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风险太大

    张玉锋听了李教授的建议,也有点心动。

    在找赵宏图之前,他觉得需要先了解下赵宏图的产业情况。

    他办的企业,虽然不能挂京大的名字,但也代表着学校的声誉,不能有丝毫差错。

    根据燕京日报的报道,可知。

    按照往年,京城市场需要的蔬菜,也就是540万斤左右,宏速公司一家批发市场,已经满足了京城55%左右的蔬菜供应量。

    据安邦批发市场管理方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透露,安邦批发市场从一开始就很火,当时的管理费是一车收1元左右,1986年8月底一算账,十天的市场管理费就有2万元左右,可想而知当时的场面有多热闹。

    一年下来,管理费差不多70多万。

    加上其他的摊位租赁费、仓库管理费、信息费、中介费等等,以及京城政府提供的补贴,扣除人员工资和维护成本,一个月利润也有100来万。

    一年下来,保守估计,利润在1000万左右。

    不过,在现在的200多亩市场投入运营后,安邦批发市场的扩建工作,在8月底的时候,正式启动了。

    按照赵宏图准备扩建到2000亩的规模,以及安邦批发市场还有贷款600多万。

    估计还需要投入9千万。

    根据京城蔬菜供应市场规模,安邦批发市场二期建成后,如果能承担京城大约70%的农产品供应,利润应该能到1400万左右。

    后续,如果京城城市不扩大,人口不增加。

    安邦批发市场规模扩大,成本有所上升,但辐射京城周边的能力上升,利润上肯定有所增加。

    但增加的幅度肯定没现在这么夸张,大概能维持在一年2000万左右。

    也就是说,如果建成2000亩的市场,安邦批发市场,要六年左右,才能收回成本。

    魔都安邦批发市场,深城安邦批发市场、羊城安邦批发市场,这一年,还是在建设,也就是只投入,没有收益。

    也就是,批发市场这边,赵宏图今年是不可能余下有钱的。

    宏速公司比安邦批发市场赚的要多,现在每个月配送食品的利润在200多万。

    一年下来,有7000多万。

    但赵宏图这一年,在魔都、深城、羊城并购了一些配送公司,加上租赁前置仓,又是购置配送的车辆,投入很大。

    估摸着一年,也剩不下什么钱。

    赵宏图名下,还一家宏辉超市。

    每个月利润在10万块左右。

    在86年2月份的时候,利润有20多万。

    三月份,开始筹划开设三家分店。

    六月份,三家分店开始营业,当月,四家超市,共赚取利润46万。

    但是是三家分店,共投资320万,如果加上第一家店投资200万,加起来就520万。

    这样算下来,四家店,大概到87年的时候,才能开始真正盈利。

    也就是说,超市这边,赵宏图今年也没有钱剩余。

    但赵宏图,在京城安邦批发市场,贷款六百万。

    在鲁省菜都,贷款一千多万。

    在魔都,贷款一千多万。

    在深城,集资将近一个亿。

    贷款的钱,可能不是这么急,赵宏图依托现有的产业,还贷是没有问题。

    但集资的钱,赵宏图已经都投入建设批发市场、生产基地、蔬菜加工厂等。

    哦,最近还成立了一家食品厂。

    钱估计也花得差不多了。

    这可是一年期的,他到时候,拿什么来还?

    就算赵宏图投入的这些产业,纯利润能达到百分之三十。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