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唐瘿 > 第140章 山雨欲来

第140章 山雨欲来

    没有人能够想到已经这个时候,驸马武攸暨来到了昊天观。

    宝相法师一脸的平淡,眼神却是有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异色。

    守真没有避开宝相法师,整理着衣冠,解释道:“在东都洛阳时,曾暂居在镇国太平公主府,与驸马武攸暨有过数面之缘,其人沈谨和厚,专自奉养,极易相处。若是寻得机会,小道亦可引荐一二。”

    宝相法师淡笑曰:“有缘再说有缘,你且去会客,小僧正好可将这卷书读完。”

    朋友贵在相知,守真不再多言。

    他见到了驸马武攸暨,却察觉出武攸暨的脸色异寻常,没有了往日的淡然,眉宇之间有一丝焦虑之意,像是遇到了难题。

    二人相识和相知与其他人不同,第一次见面便是那种“倾盖如故”的交心知己,非“高山流水”般的雅致人物不能理解二人的情谊。

    房内没有旁人,就连清风和明月都已经退下,武攸暨放下手里的茶,看门见山道:“武氏一族危矣。”

    “怎么,圣上准备迎合朝廷重臣的上疏?不是已经降封过了吗?怎么还要降封吗?再降封的话,可就没有王位。”

    守真没有听到过相关情报信息,感觉自己错过了“一场大事”,因此下意识的反应比较大,也让武攸暨误会了他十分关心武氏一族。

    武攸暨摇头道:“并非圣上的旨意,也非是朝中老臣的上疏。是驸马武崇训和武延秀两个人惹了大祸。”

    听说是武延秀,守真不由得紧张了一下,为了缓解自己的情绪,他故意大笑了起来:“怎么可能?武崇训和武延秀的背后可是安乐公主,安乐公主是圣上和皇后最疼爱的女儿。”

    “最疼爱的女儿”并非随意而言,也非是随便哪个公主在撒娇时就能获得这个说法,而是所有人都公认的身份。

    即便如一向喜欢隐居的武攸暨都知晓这个典故,而且是刚刚迁都长安之后在最近发生过的事情。

    安乐公主拥有两件百鸟裙,为旷世珍品。

    百鸟裙是由负责备办宫中衣物的机构殿内省尚衣局制作,采百鸟羽毛织成。

    此裙的颜色鲜艳无比,令人眼花缭乱,不知其本色,从正面看是一种颜色,从旁看是另一种,在阳光下呈一种颜色,在阴影中又是另一种,裙上闪烁着百鸟图案。

    例如说,益州进献的单丝碧罗笼裙,缕金为花鸟,细如丝发,大如黍米,眼鼻口甲皆备,神奇而不可思议。

    安乐公主把其中一件百鸟裙献给母亲韦皇后,颇受皇后喜爱。

    安乐公主更是得宠,后来发展到曾自做诏书,蒙住前面的内容,请皇帝画押,李显笑着答应其请。

    安乐公主更是变本加厉,奏请将自己立为皇太女。

    右仆射魏元忠劝谏不可如此行事。

    安乐公主当时就说:“元忠是山东愚顽倔强之人,怎能与他商议国事?我本是皇帝的女儿,有何不可呢?”

    皇帝李显没有应允此事,但对安乐公主的宠爱依然没有改变,就像没有这回事一样。

    由此奠定了安乐公主的“最宠爱的女儿”身份,其他公主再也不敢与其争宠。

    换做其他皇子或是公主,提出做皇太女,定会被幽禁起来,按照“谋反”来定罪。

    不然的话,太子李重俊的颜面何在,又将如何维护皇权的威严呢?

    这一切却对安乐公主没有任何影响。

    但令人觉得诡异的是,不久之后,右仆射魏元忠升任左仆射,中书令的职务如故。

    只是魏元忠的苦闷没有人能理解,他在朝中早已被孤立,再高的官职都调动不了武三思一派和安乐公主一派的门客和海量“斜封官”。

    像是宰相李峤、郎官沈佺期、宋之问等人都是安乐公主的左膀右臂。

    特别是李峤,以吏部尚书之职拜相,加授同中书门下三品,三度拜相,几度沉浮,看破了官场,一心依附权贵。

    当时,驸马都尉王同皎谋诛梁王武三思,结果被宋之问等人密告,王同皎以谋反罪下狱。

    宰相李峤参与审理,却畏惧武三思威权而无所作为,致使驸马王同皎冤死,天下称怨。

    但是李峤仍是当朝的文坛领袖,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崔李苏杜)。他的文章善于隶事用典,讲求骈偶,辞采华美,堪称大手笔。

    苏味道年仅二十岁便举进士及第,后来历任中书侍郎、吏部侍郎、同平章事,两度跻身相位。

    武周时期,圣神皇帝强权当政时期,苏味道明哲保身,避免得罪各方,处事模棱两可,时有“苏模棱”之称。

    后来他更是阿附张易之,被贬为眉州刺史,卒于任上。

    如此谄媚之人,其文采却是极为出众。

    多说一句其后人。

    苏味道有四个儿子,老大、老三、老四都“子承父业”做了官,只有老二与众不同。

    老二叫做苏份,苏味道死后,苏份就在眉山县(今四川眉山市)娶妻生子,“自是眉州始有苏氏”。

    苏份的第九代子孙里出了个苏洵,苏洵的二儿子叫苏轼,三儿子叫苏辙(苏洵的长女是八娘),即为大名鼎鼎的“三苏”。

    安乐公主的门客里有宰相,武三思的门客里更是有数位宰相,除了宰相杨再思和宰相魏元忠之外,其他宰相全部都依附于武三思。

    驸马武崇训背靠两大政治势力,一是安乐公主,一是父亲武三思,根本没有将太子李重俊放在眼里。

    安乐公主向来与这位太子有隔阂,经常爆发冲突,驸马武崇训自然妇唱夫随。

    武三思对太子李重俊也没有好感,一则是太子李重俊的身边没有自己安排的内应,无法暗中控制这位未来的皇帝,二则是皇后厌烦太子李重俊,毕竟不是亲生。

    武崇训身边两个最重要的人对太子李重俊都没有好感,他又岂能对太子李重俊有敬意?

    身为太子宾客,他经常辱骂李重俊,以太子不是韦皇后所生而呼为奴,这让太子大为恼怒。

    再加上安乐公主要自立为皇太女,与李重俊唱对台戏,让太子气愤不已,经常在东宫里大发雷霆,发誓日后要铲除武氏一族。

    他不敢说要惩罚安乐公主,因为一旦传入皇帝李显的耳边,定会让自己受到训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