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我归来,必成神 > 第十九章 未知生命,神经元细胞体

第十九章 未知生命,神经元细胞体

    “你小点儿声!”蒋依桃又伸手去捂陈放的嘴。

    陈放脸唰地涨的通红,蒋依桃看他红脸,自己放下手,心里又甜又酸,不禁也红了脸。

    两人你不好意思看我,我也不好意思看你,陈放轻咳一声,假装端起几上的水杯喝了一口,才压了声音又问:“什么东西?”

    看对面的师兄师姐好像有点动静,蒋依桃不欲多说,手指快速的在手机上敲了几个字递给陈放看。

    “神经元细胞体”

    神经元细胞体位于脑、脊髓和神经节中,也延伸到全身各器官和组织当中,它就像连接人体大脑与身体各个部分的“电线”,大脑正是通过神经指挥生命体有序行为。之前陈放脑受损,就是相应的神经失去了指挥所,所以才无法行走、说话。

    陈放也在手机上敲字递给蒋依桃看:“什么意思,展开说说。”

    蒋依桃打了字递给他:这种未知生命只由类神经元细胞体聚合产生。

    简单的一句话却比千言万语带给陈放的震撼更大,别说生命科学系的学生了,就连普通人都知道,神经是大脑指挥用的电线,但是单独的一团电线,怎么组成生命?

    蒋依桃又飞快的敲了一行字给他看:“秦教授没说之前,别透露。”

    陈放打字问她:你怎么知道的?

    蒋依桃简单的打了两个字:爸爸

    而后收了手机,正好对铺的姜扬醒了,伸了个懒腰,弯着腰从中铺爬下来:“你俩凑一块玩什么呢?”

    “哦,看了个好笑的短视频。”蒋依桃已经将手机调到了一个短视频上。

    姜扬看了哈哈大笑:“依桃小师妹,你咋这么逗呢?”

    陈放心道:她逗能有你逗,瞧你那舔狗样子,研究生院没女人了?

    姜扬叽叽喳喳的,罗可寅也坐了起来:“快到了吧?”

    “嗯。”陈放看表:“还有一站,大概一个小时左右吧。”

    “待会下火车了,我请你们先去搓一顿,再跟老师报道!”姜扬大咧咧的挤开陈放,在陈放和蒋依桃中间坐下:“我去年来这旅游,吃过一家挺不错的本地菜。”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这是。

    蒋依桃摇头:“师兄,吃饭就下次吧。秦教授刚才发信息了,我们下火车后会有当地科研所的人来接,直接坐车进山。”

    “那也不能饿着肚子,吃点泡面垫垫吧。”罗可寅拿出几盒碗面,麻溜的去泡,陈放赶紧去帮忙。

    蒋依桃也想去,被姜扬拦下:“罗师姐细心,你就坐着吧,万一烫着了我们怎么交代!”

    蒋依桃不爱听这样肉麻的话,但她恰好坐在最里面,他不让也出不去,只好尴尬的等陈放泡好了端来。

    陈放虽然腹诽姜扬是司马昭,还是给这位师兄也端了一碗,特意加了根火腿肠。

    蒋依桃低头吃面,叉子一挑,露出里面一个胖嘟嘟的卤蛋来,抬眼,坐在过道那边的陈放也正在看她。又低头吃面,面好像也甜。

    下了火车,科研所的人给蒋依桃来了电话,一辆破烂的面包车在出站口接。

    面包车上只有一个秃顶胖司机,五十多岁年纪,操着口音很重的当地话,几个人鸡同鸭讲了半天才听懂让他们赶紧上车出发。

    面包车一出发,胖司机就摇下窗户抽烟讲电话,也不听不懂说的什么。姜扬也没闲着,充当导游给蒋依桃讲解当地的历史小故事,蒋依桃时不时,哇几声,也不打断他。坐在副驾的罗可寅看着窗外默默不语,最后排的陈放只好闭目养神——眼不见为净嘛!

    车子避开城市径直朝偏僻的山区开去,甚至有些颠簸起来。陈放睁眼,只见面包车行驶在一条偏僻的乡道上,路边连个路灯都没有。望向窗外,也没有人家,手机信号时断时续,很有恐怖片的氛围。

    车内的氛围自然的凝重了起来,就连最多嘴的姜扬都住了嘴。

    司机终于挂完了电话,骂咧道:“鬼地方!信号都么得!”

    这句他们几个都听懂了,倒松了口气。

    毕竟刚才那阵仗确实像被黑车劫持要把他们当场拐卖。

    车子饶了好多弯,前面终于出现灯火。

    蒋依桃小心翼翼的问司机:“师傅,是不是到了。”

    司机唔了一声,将车子开近,离那灯火老远就停了下来:“赶紧走!”然后又叽里呱啦了几句。

    几个人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下了车,蒋依桃小声问陈放:“刚才他在说什么?”

    “没听懂。”陈放用手机照明,看排灯火像是些平房,就先将蒋依桃的行李箱接过来。

    罗可寅毫不娇气将自己的行李箱扛起来:“走吧。他说要不是科研所肯出五百块钱,他大晚上的绝不跑这一趟。”

    几个人走近了,才看到这是一排搭建整齐的简易工程铁皮房,大概有十来间。听见人来了,很快有工作人员出来接,秦教授倒没出现。

    “你们是秦教授的学生吧!快进来!”接他们的工作人员热情的将他们迎进去:“秦教授今天不在,你们先来报个道吧!”

    里面是个简陋的小会议室,有几个人正在开会:“给大家介绍一下啊,这是秦教授的弟子,都是咱们京大生命科学领域的新生力量!”

    “欢迎欢迎!”带头的领导鼓起掌来:“既然来了,都坐下旁听吧!”

    他们四个人坐了一天的火车,既不知道来这的目的,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些什么,都一脸茫然的找了个位子列席。

    姜杨好几次想说他们先把行李箱放下,上个厕所再来,都被蒋依桃挡住了。

    蒋依桃对这个会议很感兴趣,陈放也是。

    “简单给你们介绍一下啊!这是咱们富省生物研究院的王主任、邹主任和李工、唐工,小邓、小罗。”领导说:“我是这次的专家组成员之一,我姓陶,单名耆,老日耆。你们叫我陶先生就可以了。”

    陈放和蒋依桃对望一眼,都很惊讶。陶耆是从国外引进的华裔重点学者之一,据说他家族财富丰厚,自己建实验室,并不依存于哪所高校或科研所。而他手握多项尖端项目,是各国都在争抢的科学家。秦教授说过,京大年年都在给陶耆做工作,哪怕不带学生不做课题,挂一个名誉教授都行。

    这次发现的未知生命不仅惊动了秦教授,竟然还请来了陶耆,听他意思,这个专家组还有不少大拿。看来,这个未知生命必然是科学界石破天惊的新发现!

    四个小辈恭恭敬敬的道了好,简要介绍了一下自己的名字,就规矩坐下听会。

    唐工好像已经把情况介绍到一半了,陶耆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好的,陶先生。我接着刚才的情况继续汇报,目前我们已经连续开展了十多天的观测,但是这个观测的情况并不太理想。通过红外线设备和生命探测仪,我们都无法探查到它的活动轨迹。目前后勤组这边已经在协调,是不是开展这个捕捉。毕竟您说之前定下来这个定点观测计划,想法是好的,但是效果不行啊。我建议还是直接捕捉,到实验室里再开展研究。”

    “我觉得不合适。”邹主任提了反对意见:“确实咱们富省工作人员在操作的时候遇到了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是我们还没有人能精准的判断出,到底哪种捕捉方式可行。在此之前,还是以观测为主,等到掌握了一定的规律了,再活体捕捉。”

    陶耆不语,示意王主任提看法。王主任沉吟良久,稳妥的说:“我个人对大家的看法都没有意见。这个事还得专家组最后拍板定案,如果一定要从我们几个中间统一一个看法的话,那我建议还是维持现状。俗话说,打草惊蛇。在我们没有确切把握之前,绝不草率出生,避免得不偿失!”

    四个学生虽然出生不同、性格不同、经历不同,但毕竟都有一身书生气,看不惯社会上那些官场做派,也看不惯学术圈老油条们浑水摸鱼、左右逢源,这个王主任真不愧稳坐富省生物研究院的二把交椅,全身上下,完全没有搞学术认准一件事的执着。

    王教授的高论,他们四个听得只想翻白眼。

    “王主任跟我想到一块去了。”邹主任不忘补充。

    唐工却急眼了:“邹主任、王主任,你们这么说也太不负责任了!咱们是来这搞科研的,不是在这玩官场那套的。你们想当端水大师谁都不得罪是吧!你们不用干活心里不着急是吧!”

    唐工越说越生气,把笔记拿起来重重拍在桌子上:“我就问一句,这俩东西跑了谁负责任!”

    “在其位不谋其政,要不干大家都别干了,今晚,我的人手都撤!”唐工剑拔弩张:“你们要拿功劳,自己动手!”

    原本热烈讨论的会议室里瞬间鸦雀无声,小邓小罗等人低头望着本子装鸵鸟,邹主任眉头紧蹙,王主任端起茶杯喝了一口,一派气定神闲。

    陶耆瞟了眼坐在后面的四个学生,示意让他们几个先走。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