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群英会

    “走吧。”蒋绍文拍了拍张凌源。

    “不送。”

    “回见。”蒋绍文突然回头说了一句。

    “不要见了。”你们最好期待这样。

    “会再见的。”

    “有意思,云州的蒋俊彦,我记得上次你是个旁观人。”

    “好歹是同窗啊。”蒋绍文似笑非笑,“走了,别送了。”

    ......

    失去了一次绝佳的机会,张凌源一直阴沉着脸,走的毫无头绪。

    蒋绍文以为他是在生闷气,便收起了嬉皮笑脸的形象。

    实际张凌源在思考一个问题。

    工部跟刑部都是大将军阵营的,但是总感觉哪有问题,貌似木子卿对自己瞒了一点东西。

    “诶,诶,现在去哪?”

    再继续走就快到花柳巷了,蒋绍文不得不站出来拦住他。

    “我正在想,你给点提示。”

    语气虽然烦闷但是仍有理智,可以沟通,蒋绍文松了口气,迅速分析。

    “其实主要问题是你在这边没有势力,干什么都不方便。”

    “继续说。”张凌源眼前一亮。

    “老实说,我还真有一个歪点子,就是有点麻烦。”

    “说说看吧。”

    虽然蒋绍文给他下了几次套,但大体上还是值得信赖的,几次都点出了关键。

    “群英会。”蒋绍文直言了,“他们非文非武,是独立于首辅跟大将军的另一方势力,做事感性,在朝中也是有一定势力的。”

    他们平时喜欢聚在一起吟诗作对,行酒令,纵歌,喜欢服丹药养生,修为往往不低。

    群英会还是一个比较古老的组织,它很早就已经存在,比太学府晚不了多少,这么些年,朝中风云变幻,大型国战都打了不少,群英会依然挺立,并逐渐完善。

    很多人以能加入他们为荣,哪怕这并不是正式官职。

    其中著名学者还深究过原因,最终得出一个国家要想长久,一个民族要想繁荣,文化是其最必不可少的核心之一的结论。

    最后,这也跟他们的思想有一定关系。群英会的人,多不喜欢争斗,有一些人在朝中担任要职也很少依附别人,跟野心家们两者有明显默契。

    确实是一个好选择,可以靠他们看到卷宗,张凌源点头,但还是有一点问题。

    “我听说他们也有阶级思想,极重门风,哪怕你才华横溢,家境不好,也不得加入。”

    “事实如此。”蒋绍文直言不讳,不过,他指了指自己,意思一目了然。

    张凌源:“......”

    有那么一刻,他产生了从自己见蒋绍文第一面开始就已经被算计的感觉。

    不过仅仅维持了两秒。

    张凌源回过神来,想起之前看过的一本书。

    我允许自己有被背叛一次的机会,出自于一位贵公子口中,他觉得自己身上也应该有贵气,自信的人是不怕第一次利用的。

    “找他们吧。”少年最后轻语。

    蒋绍文保持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缄默,他知道对方在想什么。

    ...

    下午的时候,两位先回了太学府一趟,整理装束。

    都是男生,穿着内衣,张凌源还是没那么保守,当着面一起换了太学府专属流云华服。

    “面料柔软,做工精细。”

    两人来到这里,经史子集一本没看,倒是先扯上“虎皮”游戏人间了。

    互相看了一下,都还不错。

    张凌源看起来温润一点,不过怒目时也有几分压迫感。

    蒋绍文则有些慵懒,很像那些厌世的公子。

    确认了没有任何问题,二人又正门光明正大的离开,一些学生都看呆了。

    幸好群英会的聚集点是固定的,除非一些节日时会诗性大发,趁兴跑到陌生的山沟离里去。

    古人似乎都有这个通病,你看什么秉烛夜游,大雪日夜游...

    总结一句话就是疯的越快,作诗越帅。

    但是张凌源自觉跟一般人不同,别人是寒窗苦读十年,才保留了一点诗意,还时灵时不灵的,跟段誉的六脉神剑一样。

    自己走上两步,一首可流传千古的诗句自然作出(借用各位大诗人)。

    出了城,守城的士卒并没有怎么为难,太学府的皮确实好用。

    两人又是一阵跋山涉水,折腾了半天。

    张凌源不得不感叹为什么群英会的人要吃丹药修行了。

    没有他们那种雅兴,赶起路来极为乏味,蒋绍文只能假装漫不经心找话题。

    “诶,从之,看到这鸟儿,你有何感悟。”

    “这个,啊,真美。”

    蒋绍文:“......你在逗我。”

    “没有,我在等。”张凌源看了一眼景色,马上就有了。

    “等?等什么?”蒋绍文看来看去,只剩一条江水。

    “等时间啊,前面还有多久的路。”

    “快了快了。”蒋绍文只能知道大概方位,同时心里骂了群英会几句,一天吃饱了没事搞搞经文注解也好啊,老往城外跑干嘛。

    “来了来了。”张凌源手搭凉棚,太阳即将西下。

    想我张凌源,自幼攻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山丘,潜伏爪牙忍受...

    一时激情澎湃,深深感受到了诗人们对风作诗时的豪迈。

    “俊彦,看那边。”他像古人一样呼啸。

    随即吟诗一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咯噔。”还在四处看的蒋绍文张大嘴巴,直直看着在风中孤傲的张凌源。

    表情顿时僵硬,又慢慢松动,转为狂喜。

    “千古绝句,千古绝句啊。”

    “我蒋绍文一生没敬佩过几个人,听完你这句诗,在下,心悦诚服。”

    流芳千古,我蒋绍文要青史留名了,哈哈哈哈,他一双手无处安放,抱着张从之热泪盈眶,情感爆发(夸张描写)。

    “淡定,淡定。”张凌源把脸伸到一边,“别摸了,俊彦,我衣服快被你扯烂了。”

    “我不,我偏不。”

    张凌源:“......”

    一阵如同九哥般拉扯。

    好不容易走到目的地,张凌源已经跟落得下人一般了,身上的流云服满是褶皱,整个人无精打采的。

    反观蒋绍文,衣袂飘飘,脸色神采奕奕,烨然若神人也。

    进去的时候还有一层结界,蒋绍文提一口真气,轻轻按了进去,里面原景露了出来。

    一条小溪,五个身着华服的人盘坐两侧,姿势各异,但皆是风度翩翩。

    旁边有笔墨纸砚

    远处是清水,干粮。

    散落四周的是有箭壶,硬弓...

    细细观察,可以发现他们坐的位置呈一定规律,等级分明。明显以一个鹤袍俊朗青年为首。

    蒋绍文慧眼,一下看了出来,向他作揖。

    “在下,太学府学生,蒋绍文,有幸见到各位。”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