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唐瘿 > 第113章 政治平衡

第113章 政治平衡

    镇国太平公主府,随云殿。

    守真正襟危坐,面对着强势气场的太平公主,大气不敢喘。

    郢国公薛崇简和三郎武崇敏跪坐在另一旁,脸色紧张中带着一丝憧憬。

    太平公主头顶双鬟髻,斜插一只凤钗,雍容华贵,口脂蕊红,朱唇轻启:“你这个小道士,一句话就瓦解了朝中的忠良,除掉了梁王的眼中钉。他们可是有着拥戴之功的老臣,你不怕他们恨上你?”

    “他们都是大唐的忠良,不会将我这个小道士放在心上。因为能够赏赐他们的人是圣上。”守真深吸一口气,强顶着太平公主的气场说道。

    “没有了实权,这叫赏赐?”太平公主渴望实权已久,从圣神皇帝时期就渴望手握实权,但太后一直没有赐给她一官半职,相反赐给了她无数的房产和钱财。

    太平公主从小锦衣玉食,自身对爵位待遇的虚职不感兴趣,喜好权谋的她,觉得用了实权才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如果五王效仿汉朝张良,功成身退,定会留下千古美名,但若像是韩信那样居功自傲,定然没有好下场。小道士只是顺水推舟,帮着五王做了选择。”

    “果然如你师父所言,巧舌如簧。本宫倒是小觑了你,反倒是让梁王捡了便宜,让你成名。”

    “小道士无意功名,只是利用梁王做挡箭牌,不得不略施小计,赢得梁王的投桃报李之意。如果没有驸马韦捷的步步紧逼,小道士仍是客居在公主府的小道士。”

    “母亲大人,天师出身长安昊天观,乃是皇家道观的官方住持,若论起身份来,比之墨敕的郑普思等人都要尊贵,却被人无端轻视,分明是故意无视天师隐居在我府之上。”郢国公薛崇简接口道。

    “是这样?如今,驸马韦捷与你们有了罅隙,驸马杨璬与你们结下了暗结,只有驸马武崇训与你们交好,你们这是让外界认为本宫在与梁王结成盟友吗?”太平公主反问道。

    听着太平公主说的有理有据,众人竟不能反驳。

    三郎武崇敏喏喏道:“杨璬摔落下马事大,我……我不得不跟母亲大人通报一声。”

    守真和薛崇简这才明白为何太平公主知晓了众人与驸马杨璬交恶之事,更是没有反驳的借口。

    “梁王能庇护你,本宫亦能庇护你。你说说,如何消除外界对本宫的误解?”

    “小道士觉得求田问舍便可以解决此事。”

    “效仿萧何?”

    “殿下学识渊源,正是这个意思。”守真回道。

    五月二十五日。

    皇帝李显颁下制书,下令降低武氏一族成员的爵位,将梁王武三思降为德静县王,将定王武攸暨降为乐寿县王,将河内王武懿宗等十二人降封为公爵。

    这是皇帝李显的政治平衡之术,意在消除五王没有了实权之后的哗然之声。

    五位被封了异姓王之后,大唐的忠良得到了应有的赏赐,虽然没有了实权,但武氏一族也被削减了势力,朝廷上下也不再纠结此事。

    最高兴之人莫过于韦皇后,在重要的职位上安插了不少的韦氏一族成员。

    五月二十六日。

    皇帝李显任命唐休璟为尚书左仆射,依旧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又任命豆卢钦望为尚书右仆射。

    豆卢钦望的孙女豆卢氏,乃是相王李显的嫔妃。临淄王李隆基的生母被害之后,豆卢氏抚养李隆基等人长大。

    最近,相王李旦很少出府,手里能够调用的资源不多,索性将暗处的资源都打发出了京城,去外地任职,算是保存实力。

    皇帝李显最是悠闲惬意,接到了几份密报之后,政治天平逐渐向自己倾斜,再也没有了威胁势力,心情大好,每夜都会挑灯夜战,与宫中红妆队大玩击鞠。

    唯有被降爵的武三思觉得郁闷,本以为就是承让一下,走个形式过个场面,没想到皇帝李显真的将自己的亲王爵位降到了郡王。

    他正在宫里与韦皇后大吐苦水,要求皇帝李显重新封还给自己亲王爵位。

    韦皇后搂着他的脖子,齐胸襦裙早已散落在地。

    “你要其他赏赐都好办,就是这个亲王爵位不好办。总要给那些人一个说法,不能刚刚降了爵位马上就擢升回来。”

    “你们拿我堵住了那些人的嘴,倒是你们舒心起来,我却失了颜面,想我堂堂的亲王已经做了数十年,反倒是被你……”

    “别说话,吻我。”

    韦皇后安排了红妆队与皇帝李显去打马球,时间宝贵,岂能只听武三思抱怨而不办正事?

    武三思乃是花丛老手,知晓只抱怨解决不了问题,便埋头苦干起来。

    深夜,回到梁王府,他愁眉不展。

    如今,朝中没有了清算武氏一族的声音,他终于松了一口气。

    但贪婪是人性之一,没有了危险之后,武三思又对亲王之位念念不舍,总觉得人们看他的时候少了些尊敬。

    “一定是亲王爵位的原因!如果我能恢复亲王,意味着本王并没有失去帝心,没有失去气运。但凡有大气运罩身,本王就不会虎落平阳。”

    “明日,还得让这些清客谋划一番,要回我的亲王之位。”

    武三思半仰在罗汉榻上,久久无法入眠。

    他早年因为父亲坐罪,被流放岭南,在那个时期曾经受过苦难。刚刚回到京城,便被圣神皇帝授予右卫将军,起点极高。

    从此之后,他再也没有受到过委屈,尤其是魏王武承嗣去世之后,他的野心更是膨胀,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与魏王武承嗣不同的是,武承嗣看中了皇太子之位,而且看重手里的权力,想着继承大周的江山。

    而武三思则不同,对皇位和实权不是很在意,如果不是幕僚的怂恿,他都不想参与夺嫡的斗争中。

    后来,他的心思很快就被钱财之物吸引过去,但凡给他送钱就能成为他的府上宾客。

    他则利用手里的政治资源帮助那些送钱之人换来了官职,卖官鬻爵就是从他开始。更为惊讶的是,他特别享受这种感觉,自认为自己是天下最公平之人,一手钱一手官,童叟无欺。

    外界认为他无恶不作,卖官鬻爵,是朝廷的大蛀虫,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待武三思这个人,他是一个有着独特的“底线原则”的人。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