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天策之永徽迷局 > 第七十四章 天策由来

第七十四章 天策由来

    今日是史国年执勤,从裴将军的大帐中出来,就看着他脸上喜气洋洋。

    冲着下训的顾辞一招手,把人带到一边,还没说话先嘿嘿嘿笑了一通。

    顾辞试着问,“大将军赏钱了?”

    切,史国年削了他一下,“比这还有劲。”

    顾辞就更糊涂了,军营里能有啥事?也没听说史国年升官了呀。

    “武三思被天后罚了,勒令禁足在家。”

    “哦。”顾辞不以为意的嗯了一声,这叫什么罚,不伤筋不动骨的。偷偷溜出去,又没人管。

    “这,你就不懂了,虽然只是禁足,但是他在兵部的差事就没了,这人最是爱权,可不得气死。”

    “而且这是他仰仗的靠山罚的,他啥也不能抱怨,哈哈哈,听说这禁足可没说时间。也不知道他干了啥天怒人怨的事,哈哈哈,解气!总算不用在这里看见这个鸟人了。”

    “走,陪哥哥打一场去,今儿高兴!”说完也不顾少年愿不愿意,直接勾着人就走。

    顾辞也高兴,这武家小白脸看着就令人讨厌。

    两人正往训练场走呢,听着后面有人大声叫顾辞的名字。

    两人停下来,转身一看,一个传令兵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顾辞,大将军找你,宫里来人了,指名找你。”

    两人对视一眼,皆是一脸莫名。不过史国年率先反应过来,“走,我陪你一起去。”

    来到大帐,果然看到两个小黄门在。

    裴行俭见顾辞来了,就让副将带着小黄门和顾辞去附近的营帐,说是宫里来人有些话要问。

    史国年二话不说也跟了上去,大将军看了一眼,继续低头看文件。

    副将把人带去一个空的营帐,又吩咐人去取了笔墨纸砚来,看着史国年铁塔一样的站着不动,呵呵一乐,“正告你在,替我看着点,我手头还有事。”

    “得了,去吧。”史国年浑不在意。

    两个小黄门中年纪大一些的白脸高个子倒是很客气,“咱家奉命来问顾小哥上次机谷的一些事,还望小哥配合。”

    顾辞点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请说。”

    高个子脸上不显,心里却是对这少年的印象好了许多。比那帮子金吾卫好说话许多。

    几人都坐了下来,高个子问,另一个小黄门记录。把顾辞从进谷到出谷的行踪问了个仔细。

    顾辞也配合着回忆了一番,把能讲的都说了一遍。

    想是不会只问他一个,应该耿青带的金吾卫都会受到问询,大家都知道的,就没必要藏着掖着。

    史国年一直在旁边端坐,直到两个小黄门告辞走了,才松了一口气。

    宫里弯弯绕太多,顾辞这个小兄弟他得好好的看着。

    “奇怪,这都过去许久了,吐蕃人中毒的事都没见有啥下文,居然还来问机谷的事。”史国年是粗中有细,疑惑的看着顾辞,“看来机谷的屁事有尾巴,你最近呆在营里,不要乱跑,省的卷到啥事里。”

    说罢,又怕吓到少年,“不过在军营里就没事,他们的手伸不进来。走,打架去。”

    顾辞觉得心里暖暖的,史国年是真把自己当小兄弟带着。不过咋还没忘记打架这茬呢?

    顾念坐在桌前,看着刚送来的兵部调动陇右道的密令。嗯,动起来了,几十年前李渊都动心的东西,现在大明宫里的那位更不会放过了,正是缺钱缺人的时候。

    他觉得有些气闷,走到窗前,推开了窗,院子里凉风簌的吹了进来。他深深的吸了一口,空气里已经有了夏的气息。

    这是师父第一次把事放给他全权负责,他必然不能辜负师父的期望。没有师父那便没有现在的他。不过师父的名字,已经近三十年没有被提起了,世人都已经忘记了吧。

    袁天罡。那个在645年已经病逝在外放任上的太宗智囊。

    他并不知道当年究竟出了什么样的变故,需要师父在太子李治监国的第一年就假死脱身。

    近些年,师父陆陆续续会讲一些当年的事。

    当年是太宗命师父假死而遁,因为太宗要师父改建一支地下势力,只听命于太宗,以保李氏血脉。

    太宗当年被封天策上将,颇为得意,彰显了他的文测武功,故而直接把天策两字赐给了袁天罡带领的这支隐秘势力。

    这就是天策盟,由袁天罡一手创建,脱胎于太宗的玄铁秘卫。以前仅仅是是个秘密的军事力量,为太宗做一些黑暗里的事情。

    在师父的带领下,又有太宗钱力物力的支持,发展迅速。师父属下六部,各司其职。六部以太宗的六骏命名,也是太宗赐的名。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