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厂感悟

    其实在进厂方面,我还是欠缺经验,没有考虑周全。别看进厂门槛低,其实学问还是挺多的。

    如果从做生意人的角度分析,我们在投资新厂,最要把控的就是劳动成本和材料成本。如果请外面的三方公司、劳动者来做事,肯定又会喊价钱,或者市场价本身就不会低;而四处找不同工种来完成新厂的建设也非常麻烦。于是对于简单的活,尽量用招来新员工完成,自己人做事都是给固定工资,也不用讨价还价,更不同担心四处找商家来做事会很麻烦,自己的员工每天没有生产事务做也正好可以打发时间。尤其,对于技能多的员工,可以完成简单的搭棚、护栏装配,正好还能将旧的物品重新拆装搭建。这样省了资源成本也节约劳动成本。想想让送货人搬运的价钱、叫第三方护工修建围栏成本,磨地铲灰扫垃圾,肯定要比自己人的劳动成本贵。即使差不多自己员工正好也每天在,分配起来方便,不做事又显得说不过去拿着工资的员工也不好意思拒绝。

    从工作流程角度分析,在新厂建设时,该分类的垃圾应该分类,该摆放好的物品先摆放好,回收部门来的不够勤快,这也导致后期整顿负担过重。积少成多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来一种材料或者设备当下就先打理清楚,也减少了后期6s人员的工作负担。所以新厂建设时每个环节都要流程完整,进货、摆货、装货、整理废材料、垃圾分类、一整套步骤统一整合。这个需要市场各个行业的统一配合,不然,今天这个外来人员随意摆扔、明天哪个商家不管不顾废材料垃圾最终堆积成山。这其实也算每个人的环保原则,不乱扔垃圾的修养道德。

    从我个人角度讲,我不一定喜欢每天闻灰尘、顶着太阳捡垃圾,我也不会喜欢再堆积如山的垃圾堆里翻出同类垃圾,除了搬东西我比较接受之外(主要锻炼身体,减肥),我是不应该进新厂闻刚刷的油漆。所以,作为底层劳动者,还是要多些社会经验,分析并有选择性的拒绝这个时间段进入新厂。

    每一个厂的管理方式都带给不同的环境和氛围。通过不断的进不同的工厂企业,也能让我学习许多管理方式,又强硬的、有委婉的、有张冠李戴的,比如最近进的厂,我离职他们会友好先说使用实习不合格的方式挽能让我马上离开,还能避免他们人流失率的损耗,也可以激发我荣誉观让我羞耻的想坚持下去,再借用办理不下来的方式让我被迫请几天事假,看我会不会又舍不得走,最后告诉我还是采用自离模式。不过请事假是首先用加班补。这么说起来企业又少了一些不必要的劳动薪资损失。这心思真的细,让我不得不佩服高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