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旺妇 > 第一九三章 书香堂

第一九三章 书香堂

    “小姐。”果果扔下木马跑着迎过来,象大人一样说着话:“我有很久没看到你了。”

    地姑在旁边扬扬手中的一包东西,笑着道:“小姐又给你做春装了。”

    如月蹲下身拉着果果的手,亲亲他圆圆的脸蛋,逗道:“真有那么久没看到的感觉吗?”

    “有啊!我还给你备了礼物,等你来园子时送给你呢。”果果挺挺小胸脯,认真地说着。“不信,你跟我去我屋里看看。”

    “那我们去你屋里看看吧。”和珅从另一边拉着他的一只手,笑吟吟道。看到果果,他心里更想如月能早点生个胖小子。

    众人随果果来到祥和园的宅子里,果果三岁起就随巧芸住了一个带槅间的小套屋。宅子里的人都在干活,只有巧芸在杂院里洗衣服。

    果果的屋里收拾得很整齐,窗边有张小桌子摆着笔墨纸硕和一本三字经,旁边有个五斗柜,柜子旁边有个大大的陶钵,果果端起陶钵举到如月面前认真地说道:“听说你一不小心就会身子不好,所以我为你做了一钵人参鸡,怕你一时不来,便学着额娘她们做果干和泡椒凤爪的法子,将人参和鸡肉和上盐放在这陶钵里,等你来就放在火上熬汤给你吃,让你身体跟果果一样长得结实健壮。”

    “坏小子!你偷了第一次,还偷第二次,真是胆大妄为!”冯善从他手上端过土陶,上面有不少参根,下面盖着一只毛没拔干净带带着血的小鸡仔。“原来王嫂说少了个鸡仔,大家没在意,竟然遭了你的毒手。”说着冯明将陶钵往小桌上一放,扬手就要打果果。

    果果惊恐地摇着头手,分辨道:“我不是偷!是想用人参包盖着,好让鸡炖出来后更好吃!所以我怕五棵不够,才又去掏了三棵。”

    如月拉拦着他,将他轻轻推开,嗅了嗅陶钵里,因天气渐热,小鸡仔有些发臭。便和颜与果果说道:“月儿知道小果果的心意了。只是你知不知道,你未经大人允许去参地里挖人参是偷窃的行为?”

    果果低下头,脸红红地直摇头。

    “今天我不打你,你以后更要习得坏毛病!”冯善从墙边抓起一根竹条向果果挥去。吓得果果大叫着躲到如月与和珅的背后。

    “干什么?”如月双目一瞪,轻喝一声。

    冯善看着如月,脸上青一阵红一阵地,不知如何是好。

    “小姐。”这时代嫂走进来,并不知屋里的事情,只见一堆大人站在屋里,小果果瑟缩发抖地望着他爹。便道:“果儿怎么了?”

    “地姑。你带果果到外面去玩。”如月道。

    “我们去找巧芸。”地姑把那包衣服放在五斗柜上,拉着果儿出去。

    代嫂看看大家,怔了怔道:“小孩子犯什么事了?怎么冯善象要吃人的样子,手上还拿着家罚?”

    冯善脸羞得更红,把家罚往边上一放,坐在个小凳上,闷不啃声。

    “代嫂,你找到这来有什么事?”如月问道。

    代嫂看看大家,脸上略有些别扭,小声道:“小姐,我想和你说几句话,以为你和地姑来看果儿,不知屋里有这么多人。”

    和珅连忙道:“冯善,我们出去走看看山头上的果林。”

    冯善难堪地起身应着,与和珅走出屋里。

    代嫂脸上这才自然下来,与如月小声道:“小姐。我们家当家的说久未见你们,想请你和和珅大少爷吃个便饭。”

    “哪要代先生请我们吃饭?找个时间,你叫他来园子,我们请他一起聚聚。”提到代先生,如月想起原来代先生还是和珅的私塾先生时的那些趣历,便欢快地笑了起来。

    代嫂见她满脸高笑,便向她躬身道:“其实我们是想求小姐给我们家老代一点事干。他现在是五十好几快六十的人了,不知怎么地没人请他当私塾先生了。”

    如月搀了下她,心中一动,果果已到了读书的年纪,冯四的女儿虽然在自己家里带着,但也该读点书了,便爽朗说道:“我正想给果果和冯四的女儿小婷请个私塾先生呢。你回去和代先生说,叫他明日就来园子里当先生,不仅要教孩子们读书,还要教他们做人的道理。”

    “谢谢小姐。”代嫂又欢露地向她行个礼。

    如月笑着把果果偷人参要给她做补汤的事说了,代嫂惊异道:“真是人小鬼大,的确是该加以管束教导了。我下午就回家去让老代明天就来。”

    次日,代先生随代嫂一早来到瑞景园,如月在园子里设了一桌酒席为他接风,与他商议好,把书香斋改成书香堂,拆掉书香斋外间的木榻和木槅,摆上小书桌,改造成一间小型学堂,供孩子们读书。

    果果和小婷有了读书的地方,冯才四岁的儿子也跟着进了学堂。

    几天后,冯英廉得知此事后,十分赞许,又派人送了许多笔墨纸硕来。

    和珅见如月对下人的孩子都如此关爱,便自己花钱为三个孩子各作了一套衣服和一个书包,并绣上“书香堂”的标记,以讨如月欢心。

    来自现代的灵魂的如月,当然知道和珅的心思,可是十八岁的年纪生孩子,对她来说依然太早。所以,无论和珅怎么着急,怎么讨如月高兴,如月的肚子仍然没有动静。

    日子在期盼中飞快流逝,一直是见习侍卫的和珅盼来人生中的第一个转折,与福康安等被授予三等侍卫(正五品)。

    冬天的北京因此不象感受的那样有些冷,冯府东院里老爷的屋里煮着热腾腾的火锅,爷孙仨乐融融地边吃边叙。因吃得高兴,如月夫妻俩多喝了几杯,便留宿在冯府,次日一早,冯英廉与和珅一同早起进宫当差。

    因小桃子明日要离京,上午如月去了阿颜觉罗府为她送行。去年五月富察大人病逝,福康安有丧在身,婚期便推辞到了两年后。父亲调至广西后,母亲水土不服患了重病,便打算赶往广西伺俸。

    姐妹俩依依不舍地说了半天知心的话儿,互赠了礼物,约定明年再见。

    中午时福康安来到阿颜觉罗府帮着小桃子收拾行李,如月便告辞离去。

    福康安和小桃子终于成为一结情投意合的情侣,如月心里十分欣慰。

    近日天气渐寒,和琳的冬衣已经陈旧且不合身,还有继母那边也该添置新衣了,如月已为他们订制一批冬衣,昨下午已经完工,一出阿颜觉罗府,便带着地姑往衣铺而去。

    静香回了瑞景园管理加工坊,便由陈嫂作了衣铺的铺长,全面负责衣服设计和加工的把关与检查。强仔已经升为铺里的小掌柜。织韵的生意十分红火,制衣的师傅又增加了两个。

    和琳已先赶到衣铺,如月到时,劲松正为和琳试穿新衣。

    “二少爷的新衣穿着很好看。陈嫂的手艺真是没得说。”大家赞口不绝。

    劲松已经成为熟练的制衣师傅,帮和琳试好衣服,为他叠好旧衣,笑道:“二少爷就直接穿上这新衣了吧,反正今天正有些寒冷。”

    和琳象个小孩子一样转了两圈,向如月拱手作揖地笑道:“谢谢大嫂为我订做的新衣服。”

    “这几天又更寒冷了。你快带着继母和王嬷嬷的衣服回老宅吧。我还得去那两个铺子看看。”如月前日去过和珅家老宅看望继母,因和琳有一阵没回去过,所以便让他今下午把新衣服送回去。

    “扎。”和琳擒上劲松包裹好的布包快步离去。

    “小姐,这次有个大客人家里订了不少衣服,请你帮忙看看这衣服样子可有再改进的地方。”每次如月来,陈嫂便会请她看看铺里客人的衣样,听取她的意见。

    如月翻看了一会样衣画册,觉得近期的设计并无缺陷,便笑着与陈嫂道:“你办事我放心。”

    铺里的师傅们都笑盈盈地看着主子,打来织韵干活起,她们收入丰厚,名声在外,每日繁忙并着快乐。

    “二掌柜,东庄织染这几天没有送货来,你可得记着催催。”劲松一边查看铺里的布匹,一边提醒强仔。

    沙济阿死后,地姑跟在如月身边,没再管理织韵里进货的事。此时听到劲松提到东庄织染,想起很久没见到贺村庄,便笑着与强仔道:“这次是东庄送货来,还是你带人去提货?”

    “恐怕得我们去提货。听说他们出了新布品,我想去他们庄里看看。”强仔已经磨炼得老道持重。

    “那劳烦你带我向贺村长和他家人问个好。”地姑拿出锭银子交给强仔,委托道:“这个你帮我买点东西,送给贺村长他们家吧。”

    如月从里间出来,按着她手上的银子,笑道:“这个礼物当我送的。强仔,你今晚交帐时和冯明说,我说的要支二十两给贺村长家买些礼物。”

    “是。”强仔笑着应道。

    地姑收起银子,看着外面青灰的天色,感叹道:“时间过得真快,我不管铺子里的事都有三年多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