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唐瘿 > 第83章 潜龙在渊

第83章 潜龙在渊

    守真参加曲水流斛最大的收获不是一战成名,而是在武崇敏的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

    武崇敏就像是一块璞玉,在守真刻意的雕琢之下,开始焕发光泽。

    “前几日,梁王武三思和父亲大人一起主动辞去亲王爵位,圣上竟然应允,最终降封为德静郡王和安定郡王。从那日开始,大兄就再也没有与驸马韦捷一起出游厮混过,天天在府中打骂下人。我本以为,不过是一个爵位嘛,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原来如此,原来如此。”三郎武崇敏举一反三道。

    守真说道:“三郎,你年纪尚幼,但见识不凡。我问你,自古以来,怙恩恃宠之人大都是什么下场?”

    三郎武崇敏被守真一捧,有些心热,说道:“辜负了圣恩,肯定会被圣上责罚。”

    “言之有理,唯有谨言慎行才能长期身居高位,这才叫做德配其位。今日,我们暂且避其锋芒,且由得他们猖狂,自会有上天收了他们。”

    三郎武崇敏点头道:“天师说得是,我们坐山观虎斗。”

    “三郎,什么坐山观虎斗?”卫国公薛崇胤不见了好一会儿,这时又出现在众人面前。

    守真圆场道:“今日斗诗斗赋斗美酒,明日肯定扬名洛阳城。”

    “放在以前,咱们府上的盛宴绝对是明日的话题,但刚才,安乐公主和驸马武崇训等人大闹卫王和温王的封王宴会,怕是明日有得瞧。”卫国公薛崇胤神神秘秘说道。

    “我知道卫王是原义兴郡王李重俊,这温王是谁?”

    “卫王是圣上第三子李重俊,温王自然是第四子李重茂,他原是北海郡王。”薛崇胤解释道。

    “安乐公主为何要大闹宴会?”

    “具体详情还没有传过来,明日定然能够知晓内情。”薛崇胤说道。

    三郎武崇敏仍陷在刚才的政治势力之争中,问道:“大兄,谯王就这么被贬为濮州员外刺史了?”

    谯王李重福是皇帝李显的庶长子。

    卫国公薛崇胤嗤笑道:“谁让他娶了张易之的外甥女了呢?如今张易之被清算,他没有冷落了这位妃子,反而为妃子说好话?你觉得圣上和皇后不寒心吗?”

    听到谯王李重福,守真就来气。

    最近,他刚刚在谯王李重福的府邸布下眼线,用李过的话说,花了重金买通了一位宦官,又安插了一位侍卫,就是为了押宝赌谯王李重福能够成为下一任皇帝。

    没想到谯王李重福这么快就被皇帝和皇后贬出京城,守真和李过等人的心血白费了。

    守真忍不住嘲讽道:“夫妻恩爱也是错。”

    卫国公薛崇胤满不在乎的说道:“夫妻恩爱情深,还是母子之情情重?当年,圣上的嫡长子是怎么死的,皇后会真的不知情吗?”

    “大兄,怎么死的?”三郎武崇敏马上来了兴趣。

    “大兄我还没有死呢。”薛崇胤被气到了。

    “失言,失言。大兄勿怪。”三郎武崇敏赶紧道歉。

    皇帝李显和韦后的嫡长子是邵王李重润,原名为李重照,因避讳圣神皇帝武曌的曌音,改为李重润。

    四年前,邵王李重润与其妹永泰郡主李仙蕙、魏王武延基(武承嗣嫡长子)三人私下议论张昌宗、张易之兄弟擅政之事,为人谗构,被圣神皇帝赐死,死时年仅19岁。

    这个“为人谗构”的其人就是张易之的外甥女,不管她想帮助二张兄弟除掉皇族李氏的嫡继承人,还是帮助谯王李重福争“皇太孙”之位,她的目的都达到了。

    李显和韦后仅有一子,便是邵王李重润,却被圣神皇帝赐死。

    二人为了保命生存,不敢怒更不敢言。

    风水轮流转,韦后母仪天下之后,岂能忘记谁是杀死自己儿子的幕后真凶?韦后拿太后没有办法,但对付谯王李重福还是易如反掌的。

    听了薛崇胤讲述的宫闱秘辛,守真才知晓内情。

    “帝王家无亲情,从小兄弟之间就这么算计,才能成长为帝王。”守真内心里感慨,却不好说出来。

    随即,他想起一事,惊道:“之前曾听说,要将可汗之女许给卫王李重俊。如今,谯王被贬,卫王成为储君的可能性极大,还会娶可汗之女吗?”

    清风和明月也跟着紧张起来,不再嬉戏。

    “为何不能?除了太子妃之外,还有其他妃位和嫔位嘛。”

    “不会影响朝廷与突厥之间的关系吗?”

    卫国公薛崇胤反问道:“如今京城里四大方士左右逢源,经常出入皇室王府,皆以长生之术来结交王孙贵族。天师却从未以道术讲法,结交皇族,而是喜谈政治,是想效仿司空魏徵吗?”

    “卫国公既言四大方士,方士非道士,道士非方士。道家虽有长寿之术,却也讲明哲保身,身在京城,鱼龙混杂,若不分清望气所在,择否而居,牵机气运,如落深渊,引来杀身之祸,何谈长寿之道?”

    “望气?没见天师出府,如何得知黄龙白日飞天之事?”卫国公惊悚不已。

    “黄龙上天,紫云加盖,乃是盛世吉兆,道门自有望气法门。但不知道卫国公听哪位高人指点,竟知晓道门秘辛?”

    卫国公薛崇胤内心震撼不已,已经认可了守真,悄声道:“昨日,我与表弟李三郎闲坐,其手下有一位方士韩礼,说出黄龙破土而出之象。”

    “好哇,大兄又去斗鸡?”武崇敏对望气不感兴趣。

    卫国公被打断了话题,也不气恼:“三月初七是清明节,等扫墓回来,才开始斗鸡。我只不过与表弟挑选品种,定下时间和地点。”(注①)

    “到时我也要去,大兄不能丢下我独去。”三郎武崇敏的天性爆发。

    卫国公薛崇胤还想对守真说些什么,却因为二弟郢国公薛崇简的回府而搁浅。

    不得不说,郢国公薛崇简更像是镇国太平公主府的少主,刚刚伴驾圣上回宫后,便赶到了自家的后花园招待宾客。

    宾客的反应大不相同,未等薛崇简一一前去寒暄,都主动前来与他问候,就连最嚣张的两位驸马,成安公主夫婿韦捷、宜城公主夫婿裴巽,都起身前来寒暄。

    身为长子的卫国公薛崇胤心中吃味,却没有表现出来,一如既往的饮酒下肚,仿若未见。

    只不过,右手下意识的连续捋着须髭,出卖了他内心的尴尬之意。

    ----------------------------------------------------

    注①斗鸡,《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已有记载。《史记》和《汉书》上多处记载有关“斗鸡走狗”之事。唐初诗人王勃因写了一篇斗鸡檄文,被唐高宗李治罢了官职,贬为闲人。

    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古人掌握野鸡的生活习性,清明至六月是野鸡交尾孵蛋期,雄鸡为择偶互相厮杀最为激烈。人们发现清明节家养的雄鸡性情也最烈,若两雄鸡于此时相斗,酣战最为精彩。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