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唐瘿 > 第165章 相互猜测

第165章 相互猜测

    此刻,守真离开了昊天观之后,观内只剩下武延秀和安乐公主等人。

    厢房内,仅有武延秀和安乐公主二人,其他则在外面守候。

    安乐公主时而紧张,时而兴奋,神色变化极快。

    武延秀一脸阴沉,再回头转向安乐公主的时候,又变成了笑脸:“殿下,听见外面的声音了吗?事成!”

    “不要高兴得太早。万一失败了呢?”

    “失败了跟我们有什么关系?我只希望武崇训能死在这次大乱之中。”

    安乐公主笑嘻嘻道:“你就这么恨他?”

    “恨他?不,他是我的堂兄,我怎么会恨他?我只是嫉妒他,嫉妒他能娶了殿下。嫉妒之火一直燃烧着我的心,如果不能与殿下在一起,我宁愿去死。”

    安乐公主脸色一变,眼睛一亮:“你真的愿意为了我去死?”

    “太子谋反,还不够我死九回的吗?一旦太子失败被捕,早晚能审讯出我这个幕后之人。殿下,到时候你可得救我。”武延秀粉腮一动,惨兮兮道。

    “我可救不了你。一旦李重俊那个家伙真的杀到了皇城里,父亲出了事,雷霆之怒,谁也保不住你。”

    “殿下,万一太子成功登基称帝,我等可再也不能保命。”

    安乐公主跟着担忧道:“是啊,万一那个废物真的翻身了呢?”

    武延秀担忧道:“殿下不是在圣上的身边有自己人吗?没有提前知会一下?”

    “提前知会一下,万一泄露了是消息,让圣上怀疑我?”

    武延秀大吃一惊道:“殿下,真的没有知会一下吗?万一……万一圣上有危险……?我等死无葬身之地。太子真的登基,绝无我等容身之地。”

    安乐公主哈哈大笑了起来。

    厢房之外,侍女和侍从听得屋内若隐若现的笑声,又听着观外的嘈杂声,仿佛是两个世界,一会儿紧张,一会放松。

    “逗你玩呢,本宫怎么能让父亲陷入危险之境呢?”

    看着安乐公主不怎么正经的回答,武延秀仍是不太放心,他千算万算,就是没有算到安乐公主在这件事上居然没有听从他的意见。

    筹谋了这么久,他事无巨细,每一步每一局都推算了无数次和无数个结局,最终可以一锤定音的环节就是皇帝李显出手,拿下太子,除掉这个时刻威胁着安乐公主的人。

    “放心吧,父亲身边的人出现时,肯定会吓你一跳。”安乐公主看着武延秀的粉面忽红忽白,看出了他的恐惧,忍不住安慰道。

    “原来殿下早有安排。”武延秀拍马屁道。

    这个时候,如果外面的太子真的按照自己所计划的举兵,那么武三思父子肯定会被杀掉,自己就能得到安乐公主的芳心。

    “本宫的安排能不能用得上还两说。你说,李重俊那个废物没有去梁王府,本宫岂不是白白支走了武崇训?”

    “我也担心此事,一旦武崇训没有死。我亲自出手杀了他,说什么也不能让他再出现,殿下只属于我一个人。”

    安乐公主吃吃笑道:“你真的会为了我而亲手杀了你堂兄?”

    “为了殿下,我可以做任何事情。”武延秀开始动手动脚。

    安乐公主半推半就道:“别闹了,等着出了结果,随时都有时间。”

    武延秀只能停手。

    正在这时,一位侍卫在屋外禀报道:“殿下,皇宫大乱,太子率兵出走长安城。”

    安乐公主在屋内沉默了良久,问道:“太子率兵?太子何时有了兵权?外面出什么事了?”

    “据说……据说,太子率兵冲进了梁王府。”

    “太子为何要去梁王府?”

    “属下不知。”

    “梁王府可有动静?”

    “据说……据说,梁王被太子杀害。”

    “什么?”

    一时间,所有人都震惊的沉默起来。

    突然,安乐公主在屋内大叫道:“快去!快去梁王府打探消息!快去寻找驸马,把他给我带回来!”

    侍卫马上分出一部分去,匆忙跟随着来人奔向梁王府。

    厢房之外,侍女们窃窃私语,全都不敢相信。

    厢房之内,武延秀忍住心中的兴奋,忍住自己只想跳脚的兴奋,脖子憋得通红,只想大叫,却不敢叫出来。

    安乐公主脸色变了数次,才忍住了情绪,演绎出了刚才的情景。

    “成功了?那个废物真的成功了?”安乐公主低声自语道。

    武延秀听到后,低声道:“裹儿,我这驱虎杀狼之计如何?”

    听他不叫自己殿下,而是“裹儿”,安乐公主斜了他一眼,似笑非笑道:“你别高兴的太早。只是说武三思死了,没有说武崇训死。”

    武延秀大怒道:“我这就赶去梁王府,暗中杀了他。”

    安乐公主见他急眼,安慰道:“别去。你去了,只会引起他人的怀疑。如今,你跟我在一起,才能避开他人的怀疑。且让李重俊那个废物吸引他人的注意去吧。”

    武延秀担心自己的戏演过了,见好就收,假装气愤道:“李重俊那个废物要是不杀武崇训才是怪事,平时就是武崇训经常呼他为奴,他能忍下这口气?”

    “还说,还不是你怂恿武崇训这么做?”

    武延秀大惭道:“我哪里知晓他这么胆大?竟然真的这么做。”

    安乐公主白了他一眼,说道:“刚才报上来说,李重俊出走长安城,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他没有去皇宫?”

    “不可能吧?只去了梁王府?杀完人,便逃出京城?为何要逃?”武延秀也不解,按照他的计划,太子身边的人还要怂恿太子去皇宫。

    如果太子仅仅去皇帝李显那里负荆请罪,没准皇帝原谅了太子,死了一位重臣也就死了,还影响不了国本。

    一旦太子率兵去了皇宫,不管出于什么目的,皇帝李显都会认为太子兵谏逼宫,罪无可赦。

    众人都不敢出去,不管是安乐公主和武延秀一方,还是守真和李过一方,遇上太子仓促起兵兵谏,谁出去谁就是太子的同党,事后清算,谁也说不清楚。

    这就造成了信息不对称的局面,没有人知晓外面到底发生了什么,全都是凭借只言片语的情报信息去推测,甚至猜测。

    幕后之手的武延秀也并非全部知晓太子李重俊的计划,他谋划归谋划,具体执行起来的变数太多,他无法保证太子就是按照自己的计划去兵谏。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