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1984,差点被学校开除 > 第446章 沈万如投资港股

第446章 沈万如投资港股

    从做多日经指数交割后,赵宏图账户上的钱,一直在银行沉睡。

    而港城钱眼投资,还在不断地吸纳投资资金。

    这些钱,都是要付利息的。

    可赵宏图又没有任何投资。

    投资公司,光有支出,而没有收益。

    沈万如看着也是心急。

    这样下去,年底的时候,公司的账上不好看,到时候年终奖都没法张口。

    “赵总,你账户上还有3.2亿米元,按照现在的汇率,那是亿港币。这么多钱,在账户上没动,要不要投资点港股?”沈万如建议道。

    他之前是专职律师行业,对投资的事情,不是特别上心。

    可自从跟着赵宏图后,看着赵宏图先是做多红球元,接着做多红球过股市,赚了不少钱。

    他也开始证券市场。

    发现,眼皮子底下,其实也有一大块金子,当初却没有弯腰去捡。

    恒生指数1986年的时候才1600多点,在1987年2月23日升至2879点,此后一直上涨,在6月突破了3000点。到8月的时候,恒生指数升至3611点,并且没有止升的势头。

    尤其是地产股表现特别突出,股价普遍上升五成以上。

    升幅高达原股价好几倍的包括联合地产、亚洲置地、四海、大元等等中小地产商

    投资者们集体唱多股市。

    就连沈万如楼下的老太太,目不识丁,靠多年来替人做保姆积蓄下一笔财富

    按理说,这位老太和股票是压根挨不上边的。

    当这位老太太的邻居,福嫂却在前段时间买了股票,每次见了老太太都对她说“今天又赚了一笔。你为什么不买?买啦,地上有金也不去拾。”

    终于,老太太经不住邻居三番五次相劝,拿着全部的积蓄进入股市。

    这段时间,也赚了不少钱了。

    老太太去年的时候,可是把一部分钱,都投资到沈万如的钱眼投资的。

    也就是在前段时间,都赎回了,投入了股市。

    现在,老太太每次看到沈万如,也都要和他说,最近在买股票,又赚了多少钱。

    弄得沈万如都心动了。

    可是,没有赵宏图的指示,他又不能操作资金。

    眼睁睁地看着恒生指数一天天往上涨,好像看到钱从自己的身边溜过去,只要一伸手就能捞到。

    这种感觉,心痒痒的。

    但,沈万如的建议,赵宏图还是拒绝了,并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米国年的经济增长只有2.8和2.5,与此同时,消费却是以每年4的速度增长,居民的住宅固定投资每年增长了10。

    经济增长赶不上消费和物价的上升,并且也赶不上房地产的投资增长。

    此外,联邦政府的开支也一路走高,每年增长7,而州和地方政府开支年增长也高达4。

    换言之,米国经济目前的增长主要是依靠债务和政府开支带动的,表面上股市的繁荣其实是源于这种账面繁荣的注水。

    …

    这么不理想的经济数据,我觉得米国市场,估计在这一两年,肯定会出现问题。而米国打喷嚏,全球都要吃药。

    所以,咱们的钱,先放着不动。”

    不甚理想的经济数据令市场感到了失望,米元贬值的忧虑肯定会让人们担心通货膨胀的到来。

    股票市场,有时候做的就是情绪市场。

    只是,在年,投资者的乐观情绪几乎成了一种普遍的“共识”。

    沈万如是没法违背赵宏图的意志,决定不了赵宏图的决定。

    赵宏图账户上的3.2亿米元,还有这段时间,又收到投资资金428万港币。

    这些钱,都不能动。

    钱眼公司的钱,还是只能继续沉睡。

    但沈万如,自己还有一笔资金。

    他从1986年八月份,开始跟着赵宏图。

    一个月工资有三万港币。

    去年拿到了年终奖三万港币。

    四月份,赵宏图平仓汇率后,奖励了他一百万港币。

    这些钱,他存下来了120万港币,全部都跟着赵宏图一起投入到了做多日经指数上。

    只是,他没有敢用杠杆。

    买入的时候,日经指数是。

    沈万如和赵宏图第一次见面,是在1985年,当初赵宏图带了160多万米元,在汇丰银行开始炒汇率。

    第二次是一年后,赵宏图再次入港,投资日经指数,陆陆续续,更投资资金十多亿米元。

    不管是做汇率还是日指,赵宏图的判断都是非常准确。

    按理说,沈万如也没有理由不相信赵宏图的判断。

    但是,现在日经指数,是。

    比之前赵宏图出的时候,,反而下降了1000多点。

    应该说,在赵宏图出了后,日经指数最高涨到,之后是一直在走低。

    当初赵宏图交割日经指数的期货时,沈万如还问过赵宏图,是不是红球国的股市不行了。

    可赵宏图的答复,估计还能再涨上几年。

    但结果是,他的钱,一直在缩水。

    再看看港股,一路上涨。

    从八月份赵宏图交割日经指数后,恒生指数从3500点涨到了现在的3700多点。

    日经指数和恒生指数的表现,让他对赵宏图的话,有点质疑。

    于是,他把自己投资日经指数的钱,都交割了,共132万港币。

    全部都投入到港城股市。

    9月28日,恒生指数3884.7。

    10月1日,恒生指数最高曾一度升上3968点,其后市场呈现多空相持,但全天大盘仍然上升6.点收盘。

    第二天更是创下了54.1亿的成交量。

    10月份以来,港股表现非常抢眼。

    沈万如和广大股民一起摩拳擦掌,等待恒生指数攀上4000点的新高。

    虽然这段期间美股已经出现跌势,但港股却摆脱外围跌势的影响仍在高位争持上落。

    港城市场一片看多,从联交所主席李福兆到普通的港城股民,乐观情绪遍地。

    日星期五),恒生指数午时一度下跌近百点,沈万如不知道大盘为什么会下跌,只知道就是下跌。

    …

    中午,消息面上毫无动静,不少券商认为全无看淡的理由,午后买入,大盘迎来反弹。

    周末,沈万如看到报纸消息,得知周五是因为收到米国加息的影响。

    但,报纸上的股评家,多数对后市极为看好,什么米国加息全然不放在心上,下周反弹回升似乎已“板上钉钉”。

    此时的港城社会安定繁荣,背靠中国大陆的经济也十分稳定,沈万如有充分的理由对证券市场保持乐观。

    月19日,天气晴。

    写字楼中职员像平常一样上班,工厂工人一如往日照常开工,港城没有不利的经济新闻出现。

    港城宁静的天空呈现令人心旷神怡的蔚蓝色。沈万如的心情也如同这透彻明净的蓝天一样敞亮。

    10点,联交所开市,蓝筹股纷纷低开,卖盘汹涌而至,开盘仅15分钟,恒生指数已跌去120点。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港城沦陷了吗?

    股民相互询问。

    中午12点,恒指再跌去约点。

    恒指盘中最大跌幅超过150点时,触发了期交所的“熔断”。

    前段时间有传言,红球国财团将出价每股13元以上,发起全面收购要约,刘鸿有意狙击,沈万如跟着逆势追捧。

    午间休息,中环一如往常,茶楼和餐厅人满为患、喧闹不已,但可以看到许多人脸上都失去了笑容,神情相当凝重,银行的股票报价机前站满了人。

    无论是吃午餐的券商、投资者或是交易员,所有人的面部表情都不似往日那样轻松,而是如临大敌一般的凝重。

    每个人都隐约感到,这次来势汹汹的下跌,并不会就此停息。

    港城的广播、电视把股市在上午大跌的消息传了出去,配上骇人听闻的标题,担忧和恐慌传遍了整个港城。

    下午2点30分港股开盘,那些在午间休息时听闻了股市暴跌的股民纷纷选择卖出股票,机构也开始大量出货,卖盘成排山倒海之势,多只股票买盘下空无一人,连此前逆势上涨的置地也顶不住压力开始走弱。

    开市后的1小时内,恒生指数下跌185点,跌势比上午更加急迫。

    比起当天上午,买家更少而卖家更多,股市急坠的势头根本无法遏制。

    沈万如心情,从绝对乐观转为极度悲观。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