陌生面孔,也是外戚之流,没有多少人想认识。

    “三郎,那位年长的道士是谁?”

    “哼!他就是韦捷请来的史崇玄。前段时间,他与佛门大战一场,被韦后器重。”

    听到史崇玄这个名字,守真却知晓,史崇玄是叶法善的小师弟,精通道经,特别是道经之源流。

    守真只闻其名,这是第一次见到传说中的史崇玄。

    不得不说,史崇玄比守真更像是一位“道骨仙风”的道长,鹤发童颜,无需多言,便可以证明深厚的道家养生功夫。

    “史天师与佛门大战?何时之事?”

    “去年冬至之前吧,好像是争辩《化胡经》真伪一事。”(注②)

    “结果呢?”

    “前几天,圣上下制:如闻道观皆画化胡成佛之相,诸寺亦画老君之形。两教尊容互有毁辱,深为不然,自今并须毁除。《化胡经》屡朝禁断,今后有留此伪经,及诸记录有言化胡者,并与消除,违者准敕科罪。”

    “这是佛门胜出。”

    “不然,史崇玄以‘明道化、明天尊、明法界、明居处、明开度、明经法’类集诸道经之说,以述道教、道经之源流,彻底不承认佛门是华夏之学,讲起排除在外。据说,圣上为了太后礼佛的颜面,将此书废除,却对佛门非华夏之学的态度模棱两可,让史崇玄成为道门的领军人物。”三郎武崇敏道。

    “三郎,短短数日不见,为何说话变得文绉绉?”

    “一切皆是天师功劳。自从天师传授于我《黄庭经》,又被父亲大人教导说要我稳重,我静下心来,再无之前浮躁之气。”

    “孺子可教也。不过,贫道总觉得你现在说话怪怪的,根本不符合你的天性。”

    “真的?”

    “然也。”

    三郎武崇敏一拍大腿道:“我就说嘛,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我怎么就改了天性了呢?我自己都觉得不信。算了,我不装了,这两天装得我头大,说每一句话都要想好半天,太痛苦。”

    “这才是我认识的三郎嘛。”

    看着武崇敏恢复了“童言无忌”的风格,守真哈哈大笑起来。

    二人说话间,听得明月尖叫了起来,他守株待兔,终于收获一枚漂流而下的熟鸡蛋。

    清风羡慕的看着明月手里的鸡蛋,马上叫道:“快看,羽斛来啦!”

    武崇敏为之一振,希望羽斛到他这里停下来,给他一个吟诗作赋的机会。

    溪畔上越来越多的人抢占位置,都希望羽斛在自己的面前打转旋转,或者直接停下来,好让自己“即兴赋诗”,一战成名。

    说是即兴赋诗,实则不少的权贵子弟早已备下写好的诗词,或者请来幕僚清客做枪手。

    这些权贵子弟缺的只是一个机会,一个曲水流斛的机会。

    羽斛最终停了下来,一位青年男子有幸取起溪中的酒杯,开始捻须沉吟,腹中打稿。

    武崇敏低声道:“此人叫薛伯阳,乃是仙源县主的新婚夫婿。”

    “仙源县主?安国相王的第五女?”

    “对,去年秋季低调成婚。薛伯阳的父亲是礼部郎中薛稷,官职较低。”

    “松声添奏乐,草色助铺筵。清溪漂羽斛,螺杯任漫传。”薛伯阳即兴赋诗一手,然后举杯饮下斛中酒,再行礼以示承让之意。

    早有各家的书童研墨,幕僚清客誊录,将这幅诗文张贴在亭子和走廊上面,等待曲水流斛结束后,抄录成集,留名于京城之中。

    ------------------------------------------------

    注①瓯乐,用箸根打击不同的陶瓷土制成的乐器和器皿,可以发出清脆悦耳的音乐。《唐伯虎点秋香》里,周星驰击打瓷碗唱Rap,即为瓯乐。

    注②化胡经,声称老子李聃西出函谷关,来到了天竺的迦毗罗卫国,此国王后名曰净妙,老子李聃乘其白日午睡之机,化为日精自口而入,居胎十月,于第二年的四月八日夜半时分自左腋而生,堕地即行七步,此人便是佛教祖师佛陀,佛教由此而兴。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