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唐瘿 > 第179章 反转结局

第179章 反转结局

    自从知晓了守真的真实身份之后,临淄王李隆基对待他的态度从谋士门客转变为好友。

    李隆基不仅仅找回了昔日年少时期的好友,还知晓了自己母亲遗骸的藏地,多年的心愿全都实现。

    心情大好,他带着众人经常去潞州近郊打猎。

    有人见到潞州州境有条黄龙白日飞上天。

    特别是李隆基出去打猎,像是有紫色云彩在他头上,后面跟从的人远远望见。

    守真亲眼见证了这种情景,心中大悦,替昔日好友高兴。

    他与李隆基说起过自己的身世,而裴氏家族血案的幕后真凶便是上官婉儿,他与李隆基约定,待到事成之日,李隆基一定要为裴氏家族平反,一定要将上官婉儿绳之以法。

    话说,相王李旦这一脉与宰相裴炎很有缘分。

    如果当年不是武后假借宰相裴炎之手扳倒了皇帝李显,也不会轮到相王李旦登基称帝,虽然李旦称帝之后一直被幽禁在皇宫,但终究坐上过皇帝之位。

    武后“借刀杀人”之后,又卸磨杀驴,诛杀了裴氏家族,才有了裴元昭在襁褓时期就被发配到了掖庭。

    到了掖庭之后,裴元昭遇到了窦德妃一家人,包括李隆基、小金仙等人,跟在他们身边一起长大。

    李隆基知晓了这些内情,更加确定守真和他是同一个目标,只有争国本成功,守真才有机会为裴氏家族平反。

    当今的皇帝李显最是痛恨宰相裴炎,恨宰相裴炎将自己拉下马,在房州被幽禁了十多年。皇帝李显怎么可能会为裴氏家族平反呢?

    守真与李隆基定下大计之后,便回了长安城,他要为李隆基争取镇国太平公主的政治力量。

    二人商议后的计策并非是直接拉拢太平公主,因为太平公主极善权谋,谁也不知道她将支持哪一方,皇帝李显是她的亲哥,而李隆基只是她的亲侄儿,总是差了一辈的亲热。

    守真的计谋是不动太平公主,而是联络太平公主的儿子,例如说,薛崇简等人。

    一旦薛崇简等人与李隆基经常走动起来,外界不知晓内情,还以为薛崇简等人代表着太平公主的立场和态度。

    如今,皇帝李显和韦后已经收拢了上官婉儿的政治势力,正在打压镇国太平公主,李隆基可以假借相王李旦的名义与太平公主暗中联手。

    守真回到长安城后,一切按照计划进行,而且很顺利。

    薛崇简自幼出入皇宫,与被幽禁在皇宫里的皇子们非常熟悉,特别是李隆基,因为年龄相仿玩得来。

    接到潞州李隆基的邀请之后,薛崇简带着薛风眠等人应邀来潞州游玩,极为尽兴。

    守真留在长安城,接待了好友宝相法师。

    连续数次相聚在一起谈法论道,他觉得宝相法师像是有话要说,那种欲言又止让他心生好奇。

    这一日,他约上了宝相法师一起去了近郊的无相寺,寻找石秀和尚,三个人聚在一起,于溪边垂钓。

    闲聊之际,宝相法师终于说出之前想说之事。

    宝相告诉守真,自己才是裴炎的亲孙子,而守真则是掉包换来的婴儿,被送入了掖庭。

    守真有一种疯掉的感觉,他一生都在为裴氏家族平反,却听到这么一个说法。

    “你听谁说的?你怎么知道我的身世?”守真都忘记了垂钓之事,转过身来,与宝相问道。

    “我就是那个被掉了包的裴元昭。此事,从叔裴伷先一直知晓此事,你可写信询问此事。”宝相无奈又同情的望着守真。

    “从叔知晓此事?”守真简直不敢相信,每年裴伷先都会从西域押送一批钱财,送到守真这里,任由守真花销。

    “知晓。他曾经在返乡的那些日子里,见过我。后来,他被乡人举报去了西域北庭,书信也没有断过。”宝相如实道。

    “这怎么可能?”守真感觉很惊恐。

    “我第一次见你是在晋阳的天龙寺,虽是偶遇却也猜测出你的身份,知晓你是我的替身之后,我一直想找机会说明此事。”

    宝相见守真已经呆住,便继续说道:“但我不知道该如何说明此事,无论谁遇到这种事情,都难以相信,也难以释怀。一拖就拖到了现在,到现在,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劝你,担心伤了你。”

    守真想起第一次见到宝相法师的时候,二人正是在晋阳天龙寺罗兰法师的圆寂法事中。

    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二人一见如故,并且在夜里吟诗作赋直到天亮。如今,细细品味诗词中诗意,确实有一种劝慰守真的意味。

    守真乃是智谋过人的谋士,知晓宝相法师不是信口开河,但他为之努力奋斗的一生竟像是一个笑话,这让他接受不了。

    一旁的石秀知晓守真的身份,自从与其师兄惠范合作以来,石秀觉得自己并非世上最惨的孩子,虽然从小没有了父母,但有师父和师兄。

    他听出了宝相法师的意思,守真竟然是被掉包的婴儿,是宝相法师的替身,替真正的裴元昭去掖庭!

    石秀很是同情守真。

    守真再也没有心情游玩,他思来想去,还得去一趟北庭,当着裴伷先的面亲自问清楚,这件事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临行去西域北庭之前,守真问宝相:“你打算为裴氏家族平反吗?”

    “一切都是身外之物,我劝你放下这一切吧。”宝相法师劝慰道。

    正主都不想为裴氏家族平反,自己这个替身着什么急。守真带着许多疑惑上路,直奔北庭。

    半年后,守真从北庭回来。

    这一日,他再次约上宝相法师和石秀和尚相聚。

    期间,他只说了一件事。

    “听长安城里的昆仑奴说,南洋有不少新鲜的事,各种肤色的异域之人,不尽相同的语言,大大小小的岛屿,还有许多没有见过的大象和狮子,你们有兴趣跟我一起去南洋长长见识吗?”

    石秀说道:“我一直生活在师兄的翅膀之下,现在跟你去云游天下,师兄肯定放心。如果我错过了这次南洋之行,可能再也没有机会去了,我一定要去。”

    宝相法师:“不行荣幸,我早有云游天下之心,能与诸位好友同行,可谓是人生之幸事。”

    数日次,守真、石秀、宝相、清风、明月、魏广宗、张皋、魏婉芳、武天姬等十多人,一起南下前往岭南,从那里出海。

    至于守真的身世,他没有说,宝相和石秀也没有问。能抛开裴氏家族的血案去南洋,早已说明了一切。

    守真和裴伷先的见面之谈就像是一个秘密,没有第三人知晓。

    李过则留了下来,继续为当年扬州起兵之事平反。

    一年后,越来越自大的韦皇后和越来越膨胀的安乐公主一起毒杀了皇帝李显,并且立年仅十六岁的温王李重茂为下一任皇帝。

    李重茂继位不足一个月,临淄王李隆基率兵诛杀了韦皇后、安乐公主等人,并且实现了当初的诺言,帮助守真诛杀了上官婉儿。

    临淄王李隆基联合镇国太平公主,拥立相王李旦为皇帝,史称唐睿宗。

    皇帝李旦二度称帝,拨乱反正,罢免了一大批官员,并且平反了许多当年的冤案,包括宰相裴炎的血案。

    景云元年(公元710年),唐睿宗为裴炎平反,追赠他为太尉、益州大都督,赐谥号为忠。

    守真等人去了南洋之后,再也没有回来,想来是找到了一片属于自己的乐土。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